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章写法]谈高校写作教学能力化理念
作者:吕幼安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高校写作课程的设置,历来围绕着两点来奠定思路,这就是“写什么”和“如何写”,尤其是“如何写”,又是高校写作教学的重点。现在的大学写作教材显然都注意到了这一点,都将“如何写”的理论作为教学重点,在具体实施教学时,讲解和阐释“如何写”的相关理论占了很大的篇幅。“如何写”的问题,虽谈的是技巧或方法,实际上针对的是能力;从技巧或方法来看,千篇文章千个法,所谓内容决定形式,它最终又是与文章作品的具体内容割离不开的,发现内容是一种能力,如何表达内容更是一种能力。
       因而写作能力,不单是指语言结构能力,而是贯穿于整个写作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潜质,既包括选材“写什么”,又涉及到谋篇布局“如何写”,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思维活动,牵涉到学生的思维类型。巴甫洛夫曾从生物学的立场,将人类的思维类型总结归纳为三种:理智型、艺术型和中间型,理智型思维的人善于逻辑分析,可能造就出哲学家、政论家等;艺术类型的,善于模仿和形象思维,可以成为作家、诗人或艺术家;而中间性的人,既能议论分析,又能形象描写,许多伟大的作家就是这种理想的思维类型。巴甫洛夫对人类思维类型的总结,充分说明了人的客观存在,即禀赋气质所决定的先天因素,我们一定要遵循这种客观存在,重视它,发挥它的优势,努力开掘人才资源,使素质教育人才第一的观念,真正渗透到教学实践中,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高校写作教学能力化的教学理念,应该是符合写作本身的规律的。因为任何文体的写作活动,都是写作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那么,高校写作教学的思维,也必须从对象化的过程入手,不仅要研究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还要把这些对象放到社会背景中来评估和考察,鼓励他们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写什么”,然后回到课堂上,悉心研究“如何写”,这样,不但提高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也能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不自觉地产生理性的飞跃。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恐怕最重要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如何发现生活材料和如何表达文章主题两个方面,目的就是前面说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社会尽快培养出各种应用型的写作人才。
       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实施能力化教学思维时,还应考虑大学写作教学的专业化问题,以中文系学生和经管系学生为例,前者针对的是文学写作,后者则是经济应用文写作;前者是形象思维,后者是逻辑思维,两种写作的思维性质是不一样的,如文学写作,重要的是培养艺术感受,发现美感,它是美感认识导致的情感活动,所以文学思维主要是寻找催生艺术想象、进行艺术虚构的材料,然后利用技巧进行创作。它没有约定俗成的格式或条条框框,只有一个大而化之的创作规律。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可以尝试在教学中进行调整或改革。
       以文科学生为例,对于他们的写作教学,其设置可以分为四步。
       第一、由文本认识入手,奠定和培养思维定势
       提高写作能力,首先要提高思维能力,因为一个人能否动手写文章,关键还是思维,思维说到底就是一种能力。比如读书与写作的关系,有人曾比喻为“母子关系”。这个比喻不仅暗示出这么一个客观存在,读书是通往写作之路最重要的一扇大门,同时也说明了认识的重要性,认识文本,包括对文章作品体式的了解,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辩证关系的了解,还包括对具体文体的理论的了解。有了关于文体的第一认识,基本的思维也形成了,因阅读形成的文本认识,很可能是一切写作活动的第一步,如“模仿说”,在最初的文学作品创作中,对文体的模仿是一种最本质的思维表现,它由浅入深,逐步转化形成个性后,可能不再模仿了,因为这时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定势,并能自如地传达个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由阅读导致的模仿,催生了思维定势的形成,这才有读书与写作的“母子关系”说。也就是说,学习文学创作,不必先从理论入手,从阅读入手,阅读大量的作品,建立起一种文本认识,如诗歌,什么叫诗歌,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诗歌找到一种属于诗歌的语感,能找到这种语感,就说明大致具备了诗歌写作的思维基础,并初步形成了关于写作诗歌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是由感性而上升到理性的。为此,目前高校写作教材中出现的大量“如何写”的理论,就值得商榷,至少大可不必由理论贯穿入手,而从阅读入手,通过认识文本,为即将开始的写作,奠定一种关于文本的思维定势。
