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文言文教学现状浅析
作者:章长根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普遍的反映是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佳,高中尤甚。这是一件令人深思亦令人担忧的事。初高中的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的比重远远超过三分之一,师生所花的时间也远远超过三分之一。但令人震惊的是学生的成绩竟然不如外语。那么,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对此,笔者试作一简要分析,不当之处,欢迎同仁指正。
       一、学生为何对文言文不感兴趣
       说到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很多论者往往把目光聚焦在教师身上,聚焦在教师的文言素养与教学艺术上。诚然,教师的业务水平与教学艺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但笔者认为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教材。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三十年。在教学中,从初一到初三,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远远超过现代文。目前,本人执教的初三年级,自本学期开始,每个学生自备一册《文言文扩展阅读》,开学之初,教师与学生约定每周读三篇,并完成课后作业。但想不到的是到目前为止,学生己自学近百篇。每周的阅读量为4.5篇,更为可喜的是那些作业,平时(现代文)的作业得老师多次催要才能收齐,而这一份作业,每逢周一的早晨,课代表总会兴冲冲地把它放在教师的案头,而且一份不少,班班如此。而每当讲评作业时,连平时最调皮的学生也变得鸦雀无声。这里需要声明的是,本人所执教的学校只是一所教学质量一般的农村中学。由此可见,初中并不存在学生讨厌文言文的现象。分析初中学生所接触的这些文言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浅显。
       笔者虽从未教过高中语文,但曾特意查阅过高中的文言教材。发现高中教材收集的文言诗文,其高深艰难、已非初中可比,要真正读懂领悟每一篇,已非一二个课时所能解决。加之高中学生课业负担重,根本没有精力深读课文。由于教成夹生饭,学得一知半解,自然会带来教学效果不佳,学习兴趣下降的必然结果。凭心而论,有些文言文要真正读懂,不要说让那些作业缠身的高中学子勉为其难,就是对我们训练有素,积累多年的语文教师,有时也会束手无策,要不这样,陶渊明也不会“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了。更不会“每有会意”而致于“废寝忘食”了。面对文言文,浸淫其中的古代文人尚且如此,何况完全脱离文言背景的当代学子了。
       二、文言文的教学质量为何下降
       笔者曾参与了去年本市的中考阅卷,有幸审阅的正好是文言试题。试题分为课内与课外两块,课内考的是《陈涉世家》,课外考的是《吴宫遗事》,《陈涉世家》的试题:一二题是选择题;第三题是“等死,死国可乎”的翻译;第四题要求考生用原文写出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试题并不难,均为上课时练过的。但由于选的是初三上册的课文。间隔较长,其中的知识已经遗忘,如“等死”的“等”字,考生理解正确的并不多。阅卷后分析,发现考生的平均得分率不足80%,满分者不足10%。《吴宫遗事》的试题:第一题考的是“固”、“兵”、“毕”的解释,第二题考的是“夫差不悦,俾豁以代焉”的翻译;第三题考的是理解题,要求回答本文所揭示的历史教训。阅卷初,几位老师以为翻译有难度。可能学生会答不好,却想不到学生的翻译相当到位。“夫差不高兴,使伯还来代替他”。在回答“本文揭示的历史教训”时,考生的答案也很精采。考生均能联想到《出师表》,以“亲贤远佞”或“新贤臣,远小人”来回答。在分析试卷时,大家发现。学生的得分率超过85%,满分考生超过20%,遗憾的是部分考生将“佞”写成了错别字,要不这两个数据还会更加漂亮。
       分析这一份试卷,按理应该是课内的得分优于课外的。因为课内的文章熟、试题熟;课外的文章陌生,文字又有难度。但结果却是课外的得分超过了课内的。之所以如此,其答案显而易见。是试卷。文章虽然陌生了,文章虽然艰深了,但命题者在必要之处作了铺垫,这就是命题者在两处分别对“ ”和“俾”作了注,这帮了细心的、会读书的考生的忙。
       其实,选文艰深并不可怕,只要注释详实,学生自己凭借工具书和注释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来读懂课文,只是目前教材的编者对我们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估计过高,该注的地方没有作注,致使学生知难而退,视读古人文章为畏途,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今天开设文言文,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用文言进行写作,培养他们成为经师,而只是为了让他们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有鉴于此,为什么不让选文浅显一点、让试题容易一点呢?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或许正是使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的一条出路。
       章长根,浙江绍兴市灵芝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