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名篇探赏]《茶馆》的文化评析
作者:周志艳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老舍《茶馆》一剧发表以后,毁誉并起,老舍先生及其夫人作了不少的解释,大约还是周恩来总理一锤定音:“这个戏应该演,让我们的青年们看一看吃人的旧社会是多么可怕!”20世纪80年代,人艺把这台戏带到西欧出访西德、法国、瑞士和日本,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西德曼海姆民族剧院院长佩特森在看完《茶馆》后,这样说道:“老舍展示了一个我们尚不太熟悉的社会现实,而他在戏剧方面的才智,也正体现在他所选取的三个在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年代。他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也指出必须用暴力变革这个颓废了的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关系。”
       《茶馆》是老舍戏剧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话剧的巅峰之作。老舍的戏剧家朋友曹禺说:正因为有了《茶馆》“这样深刻的经典作品,才使北京人艺极有才华的戏剧艺术家们纵横驰骋于世界舞台,使中国话剧艺术在国际上焕发了夺目的光彩”。[1]对作品作出了全面的、高度的肯定。几十年来,评论家们对《茶馆》写了不少评论,基本上是依据老舍本人及其夫人胡絜青的思路开展的,他们二位的阐释,当然有权威性。
       老舍在《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五十年来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策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小人物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2]
       胡絜青在《关于老舍的〈茶馆〉》一文中说:“看过这个戏,人们自然地能明白这样一个真理:只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别的道路统统不行,乞求洋人不行,实业救国不行,个人奋斗不行,唯有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行!这就是《茶馆》的现实意义。”[3]
       他们二位对作品主题的解释,相同的地方有一个,作品的主旨是“讲政治”,不同的地方,老舍说:“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胡絜青则强调,整个戏只一句真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大家知道,在文学评论中,政治上的正确,并非评论的准确。任何结论,应建立在对作品细致的分析上,还要结合作家创作意图,以及作品产生的年代作综合探求。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理解作品的现实主义意义与匠心独运的技巧。
       “作家的创作,总有他的意图,他总是为了对社会、对人的生活有所爱、有所憎、有所主张、有所匡正才提起笔来的。”[4]但“创作意图”,有时作家本人也不一定讲得明白。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要让我说出《战争与和平》的思想,除非我再写一遍给你看。”对作品的分析,不能拘泥于作家本人和他亲人的解释,作品一经发表就是一个社会现象。他的社会价值有时大于、有时小于作者创作的意图,甚至与其创作意图相反。如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绝不是立意为封建社会唱挽歌,但收到了预示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社会效果。
       《茶馆》一剧,在艺术上别开生面,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第一幕上场人物多达70多人,除开少数几个人物贯穿始终,另几个父子相继,衣钵相传,其它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其它剧本开端、发展、结束等固定的程式。作者把《茶馆》视为一个“小社会”,在这里侧面地再现昔日风云变幻的图景。其间清王朝的覆灭,北洋军阀的倒台、国民党的逃离,这些政治事件,不是明线,在台上只看到小人物命运的交错与悲凉。灾荒与饥饿,兵乱与屠杀,欺骗与抢劫——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使人自然想起元人张养浩《潼关怀古》的名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品处处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深切的关情。这是否代表作者创作初衷呢?应该肯定,作者是有这个内蕴包涵在作品之中,如果仅只如此,就缺乏深度,失之笼统。作者郑重声明,他要借此“透露政治消息”,他展示这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画卷,“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柳宗元语)大约这才是作者创作《茶馆》的契机,老舍先生在剧中,精心安排了许多系列画面,从中“透露”出他希望透露的“消息”。
       一、教育衰微画面系列画廊