       第二、以理论为主导,增强和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有了文本认识,形成了思维定势,应该说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教材辅导,充实相关理论,再次回到阅读上,这个时候的阅读重点,因为凭借了理论为导向,其目的,就是要自我消解,提高对作品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因此在实施教学时,可以对教材进行调整,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以增强写作技能为前提,尽可能地控制宏观理论的灌输,对那些大而化之的理论,可以结合具体文体的讲授来渗透。
       另外,压缩宏观理论的灌输,目的是要腾出大量时间,让学生进入到文体实践中,从阅读入手,不仅要了解作品“写什么”,更重要的还要从理论上分析这个作品是“如何写”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不同学生的思维类型,结合具体文体,加大对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试想,一个学习文科的学生成天陷在理论中不能自拔,以至毕业后不能动手,最终是成不了人才的。
       第三、先入为主,认识和掌握艺术技巧
       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是由感性通往理性。其目的是要通过反复的阅读分析,来寻觅贯穿在名篇佳构中的那些艺术技巧。我们知道,那些古今中外的名篇经典,大多数的学生在中学时代都有或多或少的接触,进入到大学以后,安排他们重读经典的目的,主要是要他们在鉴赏的基础上,先入为主,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来认识艺术技巧,掌握艺术技巧。也就是说,文科学生写作教学的重心,就是要学生在理论的推动下,通过熟读或回顾经典,提高分析阅读能力,认识并掌握艺术技巧。这个时候的理性认识,就像一把手术刀,主要起支解作用,但这种支解绝不像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地将作品所有的内容进行解构,这么说也许过于牵强,但大学时期的重读经典,其思维定势有点类似于医生手术前的临床实验,他首先必须面对一具真实的躯体来进行解剖,而解剖之前,是要有理论导向的,通过手术解剖最后完整地获得了印象,是关于人体结构的基本印象。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奠定认识的前提,医生手术前的认识,最终无非是要达到对一种能力的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和写作能力的获得是有共性的。
       而中学时期对经典的了解,尽管也有认识,但这个时期的认识是较为肤浅的,它总体上还停留在鉴赏的基础之上,进入到大学以后,对经典的回顾是纯粹理性化的,因为大学教学的关键是理性,要求学生理性地阅读分析、理性地结构文体、理性地掌握技巧。它和中学时期的阅读相比,多了很多理性化的成分,通过反复的阅读和分析,不断加深认识,最终达到了解和掌握技巧。
       说到艺术技巧,它是前辈文人的精神硕果,它以经典文本的形式,经历了千百年的淘选,流传下来的,为许多人所认可并借鉴的写作经验,所以大多数的艺术技巧,都具备有三个特性:即稳定性、渗透性和创造性,我们指导学生通过分析人家的技巧,来渗透并催生自己的技巧,最终达到一种创造性。这么说来,先入为主又是双重性的,一方面是增强文本意识,包括文本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术要领;另一方面是对具体作品的把握,从理论上认识这个“写什么”,是“怎么写”出来的。实施这个环节时,应该明确教学目的,有意识布置学生读经典,分析经典,认识经典,这么一来,运用理论分析研究作品,又不可能像医生临床实验,因为作品本身绝不是一具僵化的尸体,它有丰富可感的艺术形象,不仅有结构层次,还有语感,尤其是艺术结构,它和人体结构是绝对有分歧的,甚至每一部作品的结构在遵循一般的结构规律时,又各呈异彩,多少带有作者的艺术个性。所以分析了解作品,既不像庖丁解牛,也不像医生的临床试验,它通过理论解构来认识作品中渗透的艺术技巧,从而获得技巧的印象,达到能力的升华。
       特别要指出的是,文学作品的思维起源,是作家诗人审美感受的结果,它是情感活动,因人而异,每部作品都带有作者的艺术个性,那么在分析具体作品时,除了要掌握一般的写作技巧,还要领悟作家的艺术个性,个性的东西,既是作者的艺术风格,更是一种特殊的技巧,我们常常说一部文学史,说到底也就是一部技巧的发展史。而文学写作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技巧,所以我们在要求学生回顾经典时,除了分析“写什么”,更重要的,恐怕还是要研究这个“写什么”,是运用什么技巧“如何写”出来的。
       到此,我们教学的理念有了变化,重心开始转移,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提高阅读分析能力的基础上,先入为主,回顾和重读经典,去认识技巧、掌握技巧和创造技巧,使之转化成一种能力。
