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课文研析]《我的空中楼阁》的艺术特色
作者:郭瑞英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作者李乐薇把语言艺术的魅力完美地溶注在这篇美文之中,使这篇文章像一幅精美的画,又像一首清丽的诗。全文语言清新秀丽、俊逸脱俗、优美隽永。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全文更加生气动人,情调无限,如在介绍小屋的位置时写道:“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如此新颖独特的用语,使文章色彩鲜明,形象而富有情趣。写景时采用的两相对应的句式,使文章音韵和谐,节奏整齐,富有极强的音乐美,如“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吟诵这样的文句,就像在吟诵一首优美的散文诗。
       构思巧妙是这篇文章的又一特色。作者采用“多点辐辏”的写作方法,巧妙地介绍了小屋的位置、背景、“领土”与“领空”、空气、光线、独立与安静、出入交通要道。本文写景就像在摄像,作者运用手中的镜头,选择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来描写山中的小屋。写小屋的位置,是站在山外以仰角描绘出一幅远景。交代小屋的背景,先是站在离小屋不远的地方(即文中“近看”),以基本上是平视的角度,描绘出一幅有屋有树的全景;然后“换个角度”,远远地站在山下,又以仰视的角度描绘远景。写小屋的“领土”(包括花园和小路),是站在院内,以俯视的角度看眼前的近景或特写;写“领空”则是以仰角写眺望到的远景。写光线变化,是站在山外,在不同的时间定点观察同一景物的远景。写出入的交通要道,是移动镜头,或摇向左,或摇向右;写夜景,则是或俯或仰,忽上忽下,时近时远,变化多端。这种富于变化的描写方式,使景物富于多层美感,使人美不胜收。
       意境深邃更是本文的一大奇处。作者笔下的小屋,是他现实中的居所,更是他精神上的归宿。正因为这样,作者赋予了小屋无限的情感,把它描绘成人间仙境,把它当成他人生中的“第一件艺术品”。作者心爱的小屋,玲珑地立于秀美的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之上,它“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点缀着山,给山川美景焕发了生气,增添了情调。而姿态万千的树又成了小屋的点缀,“美而浓的树阴把小屋笼罩起来”,“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作者这一连串的想象,使固守一处的小屋显得如此活泼,富有情调。小屋的“领土”虽小,可它的“领空”却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小屋四季有鲜花相伴,每天有彩霞为友。此情此景,是人间,更像是仙境!这种神仙似的生活怎不让人向往!小屋的白天是“清晰的”,小屋的夜晚是“朦胧的”,在灯火的映衬和雾月笼罩之下,它羽化成了“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住在这小屋里,“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说到底,作者刻意营造的这座看似有形、实是无形的“空中楼阁”,是他心灵的归宿,是他理想的生活目标,表达了他热爱大自然,向往独立、安静、幸福的生活的情怀。透过作者托物言志的背后,文章委婉地道出了他对喧嚣的都市生活的厌倦,那种纯真自然的“桃花园”式的生活才是作者理想的生活境界。虽然这种“世外桃园”式的生活环境在现实中难以找寻,但有了这种生活目标,作者的心里才有独立、安静、幸福的感觉。这种幸福观,丰富了文章的内涵,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在物欲横流、人心燥动的当今社会里,在心里有一片宁静的天空,那是不可多得的。
       作者在文中不仅继承了中国文学的婉约之美,而且还大胆地吸收了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将声、色、光、味、形有机地溶合在文中,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意象形景物,给人以触手可摸、心旷神怡的美感,把人引向一种超然物外的佳境中!
       郭瑞英,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