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课文研析]《项脊轩志》情感内核探微
作者:周 岳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江苏版语文教材(必修五)建议教学《项脊轩志》采用“文本研习”的形式,并设计了这样一个研习的切入点——《项脊轩志》中作者写道:“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说说作者因为什么而觉得可喜,又因为什么而觉得可悲,它是怎样表达这些感情的。细思之,这是一个有关如何理解《项脊轩志》之情感内核及其表达的问题。再思之,问题更重要的是其中的“说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说,这就涉及这堂教学形式为“文本研习”的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了。
       笔者在备课时曾查阅了一定数量的相关资料,不少文章都认为,文中归有光的“喜”是因修葺了项脊轩而生的自足自乐之喜,写“喜”是为了写“悲”,并借用清人梅曾亮“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来概括此“悲”。但笔者反复研读,总觉得在归有光情感的深处还有一种成分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这就是归有光苦苦追求功名的“喜”与“悲”。捕捉作者在字里行间隐藏的这种复杂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赏析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先从项脊轩这一屋名的出处说起,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曾居住于江苏太仓的项脊泾,年轻的归有光不仅把“项脊”用作自己的书斋名,而且用作自己的别号——“项脊生”。这一方面我们可以理解他有追念先祖的意思,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归有光从小就立下了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的志向。因为从“项脊”两字字面意思理解,既有屋室逼仄,形如“项脊”的自谦,更有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之脊梁的自励与宏愿。
       如果要问,是什么原因促使归有光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如此志向的。这又需从归家的祖辈说起。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在明宣宗宣德年间曾任太常寺卿,归家也属官宦书香门第之家。这在《项脊轩志》中借“大母”之口已有所暗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时至归有光出生,家道已中落。“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门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归有光写这一段话,是充满着忧虑、悲哀和厌恶的情感色彩的。家道中落,难以改变,而“诸父异爨”,内部割据,不思重振门庭,整日里只闻“东犬西吠”,只见“鸡栖于厅”,真是家门不幸!而“吾家读书久不效”则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悲哀。年轻的归有光尽管怨恨却也无奈。这就更加深了他要勤奋读书考取功名的念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家族的面貌,才会有新的气象出现。而“大母”“顷之,持一象笏至”,望孙成才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他日汝当用之”的殷切期待对当时的归有光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这就更坚定了他欲勤奋读书博取功名重振门庭的志向。再加之“老妪”转述“先妣”在世之日“儿寒乎?欲食乎?”的殷殷之情,更让少年的归有光感受到了母爱的分量和家族情感的厚重与力量。
       课文第四节最后一句“殆有神护者”后面,编者删掉的那一段文字——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正是作者立志发愤读书、博取功名欲重振门庭、光宗耀祖的一种反映与表现。有些教学参考资料将此理解成“作者以坎井之蛙自喻,自我解嘲”,“和盘托出自己生不得志的感慨”。笔者以为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归有光原文的内容。归有光虽身处陋室,却自谓“有奇景”,把自己比作未成名时的“蜀清”和“孔明”,并非“自我解嘲”,而是在含蓄地嘲笑别人“燕雀”不知“鸿鹄之志”,竟将“鸿鹄”当成“坎井之蛙”。当然,归有光的“鸿鹄之志”更大的是包含了他作为一个封建士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部的读书理想,但“家”“国”是并举的,其中欲重振门庭的“齐家”之想,更是他发愤读书博取功名的原初动因。更何况,归有光当时年纪也只不过十八九岁,应试的失利尚没有打击他的年少气盛,他对明天的“奇景”应该是满怀自信的。
