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诗歌教学随想
作者:郑超燕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诗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诗意的生活态度,每个诗人都有着一颗赤子之心,我们能从他们瞬间情感与感悟定格的诗歌中感受到人类生命中的种种美好。在诗意的生活中,人就更能成其为人,灵魂就可以更清澈,而抵达诗意的生活的捷径,就是阅读诗歌。
       然而,现在诗歌在人们生活中日益边缘化甚至缺席了,诗人发出的声音日益微弱了,诗人成群结队的寂寞更是现在的一种真实的现状。现代人生活繁忙,他们都认为读诗歌是浪费时间,处于诗一样的年华中的学生也在学业的压力下,一天天失去了对人生世相的好奇心,一些新鲜有趣的东西就在身边却视而不见,没有了诗意的生命,他们的阅读趣味无法提高,他们的个性日益丧失,他们的生活逐渐变得黯淡无光,本应生趣盎然的语文学习却无形中成了一种负担。
       当然,诗歌的衰落有深刻的历史和时代原因,但是,诗心没有理由也不应该随着那个诗歌繁荣的时代的消亡而一同被埋葬。诗性的衰颓实质上是人性的萎缩。现代人可以上天入地,生存空间急剧膨胀,但与此同时,心灵空间却日趋褊狭。我们的诗歌教学就是要让他们爱诗、读诗,让他们在诗歌的海洋中吟咏性情,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精神,在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上放飞心灵。
       诗歌讲究一种意境。诗歌的意境是诗歌所传达出的一种审美取向。诗歌就是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构筑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意境丰满,能给欣赏者提供想象的空间。传统的一字一句的解释虽然有助于学生掌握诗歌字面所传达的意思,但诗歌整体传达的意境却不容易让学生把握住。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和联想,把诗中或有或无、或隐或现的空间填补起来,在脑中形成一幅与诗歌内容相符的图画,让诗中的意境通过阅读、想象和联想,得到充分的还原和再现。教师不要急于阐述意境,而是让学生相互讨论,把重点放在该如何去读上。让学生在讨论、试着朗读与评点中体会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读出作者的心情,读出自己与作者的共鸣。如读杜牧的《齐安郡后池绝句》“菱透浮萍绿满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一诗,我先让学生反复阅读,再略微介绍一下作者写作时的背景,引导学生进行画面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这样一幅画:蒙蒙烟雨的笼罩下,有露出水面的菱叶,铺满池中的浮萍,有穿叶弄花的鸣鸟,花枝离披的蔷薇,还有双双相对的浴水鸳鸯,整个画面清幽但充满生机。眼前的这一幅图景,确实能够感染人,学生通过想象,把已有的经验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进行有机整合,产生强烈的主观感受,从而产生美感。在这当中,学生走进了诗歌,走进了作者的内心,真正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沟通,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下一步就是让学生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创造力,运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现出来以达到更深的理解。读出形象、描述意境是诗歌阅读中很重要的一步。
       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歌欣赏的必要环节。例如张旭的《山中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其中“山光物态弄春晖”写得极为概括,但并不抽象,山光物态任你想象,你想得可能是那青翠欲滴的新枝绿叶,可能是迎风招展的山花送来的阵阵的芬芳,是花叶丛中百鸟的歌唱,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它们全都囊括在这一句诗里,这是一个极富启发性和鼓动性的诗句。而如果没有借助想象,就很难体会出它的韵味。同样,最后一句“入云深处亦沾衣”也会激起人们无穷的想象,云山深处,晴天同样有雨,“沾衣”虽是难免,可那空山幽谷,云烟漂渺,水气蒙蒙,露浓花叶……却也是另一番极富诗意的境界。借助想象让作者所描绘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仿佛看得见,摸得着,嗅得到。诗歌的形象也在你的想象中丰润起来。
       诗歌鉴赏是最富个性色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自立意见,强作解答是鉴赏的大敌。“严刑逼供”、“请君入瓮”式的教学思路,只会剿灭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从而使诗歌教学走入歧途。而且阅读诗歌的感受往往又是与读者的年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审美感受力等等有直接的影响。古人对诗歌的理解有十分精辟的论断,他们强调读诗主要是要品味出诗中表达出来的一种意,一种情,一种韵,而不要落得太实,所谓“诗无达诂”,有很多诗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语言课堂上,在诗歌教学中,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去发现,去研究,去探索。鲁迅说过,一百个人读《红楼梦》就会有一百个林妹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要珍视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性理解,珍视学生的独特的心理感受。即使出现这样那样的合理的偏差,教师也应该以鼓励为主,尽可能地保留学生的观点。给学生讲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最后一句“闲敲棋子落灯花”,本想按《千家诗》的赏析,照本宣科说这是描写诗人初夏的雨夜期客不至的焦灼之情。而且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高考试题分析(2001年版)》也是这样说的。学生看了试题分析后觉得难以理解这种解释。我仔细揣摩,和学生共同探讨,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其实不然。黄梅时节雨霏霏,正好有空闲邀约朋友来下棋,然而时过夜半,朋友来不了,诗人闲敲棋子,静静等候,此时诗人的心情我看主要不是或根本就没有什么焦躁和烦闷的情绪,而更可能是一种闲逸、散淡和恬然自适的心境。约客未至,诗人神游户外,听蛙声在池塘边悠然地歌唱,于是有一种宁静随涟漪漾到自己的心里来:拿起棋子,跟自己对弈,脸上的表情写满了闲适。应该感谢友人的失约,让诗人享受到这样一个独处的美妙的不眠之夜。这个结论是师生一致认同的。当然,张扬个性,珍视独特感受,就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足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由的发挥,充分的想象,而教师要做好倾听者的角色,并且正确地引领,穿针引线,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当然,我们教学诗歌,不应仅仅停留在感受欣赏诗歌的美上,还应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创作激情,再创诗歌,再创美。从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了诗歌单元后,我马上趁热打铁,让学生创作诗歌,学生意兴遄飞,写出了不少好诗,有写古典诗的,也有写现代诗歌的。高三(2)班的杜立言同学利用古典的意象熔铸成一首诗味浓郁的《往事如烟》:风尘在人间过往/岁月在墙上剥落/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那天是如此辽远/辽原地展着翅膀/那一段不羁的日子/我会将它轻轻弹唱/一支大江东去的悲歌/青山遮不住/一曲小桥流水的隽永/只是近黄昏/怀念,是雪中的炉火/让心灵释放忧愁/怀念,是照明的火把/为未来铺石搭砖。/也有好些同学在写作时把意象丰富的诗意语言运用到他们的散文中去,提升了他们的写作语言。我以为我们的诗歌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挖掘出那潜在学生心灵深处的诗心、诗意、诗情,唤醒他们的生命感、价值感,让诗歌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态度。
       郑超燕,浙江衢州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