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小议语文教学的创新
作者:成锦湘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函盖的内容是宽泛无垠的,教授这门课程就是要我们学会体味,揣摩。所以在提倡教育转型的今天,语文教学工作者想到的应该不再是怎样在学生心中“打井”,即将“亘古不变”的道理“移植”到每个人身上,而应该去思考怎样才能诱发、激活千万个不同的泉眼,让学生心灵的泉水无拘无束的奔涌。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的场所,也是二者思维沟通的舞台,心灵对白的有形空间,利用这一时间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知道一节课怎么设计,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教”的积极性,发挥好教师“导”的作用,即:导学、导思、导疑,有目的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在此基础上,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文学和艺术是相通的,这是语文有别与其它文科类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在历史、政治等理性研究的基础上多了一份主体的感受。我认为教师应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教师不仅能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比如我教《杨修之死》一文时,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此文篇幅不长,但所写的事有七件且都独立完成,故事性强,人物形象极为鲜明,又容易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启发学生的自学积极性。针对这些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去阅读有关书籍,探讨历史人物,然后在课堂上每个组派一名代表上台讲文章中一个故事。故事要求命上标题,复述故事时语句流畅、叙事清楚、故事有波澜曲折,最好是人物对白有个性化,能配以动作。一节课下来,学生积极性相当高,课堂气氛活跃。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学生人人明了,印象深刻,自然也就不需要教师再去画蛇添足一一分析课文了。为了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最后我又就曹操杀杨修是出于嫉才还是为了严肃军纪,引导他们思考,发表看法,争论过后,各抒己见,写成短文。
       创新教学是开放性的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开放型的教学观,把学生从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从书本知识的学习引向社会实践,以丰富他们的知识,扩展他们的视野。而事实上,从古到今,多少名人志士都是忧国忧民之辈。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文学史上的大师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璀璨的精神瑰宝,更是给千千万万的后代子孙树立了一座座人格的丰碑!因此,无论是发扬民族精神,还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投身社会或者是促使语文这门学科的继承和发展,教师都理应把社会搬进课堂,一堂课下来,几句点拨,几笔勾画,瞬间就能使学生眼界开阔,不仅仅是为文、为学,为人又何尝不曾长进啊!
       课堂上师生实质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主体,真正使他们发生关系的是教材,教师如何传授,学生才能会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参悟程度和把握能力。套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死守教材的人终究只被称为“教书匠”,而能自由驰骋其上的便是教材的驾驭者。记得一次听课,语文老师从“念桥边红药,年年知谁生”讲到“庭树不知人尽去,来年还发旧时花”,再讲到“云屯雉堞依然在,空绕渔樵四五家”。其如此旁征博引竟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此后数年,不但这三句古诗已铭心刻骨,他讲课时的种种神韵仍历历在目。我相信,那一堂课在学生心中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啊!
       成锦湘,湖南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