       于是,归有光修葺项脊轩,“扃牖而居”,“久不见若影”,“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发愤苦读。“儿之成,则指日可待乎!”有了价值取向的苦读也就成了“喜”。修葺后的项脊轩尽管也仍是一个“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的“旧南阁子”,但正如刘禹锡“陋室”不“陋”一样,归有光在此苦读,“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满院光景“亦遂增胜”“珊珊可爱”,充满着自足自乐之“喜”。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归有光又度过了一段虽清苦却又美好的读书时光。但生活的本质总是一场“悲剧”。“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当“皇天不负苦心人”,归有光35岁终于中举时(尽管称不上功成名就,但毕竟迈出了攀登功名的第一步),回头看看自己十八九岁时所写的文章:“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时光让他记忆犹新(“喜”);母亲和祖母的关爱与期待使他回想时大放悲声。“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常号不自禁。”(“悲”)今天,终算是能给她们在天之灵以几分慰藉了;昔日被人视为“坎井之蛙”的日子即将结束,归有光依稀看到了“奇景”的曙光(“喜”)。可是,项脊轩虽“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但问“儿寒乎?欲食乎”的“先妣”早逝了(“悲”),嘱托“他日汝当用之”的“大母”已亡了(“悲”),“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的爱妻去世了(“悲”)。“人已去,屋空留”。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悲”)。怎不令他黯然神伤,长叹不已。“捷报飞来当纸钱”。瞬间之“喜”,早化成了无尽之“悲”。“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呀!于是,只有提笔续写《项脊轩志》了。
       至此,犹如归有光补写《项脊轩志》附记一样,也该补叙一下以上分析的立论基础了。关于《项脊轩志》的写作时间,一般人认为,正文是在归有光十八九岁时所写的,附记是30岁以后补写的。部编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认为:“附记当作于35岁迁居之前,可能是迁居前由于翻检书箧,触及旧稿,引起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因而补写的。”笔者赞同这一说法,但觉得似乎还应该另有一种可能,即归有光35岁终于中了举人后,整理迁居时,补写了附记。
       因为归有光35岁才中举人,这对博学多才的归有光当然是不公平的。而归有光考运一直很糟糕。在中举人后,又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直到60岁才中进士,后官至南京太仆寺丞。我们无从查考归有光是考了多少次才中了举人,但从35岁的年龄来看,他一定是经历了不少的挫折。因此,35岁终于中了举人,既让归有光心里不是滋味(“悲”),又给了归有光以新的信心和希望(“喜”)。否则,就不会有考进士考到60岁的矢志不渝。同样,我们也无从查考归有光在补写附记时是否修改了正文,但是,作者重续旧文应该是有感而发的,并且必将此时与彼时的情绪相衔接。因此,从这样的推想来看他补写《项脊轩志》附记时的心态(结合他的家庭经历),我们对文中“喜”与“悲”的情感也就有了以上新的解释。
       所以,笔者以为,《项脊轩志》“悲”“喜”情感的内核是归有光作为一个封建士子欲重振门庭光宗耀祖而对功名不懈追求的一种“家”“国”理想与信念。这是理解《项脊轩志》“悲”“喜”之情的关键。
       据此,笔者上了一堂公开课。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在解决课文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从研习文本入手——根据教材建议的切入点“说说作者因为什么而觉得可喜,又因为什么而觉得可悲,它是怎样表达这些感情的”,设计了若干问题,以“读文本——求印证——研究探索——归结论”的阅读方法,请学生以课文内容为佐证,或提问,或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发表看法,进行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实录过程及研讨结果如下。
       1、导入从略。(假设为拍摄电视剧《归有光与项脊轩》提供一个合理、可信的故事脉络而研读《项脊轩志》)
       2、归家原本是一户怎样的人家?课文中哪些内容能以说明?——归家原本是一户官宦人家。“大母”“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3、后来归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文中哪些内容能以说明?——家道中落。“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门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4、在封建社会中,一户官宦人家,要改变这情况,重振门庭的唯一捷径就是博取功名。那归家将此希望寄托于谁身上了?课文中哪些内容能以说明?——归有光。“大母”“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儿寒乎?欲食乎?”
