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硕士论坛]试论中西合璧的动画《花木兰》
作者:李晓庆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北朝民歌木兰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名著,它所叙述的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首木兰辞也多次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花木兰故事的电影版曾有中国大陆的黑白默片《花木兰从军》(1927年)、黑白戏曲片(豫剧)《花木兰》(1956年)和香港邵氏公司出品的彩色故事片《花木兰》(1964)。时至上世纪90年代,全球文化相互借鉴融合,西方电影人对神秘独特的东方题材充满了向往,1998年,大洋彼岸的美国动画巨擎沃特·迪斯尼公司便将耳熟能详的《木兰辞》倾力打造成彪炳影史的经典动画长片《花木兰》,此片在迪斯尼动画师们的妙笔生花下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和魅力,也使得花木兰的传奇故事源远流长。
       好莱坞在以其敏锐的嗅觉力挑选出“花木兰”题材后又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借助轻松、诙谐的动漫媒介将“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荣归故里”这一故事叙述的情趣横生,张弛相间,疏密有致。它用西方的调料改造着东方的题材,用西式的想象与揣测制造中国的故事,使得电影《花木兰》已经不再单纯的蕴涵中国风味,也不是单纯的变成了美国产物,而是融合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元素,成为一个东西兼并的杂交混合体。中国人物,西式解读,《花木兰》从军迪斯尼后,将上演一盘怎样的中西文化混合大餐,让我们一起探讨。
       一、中式风味的保留
       由好莱坞执导的《花木兰》并没有将其改编的面目全非,花木兰也并非摇身而变成西式美女,改编后的电影无论是思想主题、情节结构,还是表现手法、艺术风格都能较好的忠实于原著,体现出原著的精神风貌,在花木兰身上,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与伦理意识的精髓被刻画的淋漓尽致,在花木兰这部电影中,中国的传统文化风貌也被展露无余,为了渲染一种东方的神秘色彩,影片中仍保留了许多西方人眼中的属于东方的东西。
       1、忠义。按照文人学士们的传统观念,忠义精神是神圣和美好的,这种精神也是“中国文化”深处的东西。在迪斯尼影片《花木兰》中,忠义精神无所不在,在花木兰身上体现的更为典型。面对外敌匈奴的进攻,举国上下募兵保国,各壮士战死沙场,是忠;木兰父亲年迈多病,国难当头时,不顾个人利益,执意要为国效力的精神,是忠;李翔家族世代为将,带兵打仗,保家卫国,义不容辞,是忠;花家木须龙,为保护花家小姐,费尽心思,吃尽苦头,是忠;而花木兰代父从军,隐瞒性别十二年,屡屡受伤,最终设计将敌人消灭,使皇帝安然脱险,更是忠。忠义精神渗透在炎黄子孙的骨子中,让华人自豪,也更让西方人称赞。
       2、孝道。“孝”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性”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传统所独有的。在家尽孝,在国尽忠。忠臣与孝子相统一,是中国古今名人的一个共性。但在影片《花木兰》中,“忠”与“孝”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巧妙的过度。“忠”通过征兵的命令的形式出现,木兰代父从军既是为解决家庭危机,又是为国尽忠,解救国家和民族的灾难。为国尽忠,出外杀敌便意味着不能在家中尽孝,但影片结尾通过木兰得胜回归,又恢复女儿身侍奉父母,将“忠”与“孝”的矛盾无形的处理了。木兰的“孝”在电影之中较之我们平日里单纯提到的“孝”更甚一筹。木兰心疼父亲体弱多病,断发从军,孝字当头,再加之其动机是为国尽忠,“忠”“孝”两大传统美德集于一身,难怪迪斯尼在改编花木兰时,对其“忠”“孝”品质极力刻画,大力渲染了,看来“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着实是在西方人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3、祖先崇拜情结。中国文化有一个特征,就是对祖先的崇拜。祖先崇拜是一种较为原始的文化现象,它脱胎于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作为一种纯文化现象,它摆脱了人们认同于某个神化自然物的思维模式,而直接认同于先祖。他们信靠祖先,事无巨细,都向祖神祈祷,是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帮助,祖先崇拜是为了使子孙后代永远不忘祖先的开拓之功。而中国人所崇拜的“祖先”便是包含了各行各业有名有姓的人物,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等。如此深厚的文化渊源和独特的民族特色,使它不得不成为好莱坞塑造“美版”花木兰一个重要的细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花家在木兰去相亲时对祖先的祷祝,希望祖先保佑木兰被媒婆看中,代表着花家后人对祖先的信靠,希望祖先的庇护与帮助;木兰从军后,花家列祖列宗召开紧急会议,让木须龙去保护花家小姐,又一次将“祖先至上”的观念展现;而对身份低微的木须龙的嘲讽与蔑视,更是说明了能称得上是“祖先”的只有那些有着丰功伟绩,光辉历史的人,透视了家庭荣誉在祖先崇拜中的重要性,以至到后来仍有木须龙助木兰抗敌成功,为花家添得荣誉,木须龙得以抬头挺胸的结局。在整个影片中,祖先崇拜的情节贯穿始终,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也体现了西方人对东方传统文化的认识。西方人眼里的东方人是十分尊重祖先的,他们认为传统的中国人是把传宗接代视为天经地义的义务,将光宗耀祖看成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花木兰及其家族形象在塑造过程中,也就把“祖先”搬上银幕作衬托。
