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世象杂记]达标
作者:李 醒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5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A县正在全县实施着教育达标工程的活动。尽管A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从事达标工程,但县里和教委的领导决心却很大,一心想让全县的教育设施达标,在取得名次上一显身手。在解决资金的问题上,他们自然动了不少脑筋,也想了不少办法。但主要还是采取了“赊、借、垫支”等方式。赊,就是赊账,即用别人的建筑原料,先不付钱,等以后有了钱再还账;借,就是向有钱的个人借钱;垫支,就是让包工头、承包商先垫上。全县30几处工程,包工头有垫50万的,有垫30万元的,少的也有十万八万。县里还跟包工头订立了合同,答应他们建好后6个月付款。与此同时,他们还体现了“人民教育人民办”的精神,让群众集资办学,凡建校的村镇,群众每人集资30元。这样一来,基本上就解决了工程所遇到的难题。
       资金等问题解决后,承包商和民工们经过几个月的加班加点和日夜奋战,全县30多座教学楼终于拔地而起,而且质量良好,学生吃住配套齐全,经验收符合质量标准,达到了上级规定的要求。于是,市报报道,县报宣传,一时间,A县的达标工程名声大震,贫困县教育工程达标,上面也非常欣赏A县的这一做法,市里还专门在A县召开了的教育达标工程现场会,推广了A县的经验,现场会开的轰轰烈烈,A县由此而出名。
       时间一晃就是半年,达标工程的赊、借先不去说,欠包工头的钱还期已到,可县里却迟迟拿不出钱来偿还包工头,包工头一次次要钱,可县里总是说没有,让等等再说。可等到什么时候呢,他们家里可是连一点钱都没有的啊,有的包工头垫支的款项因是从银行里的贷款未能及时还上而被起诉,还有一个因贷款问题被判了刑。更令人头疼的是,他们因没有钱支付民工的工资,许多领不到工资的民工就在包工头的家里蹲着、住着,不给钱就不走,并把包工头的家资拿去做了抵押,几个殷实而富有的包工头转眼间倾家荡产,富翁变成了负翁。无奈的包工头一怒而把自己所承建的教学楼用铁锁锁上大门,谁也不能出进,并解释说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只要县里给钱,就立刻开锁。被赶出校门的学生只好暂时停课,有的不得不在院子里上课,寒风中,学生们冻得瑟瑟发抖,而另一包工头因要账被逼喝了药,幸亏抢救及时而脱险,而被赊、借的货主也经常不断的找上校门来要账,学校不时的为讨债所困扰,原本很清静的地方变得很不清静。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A县因教育达标工程而名声在外,还有几名干部因上级领导的赏识而得到提升,走上了更高一级的领导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