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浅谈新教材的整合教学
作者:牟蔚林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作为国语的汉语言,无论你学得多好、用得多活,甚至是成果不少,论著成山。可世界的名流、专家、学者,有多少人能阅读,能理解呢?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用时代的要求去警示。即便你全身都是能,遍体皆为宝,可知识偏科,语言单一。面对世界,就连交流都办不到,又有何用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懂得多种语言,知识全面。面对世界,到处能生存,人人可交际。它必须依靠前沿阵地的老师,开动脑筋,多找窍门去缩短教和学所耗费的时间,减少教和学所消耗的精力,提高教和学的效率。以达到跨学科交流,跨文化交际。为此,笔者就新课程标准下新教材的教学整合见教于大方。
       一、课前准备的整合
       第一,新内容结合课标,设置符合实际的问题,既不刻意,又有探究性。让学生预习并不感到吃力,觉得既不是信手拈来,也不是攻不可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注释为“四海之内都有知心朋友,远在天边就好像近在咫尺。”设置问题为:用工具书,理解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区别就出来了。书脚的“都有”与工具书中的“只要存在有”一对比就明白了。这样,学生便可以从中意识到知识的探究性,就会在学习生活中不自觉地养成一种自主学习,善于动脑,勇于开窍的习惯。课外借助几本工具书就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理解基本内容。
       第二,学生在预习中根据老师的要求,通过实践,能悟出一定道理,从而认识成功并不是什么天赐,只要愿意动脑,身边需探究,解决的问题比比皆是。如《陌上桑》一文中“头上倭坠髻”的“倭”字,书脚注音为“wǒ”这个读音。再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谣有此寄》中的末句实验教材为“随风直到夜郎西”,人教版是“随君直到夜郎西”,问题设置请对比阅读。这样,学生从中意识到进行知识探究的必要性,持久性,养成相信科学,尊重知识,不盲从和迷信的好习惯,以达到理要真,情要实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的整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分析一篇课文,提示点滴知识,很多基础差的同学都容易因听不懂,理解不透,激不起学习兴趣而分心,走神,导致教师独角戏。而采用难易适中的问题师生互动,便能激发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有发言的机会,有讨论的内容,精神振奋,不甘落后,进而培养了上进心,激发了求知欲。正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通过工具书找到了“都有”和“只要存在有”的内在联系与差别,《陌上桑》中的“倭wǒ”这个音后,个个都神采飞扬。抓住同学们这种心里再引入程颐的“学者先要会疑”和张载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引导他们认识“疑”是走向成功的基本途径,再更进一步认识只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无论是学习资源的利用,还是实践机会的获得都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三、学科间的互动拓扑
       学科间相互对比,相互配合进行教与学,理解及时,有利掌握,记忆牢固。如:语文与英语的语法对比学习。人称代词:第一人称的“我”,在英语中单数形式的主格用“I ”,宾格用“me ”。句子构成,如:祈使句明确认定其标志是以动词开头的用来表示请求命令的句子。语文与历史,无论是作者,还是背景,学生一查便知。语文与生物学,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议论、说明。查查生活习性、生物特征,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即便是层次条理欠佳,内容材料也是无可厚非的。通过这种对比、联系相关的学习,各部分知识既能记准记牢,又能透彻理解,同时还能严格区分,找出相互间的区别与联系。
       牟蔚林,贵州桐梓县花秋镇花秋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