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拾贝者]文学作品教学的几个切入点
作者:朱大法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不少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语文教师,把文学作品的教学搞得索然寡味,往往总是从作者背景介绍开始,讲第一段、第二段……然后中心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练习一、练习二……这样上课照本宣科、千篇一律,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恹恹欲睡。这样毫无特色的课堂教学,不仅使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荡然无存,而且有悖于新课改教学理念,只能导致“少慢差费”。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文学作品的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的特点,选好与之相应的教学切入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解读标题为切入点。富有意蕴和特色的标题往往是作家精心拟定的。因此,课堂教学中,以标题,尤其是以标题中的关键字词作为切入点,是非常有效而重要的。像巴金的散文《灯》,舒婷的《致橡树》等。我在教学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就引导学生解读“套子”一词,进而解读标题。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相互关联的思考讨论题:(1)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有哪些套子?(2)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像他这样装在“套子”里的人?(3)他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本质是什么?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讨论。在这节课上,以解读标题为切入点,让学生对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认识和把握,学起来纲举目张,轻松自如。
       2、理清线索为切入点。文学作品中的线索性词语、句子或段落,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切入点,沿着这条思路,很快就能顺藤摸瓜,理清作品线索,把握作品主题。如教学鲁迅的小说《药》时,我就顺着明线梳理出如下情节:华老栓“买药”→华小栓“吃药”→茶客们谈“药”→华大妈上坟(吃“药”的结果)。绕着暗线,找到以下“故事”:夏瑜就义→夏瑜的血被吃→茶客谈夏瑜→夏四奶奶上坟。理清线索后,再让学生进一步讨论、思考,得出结论:明线是主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副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两条线从并行到融合,突出因群众的冷漠而带来的革命的悲哀。
       3、分析结局为切入点。有些小说的结局总会给读者带来或多或少的思考,如果从结局切入,可以使学生依果溯因,追根寻源,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如教学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时,就将结局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这部小说具有精巧的结构和出乎意料的结局。结尾才点出项链是假的,不但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目瞪口呆、啼笑皆非的面目可想而知,学生也肯定会感到出乎意料,不禁想猜测玛蒂尔德知道项链为假以后会怎么办。这时,我趁机引导学生讨论。而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就必须充分了解玛蒂尔德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又必须回过头来再次研读,分析人物形象。这篇小说的教学要突出的是人物形象和情节,对于情节的紧凑,同样可以从结尾切入,教师作适当引导,这结局看似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小说中作者已作了多处必要的铺垫和巧妙的暗示),十分可信。这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会沿着分析结局这个切入点探究寻觅,达到预期效果。
       4、品味语段为切入点。
       通常,学生在初读一篇文学作品后,在大脑中留下较深印象的,除了生动的情节和感人的故事外,还应有那些意蕴丰富、描述精彩的语段,而这些语段又往往是表达作品主旨的关键。碰到这些作品,如果以这些重点语段作为教学切入点,就能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迅速把握中心,深刻领会全篇内涵。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学生初读后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课文4-6段优美的景物描写。此几段描述生动、刻画精彩,读来朗朗上口。教学时,我从这三段的景物描写入手,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体会景物素雅静美、朦胧恬淡的特点。在学生弄清景物特点之后,再向文章头尾开掘延伸。让学生研读1-3段和7、8段,就会明白: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道理,进而能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
       文学作品教学的切入点的选择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方法以外,还有许多方法供我们选取,并且各个切入点的选取也不是孤立的,教师要依文选法,灵活使用,在切实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和鉴赏水平上狠下功夫。
       朱大法,教师,发表论文多篇,现居湖北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