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艺杂谈]浅论文学的意蕴
作者:徐 静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黑格尔《美学》指出,文学及一切艺术作品“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语言,形象,都属于外在的形状;而灌注生气于外在形态的意蕴,”才是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容,即内在实质。它体现“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魄,风骨和精神”,是作者的审美意识,渗透充溢在艺术形象之中,隐存与表现一个无限深广的心灵世界。
       中国古代文论发端于“诗言志”“诗缘情”的观点,它明确地说明诗及其它样式的文学是作者心灵的“志”和“情”的流露,指出文学发生的缘由,这是对文学“意蕴”的肯定和认识。文学如何充满灵性、活力和艺术魅力,深层次的在于所承载它的作品有无作独到的意蕴风采。而文学意蕴不仅仅是实现“语言”、“形象”的艺术世界,而是在展现”生活世界”之后创构一个怎样的心灵世界,揭示人类伟大的灵魄与生命的情感,从而带给读者精神力量。这就是实现文学审美价值的重心所在。《红楼梦》这部伟大的著作,曹雪芹描写了封建社会末期贵族骄奢淫逸的生活的真实情景,通过宁、荣二府兴衰逼真地表现了那一时代整个社会的本质。可以看到他的创作与他的家庭变迁与人生遭遇有关,是对人生和社会现实有深刻的洞察认识。小说是他在“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的生活境况下写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其宝黛爱情悲剧是封建专制社会中争取个性自由的社会悲剧、时代悲剧,小说蕴含的人生体悟、命运感喟和生命终极意义的审问,形而上地表现了人类悲天悯人的大情怀。由此可见,意蕴是比直接可感的形象更深远的东西,它反映出作者心灵世界中思想性的因素,又包含情感、意向性的乃至无意识的因素。所以文学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即深广的意蕴。
       在文学作品中,表达“意蕴”是十分重要的。陆机在他系统论述写作理论的《文赋》中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显然,他意识到“意”和“物”怎样相副相适应,“文”又如何赶得上,追得着丰富的“意”,揭示了“物”、“言”、“意”转化关系,这里主要说明作者在作品中如何表达意蕴的问题。我们以此讨论写“月”的作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情景交融,幽美邈运,审视宇宙人类:“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白《把酒问月》,醉意诗味盎然,歌唱人与自然和谐之歌:“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苏轼《水调歌头》认为一切都是无常的,儒道融合,由感情转入理智:“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些佳作都是感“月”而作,但题旨异同,创造了各具风采神情的美好意境。“姿态横生,文理自然”“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有高超的艺术审美趣味。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指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文学所特有的“韵味”、“趣味”、“意味”,是意蕴隐含在语言形象之中,又超越语言形象之上的审美表达,给人一种内在丰富、含蓄微妙的延展性感受。
       朱熹说:“意者,心之所发也。”(《四书章句集注》)探讨文学“意蕴”,必须探究它所涵含的动态的心灵区域,从而揭示气象万千的心灵世界的意义。作家在作品中反映的主体意识和艺术个性特色,即小我,这是为文的本色,是形成独特文学风格,创造前所未有的文学典型的基质。作家不可避免地要表现社会众人的思想行为,继承和开拓本民族的思想和艺术,并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对话交流,接受中国和世界文学的影响,是文学“大我”问题。任何优秀作家都必须关注与反映社会人生,探究生命的意义,表现“人性”这个普通性人类主题。“个性”是文学的立足点,“民族性”是文学的文化背景,“世界性”是文学价值需求,“人性”才是文学期待的高度与深度“层次”。所以,作家以鲜明的艺术个性,进入世界灿烂繁荣的文学整体,表现人类“灵魂史”,并根植于民族和人类文学的土壤,才会有宽广的道路与辉煌的前途。
       徐静,甘肃省平凉二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