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外国文学]浅析雨果笔下的硬汉子形象
作者:陈德文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雨果作为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他一生创作的许多优秀作品不断影响着后世。在他卷帙浩繁的作品中,人道主义思想是贯穿其全部作品的一条主线。本文试对他的几部小说中的“硬汉子”形象加以分析,来看其人道主义思想的一个侧面——对人性美的赞颂。
       在雨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加西莫多是作者所要同情和赞美的人物之一。在这一人物身上渗透着强烈的反抗意识,闪耀着“硬汉子”精神的光辉。加西莫多是雨果依据“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的美学原则塑造出来的。他是一个被人遗弃的孩子,其外貌丑陋无比,是一个瞎了一只眼又聋又跛的驼背人。从小在巴黎圣母院长大,是圣母院大教堂的敲钟人。然而这样一个外貌奇丑无比的人,他的精神世界里却有着无比的坚强和镇定,具有一种为了某种人生的信念而坚贞不屈,甚至以死相抗的“硬汉子”的品质。当他几次救下美丽的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并对她产生了爱情时,却几次遭到她的拒绝。但是,他真诚的爱着女郎,并不计较她对他的拒绝,当女郎最终还是走向死亡时,他以死相抗,于是就死在他所爱的人的身旁。在这抗争的过程中,最直接体现了加西莫多“硬汉子”精神的是他以个人对抗强权与宗教。他是在巴黎圣母院的庇护下才得以生存和成长的,然而他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有爱和自由的权利,在追求真善美的人生中,为捍卫自己人性的真诚,他背叛了曾经给过他庇护的巴黎圣母院。他曾经是魔鬼的随从,是基督教教诲下的忠诚信徒。但是,当这一切与他人生中最真诚的一面即他与爱斯梅拉达的友谊和情爱发生冲突时,他会不顾一切与之抗争。在这场抗争中充分显示了他作为人的尊严和崇高,面对强大的军队,他没有立即退缩,而是主动顽强的与他们对抗;面对他的救命恩人,曾经抚育过他的修道院副主教克罗德的凶残和阴险,他没有害怕而是奋起与之抗争,直至将副主教从教堂的顶上扔了下去。这一切都体现出他的坚强、临危不惧的“硬汉子”的精神品质,同时正是这种勇于抗争的行为,完成了他人性中真善美的复归。他的死是对人性美的捍卫,使他获得了最真诚的人性的复苏;这种人性的复归最直接体现了一种对生命、对人性美的捍卫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情感中人性美的赞颂,寄托着他对人性的理想追求。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将那“最纯净的感情”赋予给了加西莫多的灵魂,从而使一个渺小畸形的人变得伟大和美好起来。这里实质是加西莫多从被宗教扭曲的人性中复苏,让其心灵得以自由舒展。
       如果说加西莫多的“硬汉子”精神中表现出的人性美是其个人在与宗教的抗争中闪耀出的人性理想的光辉,那么在雨果的中篇小说《克洛德·格》中主人公克洛德·格所体现出的“硬汉子”精神则是在个人与社会的暴力对抗中人性美的最直接展现。在这篇小说中,雨果同样采用了对照原则塑造出主人公克洛德·格的形象。在与邪恶之人的直接对抗中,雨果将一个性格刚毅坚强、正直能干的“硬汉子”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独具个性。克洛德·格在无奈之中为孩子和情妇偷来了三天的面包和柴火,这给他带来的却是五年的牢狱生活。在监狱里,由于他的正直、能干和庄重,加上他身上“显示出一种威严”,使他赢得了其他犯人的尊敬和爱戴。然而正是因为这,他却遭到了典狱长的百般折磨和侮辱,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死了典狱长,这给他招致了死刑的惩罚。在这篇小说中,雨果讲述了一个受生活所迫、坚强、正直和善良的克洛德·格是如何一步步遭受邪恶的典狱长和不公正的法律的迫害,而使他的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遭受最严重的摧残,直至死亡的全过程。在这篇小说里雨果似乎在告诉人们:社会的不公正是美好人性遭受毁灭的罪魁祸首。但是从另一个侧面来看,雨果在小说中实质上在呼唤人性的复苏,是对美好人性的一种追求和赞颂,小说的主人公克洛德·格作为一个受苦受难的硬汉子形象出现在小说中,他人性中美好的的东西处处闪耀着作者理想的光辉。他为孩子和情妇偷来面包,虽然方式不可取,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当他自己的孩子和女人正在挨饿时,这是作为一个父亲和男人应尽的职责;在狱中,他以个人的正直、坚强和威严赢得了其他犯人的尊敬和友谊,这更能够显示他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即使在杀死典狱长的事件上,他也同样表现出作为人的光明磊落、能屈能伸的“硬汉子”的人性美的一面;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敢于对抗法庭并在面临死亡时,心里仍然记得的是把手里剩下的五个法郎送给穷人,这最直接的显示出克洛德·格人性中最善良最人道的一面。通过这些具体的叙述,雨果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的一个侧面——对人性美的赞颂投射到克洛德·格这个人物形象上。在赞美的同时作者也看到了人为的迫害,使人性遭到了最严厉地摧残,使其发生巨大扭曲。这种扭曲给个人与社会造成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为了扭转这种被扭曲的人性,作者给人类开出了一剂药方:这就是寻求教育改良,这种教育实质上是宗教中的仁爱感化的思想。雨果在作品中表达的观点就是试图用基督教的仁爱来感化那些被扭曲或异化了的人性,从而完成对美好人性的复归。
