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争鸣]文学如何发挥德育教育的优势
作者:孟祥林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中国古代有文以载道的说法,“文”只是“道”的承载,“道”才是“文”的根本。韩愈在其《答李翊书》明确给青年学生指出:治学的根本,首先是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语文课是一门蕴含丰富德育资源的课程,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当代青年学生的主阵地之一,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使命。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语文人文教育的功能,对学生进行人文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责无旁贷。
       一、语文德育教育的特点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深感语文教学如果把握得好,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德育途径。它会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德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语文教学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不是单纯的政治灌输或道德说教,它是一种人文陶冶,它改造着当代学生的意识与心灵,丰富着他们的思想感情,提升着他们的道德品质,熔铸着他们的意志品格。因此它要采取调动无意识的最有效手段——暗示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暗示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每个人的思想、感情、知觉或心理活动中,除有一个清晰而居于中心的经验综合外,总有一个居于背景的模糊的而外围着的经验系列与之平行。”这就是说,人的智力、情感、品德、习惯以及个性心理和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在接受意识到的教育的同时,更要接受大量的暗示教育。
       采用暗示教育,这就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和控制各种暗示信息,使其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暗示中潜移默化地进入“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与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呢?
       二、语文教学中加强与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
       (一)作品与社会的结合
       首先使学生走进作品。那么怎样使学生走进作品呢?
       1、故事激趣。作品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志士仁人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优美动人的故事情节。课前讲故事,讲时可发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结合现实,在不违背历史真实和作品基本情节的前提下,添加富有现实生活气息的生动传神的必要细节,拉进学生与所讲人物故事的时代距离、生活距离、心理距离和感情距离。在心醉神迷的故事语境中,学生完全被课文的内容所吸引、所感染、所熏陶,身心融入意境,从人物知行合一的道德选择方式和行为准则中去思考自己的生活行为和学习行为,文中包含的道德理性成分,不要求学生教条似地背诵,只要自己心中有所感悟即可,切忌教师用空洞抽象的道德观念牵强附会去解构课文,拔高人物,强作灌输。
       2、朗读激情。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朗读录音,通过音乐烘托渲染,伴着声情并茂的朗读,促使学生在作品特定的意境中有所触动,有所顿悟,内心深处有一种向善向美的情感变化,能够产生一种由文字、画面、声音、人物、故事等多种因素营造出的教育氛围震撼。那跌宕起伏、婉转悦耳的形式美、节奏美、音乐美,本身就是一种美的陶冶、美的净化,这比单纯的课文讲析对学生心灵深处的思想道德影响作用大得多,正如西方一位哲人所说,道德首先来自美的享受和感化。
       其次,与社会现实结合。那么又怎样与社会结合呢?
       社会是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现实空间及生活参照,适应社会的未来发展要求,使语文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尽可能缩小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作品中的人、事只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化和典型化而已。要从现实生活的平凡人身上,通过身边日常小事去发掘与作品中道德人物和道德故事相近之处。让学生回归社会,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切实体验到:作品中人物的美好道德情操、高尚的道德修养、天下为公的道德境界并非作者的单纯虚构,有其存在的真实性和现实性,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人物事迹,只不过我们注意得不够罢了。教育不要神化、虚化和夸大课文里的道德人物和道德故事,要将其现实化、普通化、平民化,要让学生觉得其中的人物可亲可敬可感,其中的故事可近可见可闻。
       (二)创设情境与强化体验
       1、首先选择思想性强、适合改编为道德情境小品或戏剧的作品,将其改编成小品或戏剧,营造一定的情境氛围,让对父母、长辈、老师缺乏应有的孝道和尊敬、情感冷漠和自私的个别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去体验人与人之间那纯真美好的感情所织就的世界,让他们悟道只有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才会有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让爱心如美丽的月光一般洒满学生的心田。
       在中国古代那些充满睿智的文化典籍中,也常常散发着仁爱、宽厚、礼仪、德行和坦荡的君子之风。当这些精彩篇章成为语文读本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其中的道德内涵。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颍考叔这个人物,用“食舍肉”的行为和“隧而相见”的主意,帮郑伯走出了进退维谷的境地,所采取的方式又是婉言相劝,将向善与孝道之心施及他人,可谓聪明机敏。
       教师应抓住这些细节,加以点拨,以引导学生在叹服这些智慧的同时,做出道德上的思考。这时明是非,辩善恶,也就成了语文教学意想不到的副产品。
       2、根据作品描述的意境,在现实中选择与此相反的环境,进行情感反差体验。如让学生阅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王维的《山居秋暝》、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这些作品的意境清新绮丽,明净纯美,意态情韵,令人陶醉其间,心灵因之而高尚,情操随之而美好,若再联想到现实中垃圾满地、蚊蝇成群、臭气熏天,污染严重的地方,作品那一幅幅美丽迷人的画面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必然使他们心中产生强烈的震动,接着让他们谈体会,说感想,讲认识,平时生活邋遢、乱扔果皮、不爱护环境卫生或逃避清洁卫生职责的少数学生就会从深刻的对比性体验中矫正自己的不良卫生习惯。
       3、体验挫折,借作家、名人的人格魅力成就有用人生。作品中,有不少名人名家艰苦卓绝、执著不懈、历经磨难终至功成名就的感人事迹。蒲松龄有幅对联,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他们瑰丽而坚韧的心路历程: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让学生阅读诸如《鲁迅自传》、《邓稼先》等传记课文时,补充作者坚如磐石的意志精神、不甘沉沦的奋斗情景,发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穿过时光隧道,在一定的背景与氛围中,与名人对话,并假设多种苦难情景,去切身体会和感受。讲韩愈的作品时,补充讲其因上谏被贬潮州,并没有怨天尤人,一蹶不振,而是仍然尽自己所能,任职八个月期间为当地百姓做了四件实事。借此让学生体会出如何做人,做怎样的人,如何面对挫折等等。
       另外,用年轻人的“追星”心理引导其道德观念,不过关键是谁作这个“星”。我觉得可以关注那些具有人格魅力的作家。宁可饿死不食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身残志坚一心扑在科普创作上的高士其,仗义执言逆境中著书立说的司马迁……一个作家,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它不仅帮学生建立了一个开阔的阅读背景,而且会帮学生营造一种阅读时的敬仰心情。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理解透彻了,对做怎样的人也会多了一份思考。
       (三)应用写作的道德思想渗透
       很多人以为应用写作课是一种技术类课程,只要讲清格式与写法即可,其实这类课程里也有着可挖掘的道德资源呢。
       报载这样一条调查信息:某高校学生的家信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数量越来越少,内容越来越短。一位大学生给父母的信,信文只有一个字和一个标点:钱!这种道德的沦丧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剧。教师应抓住书信单元实施情感教育,指出,一封信写得好不好,一方面看它的格式是否规范,内容是否清楚明白;另一方面还要看它的情感质量。再如教学生设计广告标语时,可将“禁止践踏”与“小草依依,踏之何忍”相比较,可将“遵守交通规则,违者罚款”与“遵守交通规则,关爱生命旅程”相比较……教学生会尊重与体量他人,这就是人们说的“人文关怀”吧。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建设切忌“假大空”,小一点、近一点、浅一点、实一点,这样才能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语文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学领域,又培养了思想道德方面的自立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等。只要牢记德育为先这一点,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把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想精神的培养一起来抓,语文教学必然会充满思想之光。
       孟祥林,河南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