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古典重读]《大唐西域记》的文学性研究
作者:石利娟 芮坎峰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玄奘是唐代西行求法的第一人,其自西域东归后创作了《大唐西域记》,详细记述了西域的风土人情以及宗教故事。其西行的本意在于求法取经,然而,此次出行的文化价值远远高于其宗教价值,他眼中的西域不全是浩翰的沙漠和荒芜人烟的戈壁,也有丰美的草原、壮丽的冰峰雪岭。西域诸国之政治、宗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因此而大明于世。笔者通过对《大唐西域记》文本进行研读,对其所表现出的文学性做一浅要的分析,以求中国古代西域的文化遗产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其文化价值。
       一、表现了玄奘的睿智
       13岁即入佛门学习佛法的玄奘,到27岁时已尽习中国佛法,为了开拓其学习的层面,他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到天竺(今印度)去取经。
       从长安出发后,途经河西走廊、阿耆尼国(今焉耆)、屈支(今库车县)、跋禄迦国(今阿克苏)、拜城、大石城(今乌什)、赤谷城、碎叶城(今托可马克境)、迦毕试国、屏聿(今千泉)、逻斯(今江布尔)、白水城、铁门等险地而到达天竺。因为当时西域被西突厥控制,朝廷对西去东来的人盘查极为严格,玄奘没有得到通关凭证,所以其西行之路极不方便。但一路上他不仅能处变不惊,“化敌为友”,而且还能弘扬佛法,充当大唐的友善使者。如他到达伊吾时,当时的伊吾已经流行佛教,玄奘便博采众家之长,与当地众僧讲经论法,他的精言妙论,深得伊吾僧侣的敬信。高昌王麴文泰笃信佛教,闻讯后,立即派专使去伊吾邀请他。高昌信奉的大乘佛教,正是玄奘所学之长,他开坛论法,释义佛经,高昌国人均为玄奘的博学所折服。由此,他争取到了高昌王的全力支持,亲派殿中侍御持国书护送其继续西行。路经屈支国时亦受到了很高的礼待。当时的碎叶城流行小乘佛教,而玄奘信奉的是大乘佛教,这二者是有一些根本的差别的。但玄奘为了取得西突厥可汗的支持,抱着入乡随俗的态度,尊重小乘教派的僧侣,与他们求大同存小异,故而受到众僧及西突厥可汗的敬重与帮助。
       玄奘的学识亦受到印度僧俗的极大敬重,也引起了许多国王的敬仰,如羯若鞠阇国的戒日王。他召见玄奘时,下令在国都曲女城(今印度卡瑙吉)举行盛大的法会(学术辩论会),命玄奘为论主(主讲人),五印度18国国王、官员及僧人6000人前来与会,大家倾听玄奘的议论,深为他的精辟而渊博的知识所折服,玄奘因而获得了“大乘天”的尊称,名震天竺。
       在西行的过程中,玄奘运用自己的智慧妥善地处理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教派间的关系,争取到了官方的支持与保护,从而为成功地取经创造了有利条件,他的睿智在这里表现无遗。
       二、详尽地记叙了西域的民风民俗
       我国东方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玄奘是一个运用语言的大师,描绘历史与地理的能手……《大唐西域记》是一部稀世奇书。”《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138国,对其幅员、都城、地理、气候、物产、风俗、文艺、语言、文字、手工业、技艺、货币、国王、宗教等均有细致记述。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了解西域的民风民俗。
       如对屈支国(今库车)的叙述一段,仅用两百余字,便将屈支国的地域、物产、气候、风俗、文字、法纪、货币、宗教、国王品格、矿产、音乐,以木押头的风俗及宫廷倾轧,王权旁落的情况等做了详细的说明。
       类似的例子在《大唐西域记》中举不胜举,凡是在描述一个国家时,玄奘均能用最简炼的语言将此国的民风民俗详尽地予以介绍。我们甚至可以把此书看作是介绍古代西域民风民俗的一部民族史料
       三、动物形象的人性化
       《大唐西域记》中传说故事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有的具有人性的悲悯,有的却是见利忘义;有的是人面兽心,有的虽是兽形却有人性高尚的一面。玄奘在文本中通过人兽相映,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借用动物的形象来突显人类言行是否合宜,并以此来传达自己所信奉的佛教。
       如在卷宗二《那揭罗曷国》,“昔如来在世之时,此龙为牧牛之士,供王乳酷,进奉失宜。既获谴责,心怀恚恨,即以金钱买花,供养受记窣诸波,愿为恶龙,破国害王。即趣石壁,投身而死。遂居此窟,为大龙王,便欲出穴,成本恶愿。”龙赋予了人的来源,亦有人的报复之心。这充分地显现了世俗之中无耻小人的行径,因为一己的私利,而处心积虑,处处想着去报复别人。
       在这里,本来让人感觉很可怕的蟒蛇,却变得善良高大起来;本来应该善良的人,却为了报复,而自愿投身自杀,变成恶龙,去实施报复,最终未能得逞,而被如来阻止了。作者在《大唐西域记》中通过多个此类的故事,来引喻佛陀的慈爱、悲悯之心,一方面使佛陀的慈悲形象更加丰盈,生动传神,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趣味性,使其文学性有了一定的表现。
