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拾贝者]语文教育呼唤情感的张扬
作者:谢 艳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情感在语文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教育应充分张扬情感意义。
       现在的语文教育,科学主义(指游离生活及人生根本的抽象逻辑和繁琐义理)是教学的主宰;理性精神是塑造学生精神品格的至尊法宝。情感之于心灵的濡染化育之功常常被淡化,被漠视,被弃置,甚至被扼杀。语文的生命精神,被科学理性肢解为一项孤零的,死沉沉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日复一日接受这样的目标控制和机械训练,于是就成了知识窗口和智能的存在物。不能自主的学习,怎能期待语文天地呈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缤纷?
       素质教育呼唤心灵,呼唤情感。
       其一,应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知情统一”这一教育不可偏废、不可背离的必然规律。当理性精神在努力造就一个人的时候,与之相伴的情感也在努力塑造这个人,它使人完整、健全,有血有肉,有灵有性,懂得生命呵护,懂得善性关怀,时时对理性偏执、缺损和不足予以纠正和修补,从而固正了人本,使生命精神臻于完善。语文学习,“我”必须是主人。而实现了语文学习的自主,就是情感的回归。
       其二,语文教学讲究对文章情思意蕴和美感魅力的品味和感悟。虽然这一过程基于理性观照,基于理性认识的深刻透察和审视,但理性绝非万能。文章的韵味是灵妙滑脱的弦外之音,它寓于理性,但又超越理性。“若有形似,脱手已违”(司空图语),理性的角须很难探及到心灵的深处。心灵深处那种幽微、细腻而又让灵魂无比震颤的感受和体验是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只有拨动心弦,激活情感,放飞思绪,师生的精神灵魂才能从必然的理性王国跃入到自由的审美王国,才能深深地体会作品的情思意蕴,在有限的语言文字间创造出无限的心灵时空,还语文学习的自由境界。
       其三,在学习过程中,当循环往复的逻辑推演,重叠累赘的理性考辨,千篇一律的科学分析,让人倍感身心困苦和意志消沉的时候,积极的情感,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并能给予学习活动一种圆融的生命观照和体验,使学生在学习中“自由呼吸”(苏霍姆林斯基语)。从而真正挣脱束缚,解放心灵,开启智慧,使自我的“本质力量得以全面实现”(马克思语)。
       所以语文教育需要理性的深度,同时也需要情感的深度。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人生的,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充分“人性”的过程。因而,语文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思辩能力的头脑,也要培养他们拥有一颗多情感的心。
       对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首先必须端正教学思想,必须深刻、科学、全面地认识和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既是“文化的表达”,也是“表达的文化”。语文学习应是诗意的,语文学习也是智慧的。语文学习有时如“春风知别苦,不遗柳条青”,无理而有情;有时如“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趣而无理;有时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有情也有趣;有时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趣更合理。张扬情感,弘扬个性,激励创造,注重人生体验,突出真善美的追求,这既是语文学科特点的必然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深意所在。
       其次,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从各种名目繁多的应试训练中抽身而出,返璞归真。语文是文化的厚重沉淀,是生活的美丽呈现,是人生的智慧结晶。语文学习要给人春风拂面的愉悦。“还中国语文的本来面目”(于漪语)。即重涵咏诵读,重咀嚼品味,重积演迁移,重观察写作,重深思实践,重交流讨论。而这其间,“情”是关键的枢纽。在民族传统的语文教育中,读,要“披文入情”;写,要“缘情而作”。从孔子到朱熹再到叶圣陶,其教育旗帜无人以情感作底色,就在这猎猎招展的大旗下,走出了李白,走出了苏轼,走出了曹雪芹……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历史雄辩地证明:我们民族的这一语文教育传统是源远流长而底蕴深厚的。现代语文教育只有根植传统汲其精华,得其精魂,才能立足世界,走向未来。学习语文,只有深深的植根在这种浓郁的人文氛围中,其感悟力、理解力、鉴赏力和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真正发生质的飞跃。
       谢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