       迪斯尼在改编《花木兰》时,借助中国一些特有的文化如忠孝,祖先崇拜及大团圆结局等,成功的塑造了一位活泼好强,机智勇敢的巾帼英雄形象,在花木兰身上,体现了精忠报国,孝顺父母的传统观念和建功立业,追求荣誉的崇高品质。好莱坞在西式解读的同时,仍保留了中国文化的原汁原味,使得《花木兰》出炉后,仍闪耀着东方的原始魅力。
       二、西式文化的渗透
       动画片《花木兰》毕竟出自美国人之手,影片虽然仍保留了中国化的情境和神韵,但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已经渗入其中,美国式的细节也给《花木兰》平添了不少异国情调,从《木兰诗》到动画片《花木兰》,你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美国文化气息。
       1、女权主义。女权主义为美利坚的精神内核。西方女权主义认为,女性受压迫的核心根源为父权制,女性要获得彻底解放,就必须打碎已经存在几千年的父权制社会。女权主义还认为男女应该是平等的,女性应依靠自己自强不息的自我奋斗实现解放与发展。动画片中花木兰形象便是美国宣扬女权主义而竖起的一面隐性的旗帜。代父从军前的木兰也是一个处于男权社会下,要靠美丽装扮起来,靠生儿育女给家庭带来荣耀的女性,而天生不是这块料的她对“自我”产生了怀疑。恰逢代父出征的机会,她便本能的作出了惊世骇俗的决定,以彻底的男装将女性身体包裹,像男人一样冲锋陷阵,打破了“女子不如男”的说法。正如《木兰辞》云“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辩我是雌雄?”《花木兰》以其鲜明的女性意识,宣告了对“双性文化”的召唤。它蕴涵着丰富的女性自强独立的精神气质和强烈的男女互助互补的平权意识。
       2、个人英雄主义情结。美国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盛行的社会。美国人强调个人的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认为个人是价值的主体,崇尚个人努力带来的成功。《花木兰》这部电影从某种角度来说便是一个女子寻找自我的传奇,木兰凭借毅力和聪明在训练中赢得尊敬,靠个人机智制造雪崩战胜敌人,在回家途中奋力抢救皇帝,拯救国家,女英雄在创造一系列奇迹时逐渐发现了自我。连花木兰后来自己也坦率的承认自己所作的一切也许不是为了父亲,而是为了她自己,希望有朝一日拿起镜子时看到的是一个有用的人。花木兰形象的塑造便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在这部电影里的真实写照。
       3、美式幽默。美国人固有幽默情结。迪斯尼也一直延续其温馨、搞笑的风格。这种幽默方式也贯穿《花木兰》影片始终。例如,当花木兰和木须龙从军后,那些“王大哥”、“柳大哥”便构成了整部片子埋伏的笑料:木兰在河里洗澡,弟兄们不知她是女儿身,纷纷跳进来,木须龙赶去护驾,情急之下,咬了“臭男人”一口。然后木须龙一边刷牙,一边吐牙膏沫,还边咒骂说,这一咬,脏了它的嘴。又如花木兰居然在影片中谈起了恋爱,木须龙也因木兰爱上李翔而争风吃醋。还有花木兰衣锦还乡后,俊俏的李翔找到花家,木兰的祖母看到军队可以遇到这样的一表人材,便叫着“下次征兵换我去”,美式的幽默与搞笑也成为“一个中国女孩代父从军”故事的卖点,《花木兰》的票房也得以保证。
       美式风情在《花木兰》中的体现除了女权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情结、美式幽默外,还有的就是摇滚音乐的运用与“小龙”“蟋蟀”等宠物形象的塑造。在美国文化中,作为影响了一代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摇滚音乐,在《花木兰》影片中得到了大肆的渲染。而迪斯尼惯用的动物形象,中国式的小龙和蟋蟀在《花木兰》中也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这些都赋予了影片浓浓的美国风味。
       参考文献:
       1、《花木兰》:迪斯尼演绎的东方传奇 毕渊、李冬青 中山大学报2000年6月.
       2、从迪斯尼《花木兰》看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 秦志希、翟晶.
       3、《文化转换:中国花木兰传奇的迪斯尼与全球化》 陈韬文 1999你第六届全国传播学会议论文.
       4、《“孝”道的起源与“孝”行的最早提出》 何平 南开学报1988年第二期.
       5、《“花木兰”电影的叙事逻辑》吴青青 福建艺术 2005年4月.
       6、《两种视角看花木兰》 张岩冰 社会科学 1993年第三期.
       7、《美国花木兰啥模样》 何忠顺国际瞭望.
       8、《孝经白话注释》 严协和 三秦出版社 1989年版第4页.
       李晓庆,三峡大学文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