       《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雨果满怀激情地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塑造出一个“硬汉子”形象——冉阿让。在这个硬汉子的身上寄托着雨果巨大的激情和人性美的理想,把对人性美的赞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冉阿让原本是一个善良纯朴勤劳的下人,在一年的冬天,由于失业,加上要抚养七个嗷嗷待哺的外甥,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打破了一家面包房的橱窗偷了三块,结果被人抓住并被判了五年的苦役。在狱中,他时刻想着外甥们的生命,一再想越狱,但每次不但不能得逞,反而被加刑,这样,他一共坐了十九年的监狱。于是他的整个人生命运从此被改变了。当他走出监狱时,身上只有极少的一丁点钱,由于他的黄色身份证,找工作时把所有的雇主都被吓退了。这样他找不到工作就失去了生活的凭借,他只得重操旧业,继续行窃。长期生活的贫穷和社会的压迫,使他对社会对他人抱有成见,加上由于长期的牢狱生活,他的成见更深,对社会充满敌意和憎恨。虽然在米里哀主教那里受到了异乎寻常的热情接待,这使他感动;但是,长期的苦狱生活使他的人性中美好善良的一面遭到扭曲,似乎偷窃成了他的本性,到了半夜,他还是把主教家里一篮子银质餐具偷走了;在逃走的路途中,他还踢落了如他一样贫穷的小孩瑞尔威可怜的一点钱没有还给他。可以这么说,直到这里,雨果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冉阿让也完完全全是一个人性遭到彻底扭曲的穷汉形象。他第一次入狱前所具有的那种勤劳正直的品性早已荡然无存了,即使是在米里哀主教的热情接待时也只是有极短暂的感动。
       作为一个以人道主义为其创作指导思想的伟大作家来说,雨果不仅让他笔下的人物深受打击,直至其人性遭到严重的扭曲。但是,雨果对人类仍然充满希望,他有着人性美的理想和宗教的情怀,对社会的进步满怀着激情,因而会给他们提供一条人性复归之路。在《悲惨世界》这部作品中,雨果确实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并为读者创造出了这样一个神圣高大的形象——米里哀主教。他是仁爱的化身,在他身上集聚着人性中最美的东西。在他的感召下,堕落了的冉阿让重新振作起来,扭曲了的人性得以复归。回到社会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办工厂,创办孤儿院,为穷苦的人提供面包和工作。更为让人激动高兴的是,他也同样用仁爱之心去感化一直迫害、监视和跟踪他的沙威,使这个人性完全泯灭的走狗得以感化,还其人道的一面。这里雨果通过冉阿让这个硬汉子形象似乎传达着这样的思想:人在重压下,其本性遭受残酷的扭曲,甚至发生异化;但是通过仁爱之心的感化,人性得以复归,仍然保持着做人的优雅风度和高贵品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雨果在他那个时代敏锐地捕捉到了宗教、法律和社会给人的压迫,对人本性的扭曲和戕害,并用浪漫主义的文学去探讨人性复归之路。同时,雨果对人的本性所遭受的扭曲同当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样,加以清醒的认识,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力图为人性的复归寻求一剂良方。最后,他在基督教中找到了一条复归之路,那就是用仁爱之心去感化那些由于宗教的偏执、法律的不公和社会的不平等而产生的压迫使其本性遭到扭曲的人得以复归。这种主张其实质是用人类精神和信仰两方面来解决人性的复归,通过道德感化来使整个社会成员的人性中美好的东西被唤醒,从而达到改造社会的理想。这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现实积极意义;在今天看来仍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但又必须看到,任何良方都不能包治百病,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更好的治病。因而在对待雨果作品中表达的人性复归的思想时,必须全面而客观,不要将仁爱之心的感化看作无往不胜的利器。
       陈德文,武汉钢铁集团十六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