       第四、兼顾个性,发现和培养人才
       个性的东西,恰恰是人才发现的第一步。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曾有过这样的教训,说的是“通感”,据说,有个家长回忆自己的孩子小时侯所写的一篇作文,其中有个比喻:“妈妈洗的被子有太阳的味道。”但后来这个孩子在写作中没有类似的句子。为此这位家长感叹:孩子作文退步的原因是什么?很显然,其矛头无疑针对了我们的写作教学,他对我们的教学理念产生了质疑,这是令人痛心的。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那种扼杀学生创造能力的旧的教学思维,必须调整和改革。
       那么进入到大学里,写作教学必须兼顾到学生各自不同的思维类型,要发现他们的写作潜质及文体个性,因为高校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发现各类写作人才,重点培养和提高,这是新世纪大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文科教育虽然没有明确指明培养作家诗人的任务,但综观西方很多成功的教育,大学是有这个任务的。首先,那些进入到文科学习的学生,是根据个人填报自愿申请入学的,可以说是对文学或写作情有独钟的准人才。那么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设置,我们有理由进行重点培养,所谓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文体个性,进行个别辅导。
       其次,学生进入到大学时代,应该说多数人都考虑到未来人生的定位,包括专业定位,事实也证明,很多学生在大学时代的专业学习,对未来人生的发展,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所谓打好基础,它有两重意义,一是理论,二是实践。对于那些表现有文体个性的学生,我们不妨给予特殊的关照,既要考虑到理论,同时要加紧发展他的文体优势,鼓励他勇于实践,并进行重点辅导。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扼杀甚至浪费人才,合理利用好人才资源,以便其顺利成材,才是当前高校写作能力化教学的重心。
       写作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写作本身,成为人们进行社会交流,互通信息,展示个性才能的社会实践,无论哪种门类的写作,都是个体社会实践的结晶或收获。那么对文科学生来说,通过反复的写作实践逐步转化为一种能力,无论是对个人或是社会,都是大有稗益的。为此高校写作能力化的教学理念,应尽快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弹性教学体系。这个所谓弹性教学体系,就是不要千篇一律、铁板一块地硬性灌输,而是因人而异,灵活机动地培养,就像园丁培育幼苗,对不同的花朵是应该有所特殊的手段的,课堂是加油站,老师是提供服务的加油员。
       最后,我们还应该清醒认识到,这种能力化、弹性化教学体系的建立,是要有先决条件的。我们常常听到学生们在私下议论,教写作的老师一味照本宣科,从一个书本理论跳到另一个书本理论,缺乏自己独到的理解,根本没能力指导和训练学生的专业写作。如果教诗歌的能写诗歌,教小说的会写小说,教学效果可能会生动活跃。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老师是作家、诗人或记者,至少可以鼓励老师也进行文体实践,就像当年鲁迅先生和闻一多先生那样,既有丰富的实践又有自己独到的、令人信服的理论,现在有的高校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点,聘请有影响的作家、诗人进校担任客座教授,专门开设相关的文体写作研究课程。这个意义还在于,文学写作最本质的动力,就是实践,老师如果能动手进行创作实践,在总结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再融进自己的感受,不说是丰富教学,至少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培养独特的艺术感受。这道理有点像美术指导,一个不懂素描、色彩和透视学的老师,你要他如何教学生完成这三大要领的基本功训练?道理很简单,文学写作是要动手的,教写作的老师只有勇于进行文体实践,才能站稳讲台,才能游刃有余地指导有文体个性的学生,使其顺利成材。
       总的说来,当前高校教学理念,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奠定,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包括写作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一定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所谓供需关系的构建,应和谐而得体,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为此重新设置我们的教学理念,在写作教学方面,切合实际地建立能力化的教学体系,尽快培养各类写作人才,不仅很有必要,更是关系全局的当务之急。
       吕幼安,男,作家,现为江汉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