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例谈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作者:张 洁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教学《长恨歌》时,我没有像平常那样,介绍诗歌背景,或通过故事引出作品,而是从“贵妃之美”切入。指导学生预习时,我围绕“贵妃之美”设计这样几个题目:(1)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李杨爱情悲剧缠绵动人,大家很熟悉。你心中的贵妃是怎样的美人,白居易又是怎样写贵妃之美的?(2)唐代女子以肥为美,作者写贵妃“梨花一枝春带雨”是丰腴之美么?为什么这样写?(3)刚学过的杜甫诗《哀江头》是怎样写贵妃的?问题提出后,嘈杂的教室安静了下来。几分钟后,根据学生的情况,我分别找几位学生回答问题。特别第二问,学生回答很踊跃,争论很激烈。我针对“梨花一枝春带雨”陈述了自己的观点,说明这句诗不仅仅为了写贵妃的外表美,还写出了贵妃的内心美,表现了她对玄宗的忠贞、思念。同学们一听觉得答案新奇、合理。自然有了学习的兴趣,我便自然引入到本文的教学重点;诗人如何抒写唐玄宗的思念(长恨)的?课后留下一道作业,上网查询:和杨贵妃同时代且见过她的著名诗人李白是如何写她的美的?这首诗学习结束后,学生反映教学效果较好。
       这则教学事例,引起了我的思考,那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选择教学的切入点,才能引起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进入到学习状态。通过学习白居易的《长恨歌》的教学实践,我感到: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遵循最基本的教学模式,同时又要敢于创新。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自有他的好处,既可以使新教师较快的熟悉教学环节,又可以为学生提供阅读自学的方法,从而,更好地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长期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疲劳,惟有变化能刺激人的兴奋点,使人的注意力集中下去。因而许多老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不满足于每次导入都是整体感知课文,而是反复备课,摸索、寻找最佳的教学切入点,积极创新,以期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那么选择教学的切入点有怎样的要求呢?
       1、教学切入点的选择,不管是直接切入,还是间接切入,都要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否则,有趣的材料看起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了,表面上热热闹闹,积极参与,但没有围绕教学中心,实质上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为此,备课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有助于本课内容学习的材料。
       2、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熟悉教材,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能够对文章进行比较、分析、鉴别,既要全面理解,又要细节揣摩,还要熟悉同样题材、类型的作品。当然还要了解学生,知道从哪儿说起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才能选好高质量的教学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既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又能围绕教学目标。就像树上的鲜红诱人的桃子,要让学生跳起来才能够得到。
       3、要注意拉近阅读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文学是人学,作品中的情感是我们和前人共同拥有的。因此,寻找作品中能引起学生感情共鸣的句子,隐含的情感,以及有趣的细节,较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但作为老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生活、兴趣和爱好,把握学生的心态。因为现实的学生,特别是高职的学生多关心的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但由于他们的阅历有限,知识层次的肤浅,对事物的看法只能流于表层的感性认识。所以教师要注意在教学切入点上,适当加以类比、举例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人生境界,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艺术鉴赏能力。否则关门教学,就作品讲作品,只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引起学生的反感。学习古文,更要注意与现实结合。如在讲解先秦文学时,就有一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学习两千多年前的文章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还不如让我们看金庸的现代武侠小说呢。”我们有位老师于是就从金庸的一系列小说谈起:谈他作品中的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儒、道侠义精神,以及佛家、因果轮回思想,而这种种思想在先秦的诸子散文中已经有明确的阐述。学生听了心服口服,自然而然地认真听课。
       总之,一节高质量的课,特别是文科,我认为教师不仅要适当的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还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最主要的是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从而进入自觉学习的状态,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张洁,江苏省戏剧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