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争鸣]实施大语文教育的几点看法
作者:陈定生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传统语文教育死抠课本知识,只知片面地迎合应试要求,割裂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将语文带入狭隘、闭塞的怪圈。然而《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破除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总之,现代语文教育突出一个“变”字,变中求活,推陈出新,这才是大语文教育的“大”的实质。下面笔者就此提出几点看法,以期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转变角色
       语文教师应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既是知识传授者又是心理辅导者的双重角色转变。在留守孩子的教育中,教师已不仅仅是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么简单了,而应该思考怎么教和教什么的问题;教师也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引路人,更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课堂上的师生关系,还应该是生活中的朋友关系;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内容不仅仅是文化知识,还应该是生活知识。如此,教师只有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放下架子,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知识上的疑问,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才能更好地拥有学生,实现教学相长。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理应既是良师又是益友的角色,然而一些教师在实践中不自觉地将自己当作教书匠,他们只知死抠字句,咬文嚼字,一味地做表面活,片面地追求课堂45分钟的工作程序,不知道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兴趣特点,使得他们只是一厢情愿的教,学生却未必全身心地学。因此,教师不能以知识的传授者自居,逼迫自己成为井底之蛙,固守清高,与学生产生巨大的代沟,最终形成被动的局面,而应该变通,以灵活多变的方式积极转变角色,只有心中有学生、教中为学生,不做教书匠,争做灵魂师,才能更好地实践大语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打破瓶颈
       大语文教育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来的,但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一直主导学校教育,至今仍根深蒂固,因此,实施大语文教育有瓶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显得困难重重,甚至长期受到升学率的排挤和打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会不自觉地受到应试心理的影响,从而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而忽视甚至放弃大语文教育的诸多环节,使语文的面变窄,学生的视野变小,淡化了语文的育人功能,使语文失去了人文性,无法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情感和精神,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如此便是借“大语文”之名,行“小”语文之实。
       真正的“大语文”必须彻底打破这一瓶颈,缓解应试教育给其造成的压力,充分发挥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重视语文的育人功能和审美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打破瓶颈的制约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在“大”上动脑筋,想心思。“大”则畅通、广泛、灵活,“小”则狭隘、阻塞、死板。教师应该尊重语文学科综合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一方面利用语文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他们积极上进的精神品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另一方面利用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二是在“语文”上下工夫,想点子。利用语文工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引导学生从语文的综合应用着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引导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感受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气息,把握时代特点和时代意识,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发现学习中的诸多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更新观念
       《高中语文新课标》规定,学生要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学习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因此,学生必须“新”字当头,具备创新能力。教师也必须相应地在大语文教育中更新观念,构建与学生的多重对话平台,才能满足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
       教师更新观念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更新方法。孔子说过“因材施教”。教师在语文教育中应不断根据学生情况而更新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正所谓“教无定法”。大语文教育忌讳用固定的程序、模式来教学,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提倡多角度、全方位地引导学生探究未知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更新意识。教师要根据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不断自我更新以保证语文教育既符合时代精神,又符合学生的个性特征。
       陈定生,湖北应城二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