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艺杂谈]语文教学呼唤感动
作者:白 鸽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功利时代的人们在奔波忙碌中非常现实地追求着自己的利益,“感动”“怜悯”“崇高”“心灵”等属于精神范畴的词汇早已不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词。教育一旦与功利联姻,教育者就会追求短期效应,教育本身应有的丰富涵义便荡然无存。不过,无论社会的整体环境如何不利,教师都不应该忘记自己的“育人”职责。教师没有必要作窦娥来怨天尤人,我们总能找到一些方法使得我们既能教书,又可育人。
       首先,要感动别人,自己要先学会感动。彭程的《流泪的阅读》中讲到:“流泪实际上是一种能力,是我们的灵魂仍然能够感动的标志。不应该为流泪羞怯,相反,要感到高兴欣慰。古典悲剧正是通过使观众流泪,达到净化其灵魂的目的。由此也不妨说,眼泪也是一种尺度,据此正可以检测一颗灵魂的质地。对于作品和作者,读者的泪水是表达敬意的最好方式,而对读者本身,也是一种自我的确证,表明他依旧拥有质朴健全的人性。在使人流泪的作品和流泪的读者之间,展现的是健康的精神生态。”人是有情感的,眼泪是人非常直接也是必不可少的情感流露和体现。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是一个很会被感动的人,高兴着别人的高兴,悲伤着别人的悲伤。倘若教师没有真情,学生缺乏感动,而仅仅靠说理来教育,是很难取得成效的。而感动是心灵觉醒的前兆,是生命燃烧的火种,在感动中教育,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升华人格,陶冶性灵。从某种意义上说,感动就是教育的真谛。
       其次,要选准感情的触发点。经典课文凭其深沉的内涵、精到的见解、传神的刻画、激越的情感,让我们热泪盈眶,但它无论是怎样感动了你,你都不要得意,你必须找准触发点,让学生和你一起感动,产生共鸣,才能达成教学目标。因为学生毕竟没有那么多的生活阅历,有些东西可能难以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作者精心编织的艺术绸缎,在学生的眼里似乎不过是白布一匹。这时候就要我们的老师对它进行点评分析。在讲到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一文时,文中有一段“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文中母亲的这句话听起来极普通,仔细品味,却别有深情,这里有母亲的理解,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令人潸然泪下。这时让每个学生都想想每次自己离开家的时候,自己的母亲对自己说了什么话,自己的母亲该是什么样的心情。很多学生都忆起自己出门时父母叮嘱的话语,企盼的眼神,许多同学都被文中母子的真情深深地感动。
       最后,密切关注在双向互动中的感动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的学习在感动中积淀和发展。充分利用教师的和文本的感动因素调动学生的感动,发挥感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这是课改语文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注重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有效途径。感动始终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有益的洗濯和陶冶。这些朴素而真诚的感动在师生间涌动,在互动交流中将会更得到尽情地发挥,也会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就达到了既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注重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就能让学生的学在感动中积淀和发展。
       语文课需要感动、需要震撼、需要心灵的泪花。这种感动是学生与作品的直接对话,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交融,是作者之情、文本之情、学生之情、教师之情汇流而成的生命润泽。语文教育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她的“情”和她的“美”。在语文教育中,营造情感氛围和审美空间,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之中,领略作品的艺术情感,提高语文素养和生命品位,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关怀。
       白鸽,河南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