       三幕戏中,都涉及到教育。在第一节幕借茶客的口讲出:“念书的,乱折腾乱闹。”虽只寥寥数字,但历史内蕴是很深的,可追溯到1888年,一千三百多学子签名,给皇帝上书,要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剧中被杀的谭嗣同,就是当年“念书的”。谭嗣同是1898年9月21日被杀的,也是该剧开始的时序。第二幕裕泰茶馆进行“改革”,住进了一群大学生,大杨唱:“会改良,茶馆好象大学堂。”今天我们听起来,此语像讽刺语,其实在1926年老舍先生发表了《赵子曰》,该书就描绘了“裕泰”类似的公寓学生生活,朱自清说:“这部作品的描写对象是学生的生活。以轻松微妙的文笔,写北平学生生活,写北平公寓生活,非常逼真动人。”1925年北京女师大刘和珍等人,被杨荫榆开除之后,在宗帽胡同上课,请同情他们的老师讲授。难道不是“茶馆似大学堂”吗?大杨的唱板,也应看作是白描,是北洋军伐统治时期教育衰微纪实。
       第二幕教师于厚斋说:“吃不上饭,怎么教书呢?我们家里也有孩子,为教别人的孩子,叫自己的孩子挨饿,不是不公道吗?”教师们罢课,同学们都哭了。剧中在逃的教师教孩子“去温功课”,王利发自杀之前,叮咛孙女:“去复习功课”,社会多么需要教育,在国民党的时代,教育的确办不下去。在这个大背景下,蒋家王朝也相继结束了。
       葬送的三个时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不重视教育,对有民主意识的学生进行迫害。老舍终身从事教育工作,对这段历史感受甚深,有切肤之痛,他在剧中透露这点消息是极有可能的。
       二、法制荡然无存系列画廊
       《茶馆》三场,“莫谈国事”的横幅越来越大,越来越刺眼。常四爷在谭嗣同被杀之后,仅讲了一句“大清国要亡了”。立即被捕、判刑、坐槛。到第二幕,特务“指鹿为马”,从未当过兵的刘麻子,被当为“逃兵”。马上“绑出去,就大马路中间,磕喳一刀”。北洋军伐,草菅人命,旷古空前,正如鲁迅语“执政府门前,无端喋血”。第三幕秦仲义这位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一辈子想实业救国,抗日胜利以后,他的工厂、仓库及开了近半个世纪的裕泰茶馆,都被指为“伪产”,“市党部委员,宪兵司令部沈处长”把它连锅端。人民的生命财产,全无保障。老舍在撰写《茶馆》的时候,是否有对法制社会呼唤的激情,在胸中回荡。
       三、人民饥馑系列画廊
       帷幕刚刚拉开,有一位农妇,带了一个小妞,走进裕泰茶馆,她要出卖小妞,仅要二两纹银,茶客常四爷见他们可怜,送了两碗烂肉面给她们吃,吃完面,乡妇不卖小妞了。这个画面说明,善良的人民,只要有一碗稀粥,就不会卖儿女。接着康六把顺子卖给太监当老婆。这一场戏,展示了本世纪初中国农村破产的悲剧。第二幕,北京城里的松二爷说:“大清国不一定好啊,可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在北洋军政府的统治下,中产阶级也要挨饿。到了国民党统治下,昔日财大气粗的秦二爷,一贫如洗,与常四爷、王利发一块撒纸钱,“祭奠自己”。这些场景,裸露着道有饿殍,哀鸿遍野的残酷现实。作者在剧中讲了一个极平凡的道理:民以食为天。但在极平凡之中,意蕴深邃。
       四、半殖民地系列画廊
       1840年鸦片战争,外国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我国的大门,大清帝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殖民地是怎么一幅景像。《茶馆》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这些资料又按时序排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清晰可见。开始洋货入侵,什么“洋鼻烟”、“洋表”、“洋布”,作为高档消费品,在少数人中消费。接着资本输入,“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国民资产阶级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了”,最后整个市场被他们占领了。正如大杨说唱的:“美国针、美国线、美国牙膏、美国消炎片。还有口红、雪花膏、玻璃袜子、细毛线,箱子小,货物全,就是不卖子弹。”
       剧中还有一条文化入侵的明线。从马五爷吃洋教,到外来词汇的影响,以及沈处长讲中国话带“洋味”,一连7次,把汉语中的“好”字与英语中GOOD沟通发音,念成“蒿”,勾勒出这位国民党官员崇洋媚外的嘴脸。既使人看到外国文化入侵的深深印痕,也可以看到作者对依附外国人的政府深恶痛绝。
       《茶馆》一剧,“真实而又生动地勾划了三个旧时代的复杂面貌,表现了旧中国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同时也透露了他对国计民生的大事十分关切的消息。
       参考文献:
       [1]克莹,李颖.老舍的话剧艺术·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
       [2]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J].剧本,1958,(5).
       [3]克莹,李颖.老舍的话剧艺术·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410.
       [4]钱谷融,殷国明.论文艺批评的魅力—关于文艺问题的问答[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4):171~179.
       周志艳,女,湖南湘潭人,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讲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