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硕士论坛]论文谈画说小品
作者:贾静静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讲授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看云识天气》时,老师介绍说:“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话未说完,下面的学生不由兴奋起来:“小品?”“小品!”是的,如今每当提起“小品”一词,人们更多是马上联想到央视春节晚会上总也不会少的一种曲艺形式,想起许多小品演员,甚至忍俊不禁发出会意的微笑。的确,而今“小品”被更多的使用在曲艺这一领域,为大众所熟知。然而究其根源,小品一词出现时却实在与艺术表演没有什么关系。对这一语词的溯源探讨,可以使我们从中窥见汉语词汇的发展与演变的一斑。
       “小品”在汉语中出现大约在汉末魏晋六朝时期,在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盛行起来的时候。也就是说它最初是佛教用语,是与大品相对而言的。《释氏辨空经》云:“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佛经有两种本子,一种是全本,一种是节本。全本称大品,节本称小品。在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中一条这样写道:“有北来道人与林公相遇于瓦官寺,共讲小品。”其中“林公”即当时名僧支道林,而“北来道人”亦是一位僧人,二人所讲的就是大部佛经的略本。佛经中出现了“小品”,却不等于文学中已有小品的正名。恰恰相反,在六朝以后直到明代的漫长文学史中,人们往往把我们现在称为小品的一类文章称作杂文,当明代王圣俞所编辑的《苏长公小品》一书的出现,才标志着文学小品得到了正名。其后,《晚香堂小品》、《明十六家小品》、《涌潼小品》、《古文小品咀华》等书紧步后尘,于是小品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在中国文坛闪亮登场。再加上“公安派”三袁的提倡,晚明小品盛极一时。
       公安派之文的成就的确远在其诗之上,大都信笔写来,如同闲聊一样,所写内容无非生活间的闲情逸趣,甚至是游戏笔墨,但却写的别有一种情致。这种文章一般都较短小,文字轻灵,隽永,杂以诙谐。可见明人所指小品,是相对于载道论政的“高文大册”而言,并非专指某一种特定的文体。而公安三袁的思想理论的文学实践直接爱李贽影响,他们的作品里描述日常,直抒胸臆,反对做作,平易近人对抗前后“七子”,开了一代新风。像袁宏道的《满井游记》:“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初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艳明……”这是一幅多么清新的北京早春图啊。没有什么铿锵的音调亦不见一丝深厚的象征,只是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却有动人的意兴。而与公安派几乎同时的竟陵派也大力进行小品创作,由于取径不同,在结构文字意境等方面较费苦心,追求一种“幽深孤峭”与“别理奇趣”。如张岱《湖心亭看雪》笔墨简洁,意境淡远,确有所谓的“孤单情趣”,可为其代表之作。
       而随着小品文的盛行便也产生了相应的批评,如清代廖燕就把小品文比作“照乘粒珠”和“匕首、寸铁”,强调它短小精悍而意义深远批判有力的特点,认为著作应当是“自抒愤郁和性灵”,力求自由独创。这种要求到五四时期在鲁迅先生笔下更是多次出现,像《小品文的微机》、《杂谈小品文》等文中皆有类似提及。而鲁迅先生的小品也的确如同刺入敌人的匕首与投枪,有着极强的攻击性和战斗力。再到后来,人们反观中国文学史又发现小品文这一样式,在中国的先秦时代实已有之,而魏晋六朝的一些山水游记也可以视为小品,尤其是到晚唐皮日休《皮子文薮》、罗隐《笠泽丛书》等更是“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湖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鲁迅:《小品文的微机》)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也步步归跟,于是自清代起小品文就已经开始渗透到其他门类的艺术之中,派生出了一批“新小品”,如明末的戏剧小品,从明代许潮起的“短剧”开始盛行,再到后来的散文小品、科学小品、知识小品,又伴随电视产生了电视小品。
       其实在绘画史上也有“小品”这一形式,小品画出现在宋代,尤其是北宋后期到南宋时。宋代由于皇帝的参与,表现太平盛世的院体画大为盛行,“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荫人坦坦……”,气势雄浑邈远,多表现那种异常繁复杂多的整体面貌。而北宋后期尤其是宋室南迁以后,绘画中多见的则是颇有选择取舍地从某个角度、某一个局部某些对象甚至是某个对象的某一部分出发的着意经营,安排位置,在对这些极有限的对象的细节忠实的描绘里,表达出某种特定的诗趣、情绪、思想或感受。如当时被称为“剩水残山”的南宋画家马元和夏珪也能作巨幅或整体山水,而他们更为人所称道的则还是其独创的“剩水残山”式的小品画。那相对于北宋来说小了许多的画面上,一角山岩、半截树枝占据了很大画面,却因了刻画的精巧与细致,而使得自觉抒情诗意却更加浓厚鲜明了。像被称为“马一角”的马元的《梅石溪凫图》在整个画面的左边有片山及数枝梅,而右下边画面上几只水鸟或飞或游,画面的一半为空白。空间感非常突出,令人看来辽阔无垠而心旷神怡。夏珪《松溪泛舟图》所画景物有长于一角山岩的松树一枝及远处扁舟一叶人物四粒,空白亦多,却也令人览之而触发情思,浮想连翩。南宋这类小品画把人们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引向了更为确定的方向,创造了别样的艺术意境,艺术家的主观情感有了更直接的表述,于有限中表达了无限的情致。这一种绘画样式,对后来的绘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从佛经用语到文学正名,再在文学中含义的多样化,而到如今又广泛地被用于曲艺形式,“小品”一词恰如汉语语汇中的绝大多数词语一样,其意义是不断地发展丰富着的。而这变化中却也不是发生质的转变,“小品画”是在小的空间中精心构思表现一种自由与创造,表达画家的情趣;电视小品一般所用时间也是比较短暂,多数不超过十几二十分钟,但要求幽默风趣,还要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文学中的小品也是篇幅短小,讲一个小道理或是某种小情趣,或富有知识性科学性或富有性灵,要求生动活泼,自然亲切。所以这里面所含有的一个意义始终没有变化,那就是篇幅要短小却要有内涵,风格活泼明朗。那么作为科学小品来说,自然是要传播科学知识的,而由于用了小品这一形式而语言生动富有趣味,从而其传播的知识就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了。可见,当我们对语词有了充分的认识后,对它们的理解还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去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把握其真正的意义。
       贾静静,江苏扬州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05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