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反思者]关于语文的工具性问题再思考
作者:王建平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
       新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国各地教育教学工作掀起了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高潮。语文教学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行为都有重大的突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语文教师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名词、新观点、新方法,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甚至出现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课比以前更热闹了。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方法课、生活常识课、自然科学课,或者什么别的课。我们开始引导学生研究政治、历史,研究物理、生物,研究环保,欣赏音乐、美术作品……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一些语文教师一味追求时髦,变着法儿追求感官上的活跃生动,绞尽脑汁的在浅层次上操演动作,搞些哗众取宠的表演化设计。一些中学语文老师上课喜欢紧跟流行风,赶时尚,新概念,新名词一大堆,却没能静下心来脚踏实地研究教材内容,研究课堂教学。语文教学由重“工具性”轻“人文性”的极端走向了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极端,这显然是不对的。
       二
       要想走出课改误区首先必须弄清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什么是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二)什么是语文的人文性
       《辞海》中“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粗浅地说,人文性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工具是基础,是载体,是表现方式和传承的基本途径;人文则是深层次的内蕴,是潜能,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观念、扩大视野、净化思想境界、完善心理结构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有机的统一体。纯粹工具意义上的语言文字是不存在,也无法存在。反过来,没有语法规则的,没有语言规律的人文性也是不可靠的,是没有依附性的。
       (四)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要想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还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生活情况等多个方面来考虑。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否则,就会走入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或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教学误区。如果人的一生固定的学习阶段要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那么在这四个阶段的教育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比重是有所不同的。
       1、小学阶段应以“工具性”为主,“人文性”为辅。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尤其要偏重于工具性,着重于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的训练。而人文性只是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辅助手段,潜藏于语文文本之中。
       2、初中阶段应突出“工具性”,重视“人文性”。初中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叛逆期,可塑性强。在这一时期除了要继续加强字、词、句、段、篇的练习外,还应突出听、说、读、写的训练,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内容,选择一些文质兼美的范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有选择的介绍一些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对学生进行人文性的启蒙教育。
       3、高中阶段应突出“人文性”,重视“工具性”。高中阶段的学生较之小学生、初中生的思维、行为成熟了许多,但仍具有很强的冲动性和可塑性。因此,这一时期正是学生的一生中人格、品行培养塑造的最重要时期。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学中应该继续注重对学生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尤其是学习方法、技能方面的训练。把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付诸于行动,言传身教,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优秀人物精神力量的激励下,在教师师德人格魅力的感召下,通过多种有效途径的综合教育,使学生美好的人文品行日渐形成。
       4、大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该融语文的工具性于人文性和审美性教育之中。经过十几年的系统培养,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水平。而此时高等教育阶段的语文课则由核心课转向公共基础课。课时也大大缩减,教师不可能有充分的时间面面俱到地给学生讲解课文。因此,循着中学语文教学之路,很难达到中学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已具备一定语言文字修养的基础上,要使大学语文课超越中学语文课,教学重点必须转向后两个层次,即大学语文不是简单的增加大学生的语言文学知识,也不是单纯地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而是从文字、文化相结合的角度,融语文的“工具性”教育于“人文性”与“审美性”教育之中,引导学生做具有人文意识和审美素养的高质量人才。所以,寻求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审美性”的契合,才是大学语文定位的方向。
       三
       落实语文的工具性,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语言的积累
       积累,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接触和掌握大量的语言材料,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语言的积累,应从两方面入手:
       (1)重视课内积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选择了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中学生除了继续掌握一些常用的生字、生词以外,对于一些精彩的课文或片段,要熟读成诵。另外要逐渐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使学生在充分感悟和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重视课外积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引导他们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书”的习惯,并随时记下书中的好词、好句,养成随手查字词典的好习惯,为日常的语言交流,写作积累下好的素材。
       除了阅读书面的材料,积累知识外,我们还可以从日常的言语交流中,广播、电视、广告、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语言信息,要让学生做个有心人,随时随地记下自己感兴趣的语言材料。
       2、训练学生扎实的语言能力
       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除了要让学生多进行生生、师生、学生与家长的口语对话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还可以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另外在学生学习文本时,也可以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学中,一篇文章往往会留下许多的空白和不确定的因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想象的情节去填补和丰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再造想象和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中学语文课本为中学生的书面表达提供了范本,学生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借鉴范文的形式,运用自己积累的素材逐渐模仿形成自己的书面语言。可见,学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不能机械死板地学。要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沟通起来,把学习内容与生活感受融汇起来。自己带着感情领悟了的东西,与自己的生活感受交融了的东西,才真正是自己的东西。
       四
       在中学语文教学突出工具性的同时,渗入人文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语文工具性技能知识的掌握、吸收,同时有利于中学生的个体精神得到充分张扬,开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真正提高语文素养。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没有或缺乏人文精神,无论他的知识多么渊博,他也不会造福于社会,甚至于会利用知识危害社会。所以,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与学习知识和技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的。
       只有把“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语文课程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任何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或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教学倾向都是违背中学语文基本特点的。
       参考文献:
       [1]沈琳 《融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于大学语文教学》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曾军 《对中学语文的人文关怀——王又平教授访谈录》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0
       [3]张兰云 《浅谈语文学科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6
       [4]王尚文《新课程的当务之急》新理念,浙江师大文学院 2006
       王建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