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新探
作者:张曼娣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审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一种永恒的追求。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篇目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还是古文言文都无一不散发出人类文学特有的芬芳,从篇章艺术到语言形式到字里行间的意蕴都彰显出强烈的审美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教师和学生在欣赏优美语言的同时也通过具体形象的审美对象获得美感和启迪,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这是笔者自工作以来经常因困惑而思索的问题。在此,根据自己的教学感悟和体验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审美欣赏。
       一、在语言文字与具体的形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
       众所周知,审美欣赏是发生在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对象)之间的活动,它超越了直接功利性,以审美观照欣赏为目的,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从对象的欣赏和品味中获得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快感,进而潜移默化地感化身心,并化为自身的观念、气质、情感、态度。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艺术的结晶。中学语文的任何一篇课文都是一个以语言为表现形式的审美文本,都有自己具体的描写对象--或人或景或物,并通过这些人、景、物来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如果我们把握不准这些具体的描写对象(人、景、物),那么就无法深刻体会文章的旨意,便不能挖掘出其中的审美情趣,更无法找到美的享受。因此,对课文的审美欣赏的第一步就是将美的对象明晰化,具体化。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在语言文字与具体对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而联想和想象就是这座桥梁的基石。下面就针对这个问题举几个例子如下:
       在执教朱自清的《春》这一课时,上课之前我就让同学们事先预习,并要求他们按照课文所写的春天的景物去准备相应的图画(可以自己画也可以找现有图片)。在上课时,学生便展示出了千姿百态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图。我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欣赏图片,让学生给每一个图片一个评价,接着又让他们尽情回忆自己在春天是如何玩耍嬉戏,回忆当时的草是怎样一种嫩一种绿,花是怎样一种香一种美,风是怎样一种轻一种柔,雨是怎样一种细一种密。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来品读《春》这一课,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文章的美。
       在高中语文第二册,有沈从文先生的节选小说《边城》,这篇小说刻画了一个美丽、多情而又善良的湘西女子--翠翠,节选的小说在文字上给了我们这些抽象的、概括的人物印象。但翠翠具体有什么样的美,不同审美观的人就会描述出不同的翠翠的模样。在鉴赏这一艺术形象时,若抓住原作中人物形象的描写,请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就能描述出他们心目中翠翠的体态容貌。学生们的思想一旦没有了束缚,展现出来的思维就会多姿多彩,翠翠的形象也随之丰满了。有的学生想到了某部电影中的女主角与翠翠有相似之处,有的学生想到自己家乡的村口某一位姑娘,有的同学则直接在班上找起了翠翠。这种启发和引导就让同学们在自己的记忆里和生活中不断去联想和想象,直至找到自己心目中翠翠的原型,从而更容易联系作品去理解和剖析翠翠情窦初开时女孩特有的矜持与羞涩、纯真与善良,对爱情的向往和故事到最后时心中的那一笔凄凉。久而久之,翠翠这一美的形象和意义也就烙在了学生心中,挥之不去。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童趣》中儿时无忧无虑玩耍的场景,《山中访友》所描写的一个又一个秀美迷人的画面,《散步》中展现出的一家人和睦相敬相爱的情景,这一个个对象都是某一种特定美的代表,给人以心灵的荡涤和美的净化。
       二、由具体的形象回到审美价值中去
       由语言的抽象描述到具体的形象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审美欣赏的初级阶段,要使审美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到底还必须联系上下文,深入挖掘出该对象的审美意义,即它的审美价值,否则该对象永远只是一个虚有其表的符号,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在学习《行道树》这一课时,我们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将一棵棵站立于人行道边,灰尘仆仆的大树呈现在眼前,从视觉形象上看它们远不如生长在高山上的松柏那般伟岸遒劲,也没有小溪旁的杨柳那样婀娜多姿,那它们有什么特殊的审美价值呢?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挖掘出行道树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的地方。通过细读课文,我们了解到行道树原本应该生活在大自然里,可它们被安置在了喧嚣的城市中,他们面对新的挑战和责任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担负责任,默默付出,“苦熬着,直到牙龈咬得酸痛”。此时教师如果启发学生把它们与那些任劳任怨的人们相比较就会发现行道树的形象原来代表着一种甘愿牺牲自己为他人服务的精神。这样,行道树作为一种美好品质的象征其内在美就体现出来,不再是其貌不扬了。在这里,教师就要及时抓住时机让学生去体会行道树的内在美,让他们的眼光超越外在的形象深入到内部隐藏的意义,从而满足自己的审美期待。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形象都给人以美好的审美享受,悲剧里的人物形象则是需要我们理性的思索,理解其悲剧意义,这是另一种审美欣赏。在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我们引导学生分析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不难想象出她的样子,衰老憔悴,衣衫褴褛,就像我们平时在街边见到的一个乞丐,但再让学生阅读她年轻时的模样,健康红润,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绝对是美丽的。是什么造成了她前后的差异,细细研读课文,联系时代背景,原来是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这样就唤起学生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同情的同时也唤起他们对旧社会黑暗势力的恨和对今天美好生活的爱。祥林嫂的审美价值也就在于其悲剧的意义。此外,《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的迂腐和世人的冷漠也有类似的审美价值。
       三、审美欣赏的最终目的是引起学生与文本的共鸣
       一位哲人曾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语文课上审美欣赏的最终目的也是引起学生与文本的共鸣,勾起学生对该审美对象的渴望和期待,通过想象和联想于心灵最深处再次将该对象或场景描画出来,找到一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通过自己与审美对象进行心灵的交流,了解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样文章的主旨和深意就随着这个审美对象烙在了学生心里,并不失时机地得到丰富和完满。同时学生对这个审美对象的理解也会启发他在欣赏和审视其他类似对象时进行深入思考。如此良性循环,就自然而然达到了在“授之以鱼的同时也授之以渔”的效果。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数千年来都成为对老师的经典评价,但在新时代的今天,师者仅仅传道授业解惑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担任起“怡情美性育创新”之责。审美因此也必将成为打破传统语文课“塘”平静水面的五彩石。
       张曼娣,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