       5、这“博取功名,重振门庭”的深深之望与殷殷之情,归有光感受到了吗?课文中哪些内容能以说明?——感受到了。“语未毕,余泣,余亦泣。”“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6、对此,归有光付诸怎样的行动?课文中哪些内容能以说明?——修葺项脊轩,发愤苦读。“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7、在项脊轩中如此苦读,归有光感到了“苦”和“悲”吗?课文中哪些内容能以说明?——没有,反而感到了“喜”“乐”。“……,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庭阶寂寂……,珊珊可爱。”
       8、“余既为此志”中的“既”作“已经”解。那归有光后来的生活有了什么变化,这又是一段怎样的日子?课文中哪些内容能以说明?——“吾妻来归”,一段幸福的伴读生活。——“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9、这段幸福的生活只过了几年,其后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文中哪些内容能以说明?——妻死,归有光病,不常居项脊轩。“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10、此时,项脊轩的人、事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唯有什么还可以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母早逝,大母已亡,妻夭折。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1、归结:归有光祖籍昆山,生于一个家道中落的官宦人家,单丁一脉,承载着家人对他能担负起重振门庭之任的深深关切与殷殷厚望。可久读不效,35岁才中举。当其时,母早亡,大母已逝,妻也夭折。整理文稿,往事历历在目,人已去,屋空留,只有“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之“枇杷树”“亭亭如盖矣”,怎不叫人感伤、嗟叹?!
       本次公开课气氛相当活跃,尤其是思维的活跃。学生都在研读文本,都在思考,都愿站起来“说说”,也都能“说说”,比较好地体现了课堂教学“师生”“生生”“合作、交流、探究”的特点。
       如果说本次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有以上一定的成功之处的话,那如何能更好地将“教学设计”转化成“课堂教学”的现实。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在教学设计方面:
       1、教学设计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教学指向,所有设计的问题均为这“指向”所统摄。本次教学设计的指向为“理解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所体现的‘悲’‘喜’情感的内核”。所有问题的设计均围绕这“指向”而展开。
       2、教学是一种“双边”交流活动。教师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教师应该最了解学生。虽然封建科举制度与现代高考制度、“书包翻身”“重振门庭”与现代人生价值是有本质区别的,但归有光彼时的“追求”与“现时”的高中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或家有坎坷的学生,是存在一定的共鸣点的。
       3、问题的设计须有梯度,并且是有“序”渐进、自成逻辑的。以上9个问题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4、问题设计的起点须有一个明晰的切入口。本次教学设计的起点问题的切入口为“探究归有光家庭原来及现在的情况”。
       5、设计问题,由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必须给学生以方法。发散思维也需有思维的逻辑起点及思维的工具方法,否则,这样的思考是杂乱而无效的。本次课堂教学采用的教学形式为“文本研习”,因此引导学生思考采用的方法是“读文本——求印证——研究探索——归结论”的研究性阅读方法。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1、教师的角色定位要得当。课堂教学的主人是学生,学生研读的对象是文本,教师所起的作用,犹如中央电视台2套“对话”栏目的主持人“陈伟鸿”,在“观众”(学生)与“访谈对象”(文本)之间,起一个“穿针引线”的桥梁“导向”作用。
       2、教师的语言和情态要有亲和力。尽管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的语言和情态也需是多样化的,但教师语言的亲和力永远是课堂教学之必须。因为,这是创设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的基本保证。
       3、教师需有教学机智。课堂教学是随机的,总会有即时的“火花”产生。而学生这种瞬时的“火花”是最有价值,最可贵的,教师要善于捕捉之,“引燃”之,以形成“高潮”。这就是教学机智。本次公开课有一随机“高潮”,从略。
       4、教师需动“情”投入。教师自己入了课堂教学的情景,学生才有可能被引导着进入相应情景。《项脊轩志》这类抒情性强的课文尤需如此。否则,情不自动于中,怎能引动以人。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项脊轩志》时的一点思考与实践,现总结于此,以为教学研究的些许积累。
       周岳,江苏省外国语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