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作者:林 萍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前提的。于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有了很多变化:有的教师追求热烈的课堂气氛,从文本中引出一个话题,然后抛开,把语文课上成了主题班会;有的教师围绕文本做了大量文章,对其精髓却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更有甚者,将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课上得热热闹闹,但世界上最美的方块字连缀成的散发着无穷魅力的艺术作品,往往被操作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所以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新课标下,语文课堂到底该走向何方。
       几年的教学实践结合他人的经验,让我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的本义在于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阅读同类文章的途径和方法。这与通常说的“课文只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大体是一样的意思。如果课堂上教师能够重视文本,针对文本设计一些切合文本的、精当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来思考、讨论,教师再作最后的点拨,这样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其积极性,又可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获得关于阅读的程序和策略。所以,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一门艺术,怎么问、问什么是我们必须认真推敲、细致琢磨的,这是一种以简驭繁、以少胜多的教学策略。
       一、围绕文本展开
       (一)重视文本的阅读
       新的课程改革强调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和体验,也强调阅读中学生和作者、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多重对话,但这并不排斥对文本的基本理解,恰恰相反,理解是这一活动的前提。而感知和体验又是理解的手段和前提。如果对文本还没有进行认真的感知和体验就进行对话,岂不是无本之木?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经常进行的只是肤浅的解读,这样,他们能有多少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强调学生沉下心来读懂文本,阅读不到位,其他无多大意义。要力求学生读懂文本,即全面地、完整地、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时间可以安排在课前,作为预习,也可以在课堂上直接阅读,一定要落实。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读法,阅读之前教师宜给学生一些提示以提高效率。
       (二)针对文本进行提问
       提问时要针对文本,一方面教师所提的问题须不宽泛、不偏离,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且尽量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切忌提“漫谈式”的问题。例如:一位老师教学的《我若为王》,首先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假如你为王,你最想做什么?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想有一对翅膀,游览世界各地/想回家/想拥有宫殿/想改革高考……教师对各种答案不置可否,转入下一个环节。这个设计有一定的创意,但和本文的内容没有联系,就属于脱离了文本的提问。而在课件上看过上海建平中学一位老师上《药》的第三节,“茶馆议药”,学生阅读并提出问题后,马老师从中筛选两个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切入口:(1)为什么“议药”安排在茶馆里?(2)为什么文中三个人物都说到“疯了”?从这两个问题特别是后一个问题入手,就“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基本上读懂了作品本义:通过茶馆这个汇聚社会底层各色人物的窗口,刻划出那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性格——麻木、愚昧。这两个课例启发了我,于是,我在教高一第三单元演讲辞这一单元时,我是这样处理的:《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我这样提问:面对这个题目,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梦想的内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原因)、怎样实现梦想。接着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并比较作者在思路上哪些地方与自己不谋而合,又有哪些地方不一样。这样既重视了文本的阅读,又掌握了演讲辞的写法,处理教材干净、利落,不落俗套。自读课《北大讲话》,我以类似的办法展开,结合演讲辞的特点,要求学生站在江泽民的高度,想一想作为领袖人物,在此集会上可能会讲些什么内容。学生讨论结果是:对学校表示祝贺、回顾历史、评价贡献、总结北大精神、提希望、要求。这是一般思路。接着,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突破一般思路之处。这样,一个课时下来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一单元,如果按部就班,逐段分析,枯燥无趣;如果撇开文本,重点讨论美国黑人如何争取自由平等及文学史上相关作品或关于北大的内容,虽然课上得很热闹,也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的优点,但这种所谓的联系、迁移、拓展,只是意在造成一种容量大、联系多、积累广的虚假“繁荣”,实则是教学的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对于文本的解读,从根本上是弊多利少,与我们教材设置的初衷已经相悖离了,所以拓展、迁移也必须有利于作为文本在教学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的是汉语是母语,学生读不懂的地方很少,因此品读文本无需面面俱到,做无用功。学生读得似懂非懂的地方,正是品读的关键之处,可围绕这些地方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读文本的切入点。例如:《荷花淀》一文,写水生女人听到水生报名参军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嫂内心异常复杂,但没有直接点明,而用“划破手指”一个不经意的细节轻轻写出,留下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我们可以在此处设置问题:“划破手指”细节中蕴含了哪些感情?学生通过思考,会联想到女人对丈夫的埋怨、对家庭负担的忧虑、对亲人远离的依依深情、对丈夫带头参军的自豪感……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无字之处,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文中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
