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作者:王群亚

《文学教育》 2007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她在学生求知增智和人格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情感教育又在语文教学中有特殊的作用。情感是追求真理的动力,是智力发展的翅膀,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能源。语文教师以“文章情”为基调,以“教师情”来诱发、激励、唤起“学生情”,或以读带情,或移情体验,或触发共鸣,或连类而及,来一个“一枝一叶总关情”。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这“三情”合一,在语文学习的情感“黄金三角洲”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情知并进,弹奏优美的教学乐章!
       一、文章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者文之经”,无不说明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一个承载多种情感信息的载体,语文课应依据“文章情”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比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要在阅读中想方设法让学生领悟感情的发展变化过程:“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淡淡的哀愁——荷塘美景中,拥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一路写景,一路抒情,随着景物描写的展开,构成了“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流贯在无边的荷香月色里。缘情写景,以景衬情,尽情流露着作者想超然于现实而又挣扎于现实的痛苦、迷惘和寂寞之情。
       那么《荷塘月色》为什么有如此复杂、无奈的情感呢?其原因是:朱自清对“属于自己的自由世界”的向往本身已说明他在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与历史位置。在1927年国内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就不能不陷入进退失据的困境之中,他被国共分裂及蒋介石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目瞪口呆,但朱自清没有走向共产党领导的以“武装斗争”为中心的“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的道路,他试图“躲到学术研究中”,但放弃社会责任的负罪感,来自于狭窄的个人天地将导致生命的枯竭的危机感让他不安与自责。因此,在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文章中的这种情感披露出来,并以情传情,让“三情”合一,才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情
       学生是生动活泼的年轻一代,他们有血有肉,情感充沛,活力四射。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散在这土壤上。知识传递伴随着浓烈的感情,才能达于学生的心胸。冷冰冰的知识,冷冰冰的思想,学生是不会接受的,即使强制接受,也是暂时的,只有饱和“感情”的知识,学生才乐于接收、理解、记忆和运用。
       那么在学习中如何激活学生潜在的情感,让“学生情”、“文章情”、“教师情”这“三情”合一呢?
       第一,美读以感知情感。学生美读,能把教材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文字,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既能毫无障碍地接受文本的感染熏陶,又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多方面感知情感,文章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目治”、“口治”、“耳治”三位一体,令人受益无穷,读着读着,神游其中,增进理解,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三分文章七分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材中的《我的空中楼阁》、《荷花淀》、《孔雀东南飞》、《再别康桥》、《致大海》等创设的美感美境,学生只有在吟诵、涵泳中感知品味。因此,培养美读能力是激活学生情感的第一步!
       第二,遵路以进入情感。遵循文章的思路,才能进入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中。依据思路的组成因素:语言、结构、事理、感情,可以从四方面入手:抓语言,明思路;抓结构,理思路;抓事理,显思路;抓情感,引思路。依文遵路,因文探路,敞开心扉和作者对话,定会和作者的心灵相感通。如学习《沁园春·长沙》,学生应在美读中着重抓住“看”和“忆”贯穿全词两条主线的词语,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领略主席的豪壮情怀,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派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因此,遵路是激活情感的第二步!
       第三,体味以理解情感。通过语言文字的门槛,遵循文章的思路,进入文章的情感,是为了迅速理解情感达到“识斯真”。理解是人脑思维发挥功能的结果,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参与,热情投入,主动探求新的东西。如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学生理解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是理解了大诗人白居易的平民情怀。学习《世界上最美的坟墓》,就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世界上最平凡、最朴素的坟墓也就是最美丽坟墓的原因:这里埋葬着一颗伟大而不朽的灵魂,这里有360平方公里的美丽的大自然作为朴素坟墓的大背景。可见体味是激活情感的第三步!
       第四,触发以深化情感。触发就是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引起相关的联想,感悟其中深刻的内蕴,进而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如学习莫泊桑的《项链》,教师可启发学生补写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通过触发学生的情思以深化情感,调动学生的想象,获得学创相生的学习效果,可见,触发是激活情感的第四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遵照美读——遵路——体味——触发这个学习过程,定能激活情感,情知并进!
       三、教师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情感的引路人,因此,课堂上,教师不应首先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太注重理性分析和追求知识灌输,只能使语文课枯燥乏味,缺乏生机与活力;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去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去品味语言的意义、情味、旨趣,反复吟诵,潜心体会。比如学习散文,教师可从五个方面着手,即把握情感,探究情缘,整理情物,挖掘情言,鉴赏情艺。下面以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为例,兹分说如次。
       第一,把握情感。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借此流露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并流露出忧郁、孤独、悲凉、落寞的心境。
       第二,探究情缘。在30年代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但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平常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也就是说作者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
       第三,整理情物。居民小院中“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月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的蓝朵”,“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早晨铺得满地的槐树“落蕊”,被称作“北国特色”的衰弱的“秋蝉”,又奇又有味的“北方的秋雨”,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北国的“枣子树”和其他鲜果,等等。
       第四,挖掘情言。如“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写触觉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第五,鉴赏情艺。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与南国之秋的“慢、润、淡”进行对比,又加上排比句的运用,语言清新淡远,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道出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即北国之秋胜于南国。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故都秋的另一个特色,如第三自然段,描写了一幅具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
       总之,郁达夫写的《故都的秋》,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和独特的意境。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自己学习中的精神需要去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根据自己求知中的情绪体验去导引学生的情绪体验,或激发其兴趣,或砥砺其意志,从而鼓励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志。
       教师以自己心灵的火花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倾注最年轻的童真和最炽热的爱心,一腔热血沸腾于课堂,一片激情洋溢于学生心中,让教育对象在爱中学习,在爱中茁壮成长,实行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爱满天下”。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爱的信息,师生感情融洽和谐,既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又为提高课堂效率创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教师以真挚的感情滋润学生的心田,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把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性格培养、情意陶冶、个性发展交融起来,汇成一股推动学生“天天向上”的巨大影响力,学生在这股情感力量的推动下,软弱者会变得坚强,懒散者会变得勤奋,不知者会变得有知,无能者会变得有能。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师必须在情感上下一番真功夫,在教学中,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融合对称,理性与非理性的默契统一,必将给语文学习注入生机与活力,让语文学习流光溢彩,气韵生动,展现无穷无尽的魅力!
       王群亚,浙江温岭市新河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