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审美是语文课的灵魂
作者:朱 彤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是一条河,绵绵流淌的是华夏五千年的智慧;语文是一座山,巍巍挺立的是纵横几万里的尊严;语文是一首诗,字里行间悸动的是情感的灵魂;语文是一幅画,色彩光影调和的是缤纷的世态;语文更是一位美丽的天使,她闪闪的光芒招引我们与她同行。
       语文课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文学作品。语文课要具有文学的品格是必然的。审美是语文课的灵魂。身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本和课堂教学中的美,打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课堂上绽放美丽的笑容和留下伤世的泪水,获得甘露的滋润和人格的升华。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中专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从现行的语文课程设置看,审美鉴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
       美丽的课文等待发现美的眼睛
       审美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条件反射式审美,即由审美对象的色、形、音等外部形式的美刺激感官而引起的美感,它不需进行联想、想象等创造活动;二是直觉式审美,即在对对象的观赏中,主体的情感、想象和联想等创造性活动在一瞬间综合为一种审美感觉,这种感觉是不期而至的,这是常人的审美,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三是有为而为的审美,即美术家、艺术家、鉴赏家的审美,它不仅有直觉式审美的一切特点,而且有明确目的性和对审美对象的品评能力,从而达到感情与理智、直觉与认识、自觉与非自觉的完美统一,成为最高层次的审美。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运用“有为而为”的审美艺术去挖掘课文中的美。通过让学生阅读鉴赏优秀作品,领悟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感受力,培养对文学的浓厚兴趣,提高文学素养,让学生在阅读鉴赏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使学生通过阅读鉴赏,深化自己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加强道德修养。
       一、用形象欣赏法感受人物美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人物形象,如《木兰诗》中代父从军的木兰深明大义、刚毅勇敢、勤劳善良、不图功名而胸怀柔情;《孔雀东南飞》中敢于与封建礼教抗争的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渝,追求婚姻自由,美丽贤淑,富于个性;鲁迅先生笔下的藤野先生虽衣着不整,生活简朴,却对学术教育事业执著追求学识渊博、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没有民族偏见,显得可爱且值得追忆。
       对于人物形象的欣赏,可以先让学生借助联想与想象,使作品中人物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鲜活起来,对其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做到历历在目,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然后让学生通过欣赏肖像美、服饰美、对话美、细节美、心灵美、环境美等,分析、综合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欣赏艺术形象或人物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二、用情感体验法去感受情感美
       课文总是要直接或间接传达出作者的感情的,读书的过程其实是读者接受作者传情的过程,读者往往以自己的感情去悟情、融情,达到与作者的共鸣。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的描绘春花竞放,有的赞颂夏日风情,有的吟咏秋风萧瑟,有的高歌冬雪飘飞,青山绿水、明月清风,生灵万物......一切逗人喜爱的景象都可纳入作者笔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美好生活向往。
       请你感受: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甲壳虫的无奈和悲哀;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时的平静,仿佛秋阳下外祖父的絮语;曹雪芹打开了一座衰世的大观园,“满纸荒唐言”诉说着“一把辛酸泪”;鲁迅晚年写下一部《野草》,“其文约,其辞微”,却让人触摸到先生一颗“无法直面人生”的悲凉心。鲍尔吉·原野在《让高贵与高贵相遇》中写道:“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它们手持素洁的鲜花,早早就等待在这里,等着与音乐、诗和世道人心美好之物见面”。它寓示,美文的阅读是一种仪式,而泪水品质高贵。它是一剂心灵的鸡汤,不断滋养曾经孱弱的我们。
       我们只有让学生用心用情去体验,才能与作者共鸣,受到震撼。情感体验法往往受到个性差异和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制约,因此,要多从作品的表层感受深入到作品字里行间所蕴涵着的魅力体验。这样,融情入书,身历其境,才能真正有所得、有所获。
       三、用诵读法体验文章的气势神韵美
       语文课本中收入了许多我国的古典诗文。它们意境深邃,语言精美,音调铿锵,声韵和谐,具有很强的美感,适合诵读。经典的现代文也同样适合诵读,只要按诗文的抑扬顿挫,运用快慢适中语调诵读,同样可自得其趣,获得愉悦。诵读对理解诗文的思想内容,精神实质,领会其气势、节奏、神韵等,都大有裨益。诵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我们可以用声画效果使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用自己的思维拓展出一片充满幻想的幽静、朦胧、素淡的诗情画意的意境,借此感悟作者那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在一起的感情世界。诵读鲁彦的《听潮》,我们能想象出海睡、海醒、海怒的画面,真切感受大海刚柔相济之美。诵读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我们能充分体会人格魅力与情感魅力交织的悲壮美,感受到雄壮的语言气势和作者身上的浩然正气。诵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我们对放浪不羁,桀骜不驯的诗仙李白的思想性格、人生态度及“大胆夸张、奇特想象”的艺术手法能体味得淋漓尽致。诵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使我们对领袖人物选取物象典型,表达意象生动,组合意象巧妙,气势恢宏的意蕴准确把握,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动静结合的壮阔画面,使这首词具有很强的审美效应。苏东坡曰:“三分诗七分读”,诵读的好,静止的诗就会灵动起来,就会带领我们进入一种可见、可闻、可感的意境美里去。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在这一“美的宝矿”中挖掘美、发现美,为引导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奠定坚实的基础。
       朱彤,女,甘肃平凉职业中专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