       四、我国报告文学的源头
       为了研究佛学,玄奘进行了为时19年之久的西域之行,返回后,奉唐太宗之命在一年内完成了举世名著《大唐西域记》。我们之所以说它具有报告文学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它具有为政治服务的报告性质。尽管《大唐西域记》成书之时唐朝社会政治清明,经济稳定,国力强盛。但对西域的进一步了解仍是巩固统治、发展经济的要求。因此,唐太宗在得知玄奘回到长安后,马上召见了他,听他报告了沿途的见闻并命他写出来,此即今天之《大唐西域记》。
       第二,它写的是真人真事。玄奘在卷末的结束语中说:“推表山川、考采境壤,详国俗之刚柔,系水土之风气,动静无常,取舍不同,事难穷验,非可臆说。”在《进书表》中又说:“班超侯而未远,张骞望而非博,今所记述有异前闻,虽未及大千之疆,颇穷葱外之境,皆存实录,非敢雕华。”
       第三,其中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对人的描写,在《忽懔国·纳缚僧伽蓝》中,有一段对肆叶护可汗的描述:“近突厥叶护可汗子肆叶护可汗,倾其部落,率其戎旅,奄袭伽蓝,欲图珍宝。去此不远,屯军野次。其夜梦见毗沙门天曰:‘汝有何力,敢坏伽蓝?’因以长戟贯乇胸背。可汗惊悟,便苦心痛,遂告群属所梦咎征,驰请众僧,方伸忏谢,未及返命,已从殒殁。”短短一百余字,肆叶护可汗出兵掠夺珍宝的过程、其贪婪之心、其悔改之意便跃然纸上,读者眼前便出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肆叶护可汗形象。
       第四,它是语言的艺术。我们说《大唐西域记》是语言的艺术,具体表现在文字的优美和凝练含蓄上。例如《序二》中的一段话“若夫玉毫流照,甘露洒于大千;金镜扬辉,薰风被于有截。故知示现三界,粤称天下之尊;光宅四表,式标域中之在。是以慧日沦影,像化之迹东归;帝猷宏阐,大章之步西极。”短短七十余字,既介绍了佛法的传扬必要,又体现了华夏的圣德;既说出了佛法向东的流传过程,又说出了华夏文明向西方的传播。语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节奏感强,给人以艺术的美感。
       又如《屈支国》一节中,“屈支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宜穈、麦,有粳稻,出蒲萄、石榴,多梨、柰、桃、杏。土产黄金、铜、铁、铅、锡。气序和,风俗质。文字取则印度,粗有改变。管弦伎乐,特善诸国。服饰锦褐,断发巾帽。货用金钱、银钱、小铜钱。王,屈支种也,智谋寡昧,迫于强臣。其俗生子以木押头。欲其遍递也。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经教律仪,取则印度,其习读者,即本文矣。尚拘渐教,食杂三净。洁清耽玩,人以功竞。”语言达到了增字则多减字则少的凝练程度。这里玄奘向唐太宗报告了屈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气候、地理等多方面的情况,言简意赅,具体形象,蕴藉含蓄,文学色彩鲜明。
       由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看出:《大唐西域记》做为一门语言的艺术,其既报告了事实,又具有文学的色彩,同时还为当时的政治服务,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大唐西域记》即是我国最早的报告文学作品。
       综上所述,从《大唐西域记》文本中,我们既可以看出玄奘的睿智,还可从中了解西域的民风民俗;既可从中看出动物形象的人性化特征,又可探寻到报告文学的起源。因此,无论从佛学意义上来说,还是从文学意义上来说,《大唐西域记》都以其丰富翔实的内容、准确明晰的叙事、生动优美的文词和字里行间闪烁着的智慧吸引着读者。
       参考文献:
       1、《大唐西域记》,玄奘撰、周国林注译,岳麓书社,1999年7月第1版。
       2、《论中国古代行记的基本特征》,《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3、《西域地区的龙崇拜以及对中土文化的影响》,《西域研究》,2004年第2期。
       4、《大唐西域记中的动物形象》,《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年3期。
       5、《西域神话意象的文化意义》,《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6、《玄奘西行——大唐西域记浅析》,《新疆地方志》,2001年第2期。
       7、《报告文学探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8、《大唐西域记中的印度人形象》,《沈阳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石利娟、芮坎峰,新疆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