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原创天地]凤凰印象
作者:杨 婧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沈从文的《边城》勾起了我一定要到凤凰的兴致。为此,我做了较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包括认真阅读沈从文的《边城》及其它散文,在网上查找关于凤凰的地理、风土人情、旅游路线等相关知识……了解得越多,对凤凰的向往心情也就越迫切。
       利用暑假,我终于了却了自己到凤凰旅游的宿愿。
       抵达凤凰正是梅雨时节,凤凰和荆门一样,已连续下雨几天了,所幸当天的雨并不大,时断时续。街上行人熙攘,俊男美女云集,从装扮上看,大多是外地游客。女孩子们爱把一块湘西蜡染方布包在头上作为装点,也有年轻的姑娘小伙子穿着崭新的民族服装,胸前挂着相机,一看就是外地人。不时有个头上包着厚重头饰、双肩背个大竹篓、个子矮矮的苗家妇女与你擦肩而过,牵引着你的目光游移。
       在县邮电局的路口拐弯,越过一座小桥,来到一个停车场。停车场右侧是一小巷入口:发光的青石板地,两边房屋飞檐翘角、古色古香,路上游人如织、来来往往。这就是古城的小巷了。(后来知道,这是古城的南门。)
       小巷两边的大多铺面都是商业门面,不管如何,我还是不由自主地随着人流溜达,随意观看两边别具一格的建筑,贪婪呼吸着古城清新怡人的空气,把沈从文故居之类的景点暂时晾在一边。我想,先感受感受沈老儿时生活的环境,再去看故居也不迟。
       凤凰古城傍水依山而建,古城有城墙,并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整个古城大体呈方形。沱江水象一个深情的女子,迈着优雅的脚步,在小城北面缓缓流淌,小城东西方向,是一座山(名听涛山),如今,东门出城的街道已经延伸到山上,与听涛山连结成为一个整体。凤凰古城就好象是半镶嵌在山石之上、衔在听涛山嘴边的一粒瑰宝。
       我在小巷的石板路上漫无目的穿梭,想象自己的步履所到之处,都有沈从文儿时在上面留下的印迹,便觉得小城亲切而美丽。
       童年的沈从文为了逃学,常常把书篮藏在寺庙里,然后在小巷里四处闲逛,看小城居民做香、吵架、磨针、打铁、杀牛、剃头、制伞、绱(shang)鞋、染布、扎冥器、绞绳子……当时的学校在北门,他住在靠西门之内。通常他出门上学,都是反其道而行之——出西门,又进南门(绕了大半圈,回到了自己家的背面),再绕城内大街一直走。想着这些,仿佛觉得一个调皮精怪的小男孩就在前面不远,一直牵引着自己追寻的脚步,自己正和他饶有兴致地做着捉迷藏的游戏……
       终于在中营街找到了沈从文的故居。这是典型的南方四合院,看上去很古老。院中有用石板铺成的小天井,天井四周为瓦木结构的古屋,有正屋、前屋各三间,厢房四间。屋子不大,却幽静怡神,古朴雅致。
       我在沈老故居四处转悠,猜想哪处可能是那个放置两个“小儿春卷”的“阴凉处”,哪处是放置“两具小小棺木”的“廊下”,结果自然是无功而返,但这丝毫不影响我游览的兴致。
       北门边的沱江,也是能勾起人无数遐想和记忆的地方。
       儿时的沈从文,逃学时除了在街上闲逛,再就是光着屁股在沱江中玩水了。放学后,老师为防止他玩水,会在他手上用墨水画上印记。为了逃过家人和老师的检查,他会脱了衣服举在手上,在沱江水中泡许久才回去;端午节赛龙舟的时候,吊脚楼上的人们打开临河的每一扇窗,看龙舟喧嚷竞渡。锣鼓敲着,人们嚷着,然后都抱了几只鸭子,从窗口呼噜噜甩出。成千上万的鸭子跌落沱江水中,翻筋头,拍翅膀,许多人赤了胳搏腿肚,跃水追鸭。这满河的鸭子。女人们在这时包一篮子热乎乎的粽子,请你吃,请你买。吃不了,卖不完,就倒入沱江,祭奠水中屈子与祖先的亡灵;《边城》中的翠翠与二老初次相遇,便是在端午时节的沱江边……
       我在微雨中来到了听涛山半山腰沈从文先生的墓地——没有传统的拱形坟墓,只是在一块镶满了鹅卵石的狭长草坪中,立有一方巨大的天然五彩石,状如云菇。石碑正面,是沈从文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石碑的背面,是沈从文妻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女士亲书的墓文:“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据说,张充和女士因敬慕沈从文人品与文才而终身未嫁,这更给沈从文不平凡的一生增添了神秘色彩。
       我在墓地默立良久。墓碑上放着许多远道而来的游客敬送的金银花,花香清雅扑鼻,令人陶醉;山下,是缓缓流淌的沱江水,把无数景仰沈先生的游客的思念和怀想,带到了遥远的他乡。
       我景仰沈先生,更喜欢沈先生的《边城》。
       杨婧,湖北荆门龙泉中学高三(七)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