       二、关注学生的“兴奋点”
       单就文本来讲课,会很枯燥,这就要求所提的问题要不艰深、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准,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兴奋点”,话题尽量与他们的生活相关,或者尽量有趣,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发学生阅读、思维的兴趣和激情。其实,这也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备课中的一个环节——备学生,教师平常要尽可能地与学生交流、沟通,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我们更好地设置问题,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上史怀哲《我的呼吁》一课,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崇拜的伟人、英雄名人的名字,并对这些人进行归类,学生对这个话题了解多,也感兴趣,果然很兴奋、活跃,纷纷争着说出一系列的名人、明星。接着我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比较自己与作者在英雄观标准上的异同。解决好这个问题之后,又进一步要求学生据此序言推断《名人传》的内容。教完这一课,自我感觉较好。首先,教学结构由浅入深,既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较好地运用了问题策略,避免了对课文支离破碎的割裂,从而保证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的任务。当然,最大的亮点是在课堂上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展现了学生的知识面及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如《雷雨》这一课,其内涵丰富,经过一番选择,我设置了“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有没有真爱”这一问题。话题新鲜、有趣,果然学生很感兴趣,纷纷从作品本身出发,依据作品中人物的言行阐发、论辩,最后讨论的结果是:周朴园在他特定的阶级意识、身份地位、环境经历之中,有过真爱的一面,也有虚伪的一面,这个人物形象具有复杂的双重性格。这堂课,作为教师的我最大的期望不在于讨论的结果,而在于话题引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和过程。
       三、发挥教师的导引作用
       讨论中,答案可以突破,答案只是提供一种参考。课堂的设计应充满人性化色彩,而“平等”、“对话”是其得以实施的保障。只有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展开平等对话,才能引领学生“走进课文”,然后再“走出课文”。但教师是学生活动中“平等的首席”,那么对学生的意见,要作出恰当的评价,理解有偏差时,教师不能全盘肯定。我们在强调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时,应当引导学生捕捉文本给予读者的暗示或提示对解读自由度的限制,这才是平等对话中教师应取的态度。教《项链》一文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玛蒂尔德向往豪华、舒适的生活,并为此而努力。结果,因为丢了那项链,而使自己从梦幻的云端被结结实实地摔了下来,为此,她付出了十年的代价,你是如何认识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课堂上,同学们引出文中各处细节各抒己见:有的人认为,玛蒂尔德爱慕虚荣,其悲剧不可避免,她不值得同情;有的人认为,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不见得是虚荣;有的人认为,她参加晚会只是在展示美貌,让自己唯一的“价值”得到承认,如果她想改变悲苦命运,只不过是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的事,但是她并未动用自己的唯一资本,在那个金钱至上、道德沦丧的社会上,她没有出卖自己的灵魂来满足物欲,从这一点来看,她是纯洁、可贵的;有的还认为:为了还债,玛蒂尔德艰辛了十年,在她身上有着社会底层妇女吃苦耐劳、用劳动改变生活的优点。在交流、讨论中,通过我的随机点染,相机教化,最后师生形成一个共同看法:以平等的眼光来评判玛蒂尔德,她身上同样有着很多可贵的品质,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人如果有自己的事业,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她可以无视物质上的清贫。但是,人一旦失去精神上的支撑,而生活又陷入困境,那么,物质方面的追求就会成为第一位。摆脱困苦向往优裕,这本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而这种追求一旦成为唯一追求并走向极端,悲剧就不可避免。又如,教《胡同文化》时,我发问:第二段为什么要费那么多笔墨写胡同的命名。学生以为这只是序言所需要交代的内容,根本没作深入思考。讨论多时,仍然没有结果,于是,我作了这样的讲解:既然题目是“胡同文化”就要紧紧围绕文化展开,这里表面上看与文化靠不上边,而实际正是因为命名的平凡才说明了“胡同文化是种市民文化”。最后再作总结:思考问题一定要联系全文的主旨作整体阅读。所以,在提问交流的过程中,遇到启而不发的情况,仍需要教师的讲解。讲解要少而精,要深入浅出。好的讲解能激起学生继续探索的热情,同样具有启发性。我们不能把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对立起来。
       我们不断地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更新策略,以期能够建立起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有效的课堂模式。而提问教学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我的这些想法、做法,也仅仅是一个尝试,合理与否,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林萍,福建莆田四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