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争鸣]教学法学科在教师教育中的定位
作者:夏元莉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教师教育中,教学法学科历来就是一门不可缺少的专业学科,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从单纯到日臻完善的发展过程。多年来在提高教师职业素质,全面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目前随着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当今的教师教育教学已不仅仅局限于原来的师范院校,而是由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共同承担。培养教师的教育体系也已由过去师范院校的内部封闭式走向了面向社会的全员开放式。作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的教学法专业学科如何去适应各院校改制的需要,去适应我国职业教育大环境的需要,在新的教师教育环境中再现自身的价值,就成了目前教学法学科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探寻教学法学科与教师这一特殊职业教育的关系,揭示教学法学科的影响,重新定位并构建教学法学科的理论体系,对教学法学科在提高我国教师教育教学素质中的地位及其价值体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拟就其定位问题从三方面探讨之。
       一、构建教学法学科与教师教育的框架整合,突出教师教育的特点。
       构建作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科——教学法学科与现代教师教育的框架整合,是当今教学法学科改革的需要,也是促进现代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如何构建教学法学科与现代教师教育的框架整合?具体来说主要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将原有的教师教育中的师范教育特色与当今普通职业教育的特色整合,构成一种新型的教师教育框架。传统的教师教育,是以前人的“范”作为教育教学的根基,几十年来从办学模式、课程建设、学科内容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师教育模式,所以,当其它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兴起之时,它所感应到的冲击也最为明显,将二者整合已是势在必行。
       第二,将以往教学法学科相对稳定的特点与当今中小学教育教学不断变革的现状整合。教学法学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这种“专”不同于一般的公式,它的内容应该是不稳定、不断变化着的。所以只有当教学法学科与中小学教育教学不断变革的现状整合,才会在教师教育教学中具有其自身的生命力。
       二、构建教学法学科理性而具实效性的观念体系,体现教学法学科在现代教师教育教学领域的先导性。
       如何构建教学法学科理性而具实效性的观念体系、体现其先导性呢?依据教学法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开设目的,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突破唯前人理论是瞻的局限,树立自主发展观念。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教师和研究人员具有一定的教学法理论基础和创新意识,成为真正的内行。过去有的学校喜欢随便指定教学法教师,这很不利于教学法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而不内行的人是很难形成自主创新观念的,当然也就无从跳出前人理论的圈子了,要体现学科的先导性也必然是不现实的。
       第二,突破教学法学科紧随课堂教学之后的局限,树立超前观念。在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中,教学法学科应该怎么办?以往我们都习惯定位于课堂教学出现什么变化,专业教学法学科就马上紧随其后,模仿、照搬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学法学科的作用似乎就是充当课堂教学的传声筒。其实大多数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人员都清楚,我国目前教师队伍的状况是不容乐观的,教师的素质也是急待培养提高的。作为教育培养教师的专业学科又怎么能紧随其后呢?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明确一点:现代教师教育教学,不是要求专业教学法学科去适应学校的课堂教学,而是应该由教学法学科去指导课堂教学、去促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有效地推动学校课堂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体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法学科的先导性价值。
       三、构建教学法学科的专业操作技能训练与研究型培养相结合的直观操作体系,体现教学法学科的实践性与科研性。
       构建实践性与科研性相结合的直观操作体系,可依据教学法学科教师教育的特色和职业教育的多种形式、多种层次、自主发展的教育培训体系。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打破原高校专业教学法学科单一的灌输式的解说教学法的局限,增进教研意识,自主开辟第二课堂。所谓开辟第二课堂,就是将原来教师教育的课堂教学重心向学生将要就业的学校课堂教学转移,让学生走上真正的讲台,面对将要从事教育教学的真正对象,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过去教学法学科的教学主要是运用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方式,照本宣科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课时有限,教师职业技能操作训练往往只是面向了少数人,虽有微格教室和教育实习,但往往针对性不强,而且指导教师水平不一,缺乏教研意识,许多教育教学等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得不到及时反馈和指导,出现了滞留和脱节现象,教学法学科的质量难以得到真正的保障。加上现在不少院校加入了短期教师教育的行列,其培养教师的模式大多是从理论到理论,几乎没有教师职业操作技能训练的环节。如果教学法学科的教学模式仍沿袭这种从书本到书本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模式,优秀教师资源又从何而来呢?因而教学法学科开辟第二课堂,让原来的课堂教学起引导、反馈、研究、提高的作用,是教师教育中,构建教学法学科的专业操作技能训练与研究型培养相结合的直观操作体系的关键。同时,这种专业操作技能训练与研究型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法直观操作体系,需要建立稳定的专业训练操作基地,需要合理安排或调整教学时间,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到在教师教育中,让教学法学科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教育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其次,要体现地方性特色。这里所说的地方性特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实践的地方性特色,这是教学法学科突现效果的必要环节。二是能够有针对性地研究当地学校教育教学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这是教学法学科研究者和具体实施者创新意识的再现。这两方面共同形成了专业教学法学科的特色,体现了专业教学法学科在教育教学领域里存在的价值。每一个地方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教学投入也不一样,加上当今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城与乡镇所体现出来的教育教学环境出现了极大的反差现象,尤其是在职教师的教育教学培训,这种反差现象表现的更为突出。因而研究当地的教育教学环境对于教学法学科在不同地方的教育教学区域中构建行之有效的直观操作体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作用。
       再次,要兼顾不同层面的教师教育。在职业教育大力普及的今天,教师教育的对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它既可以是中学刚毕业的学生,又可以面向在职的教师或社会上的人员,将来还会面向大学毕业的学生,多层面的教师教育将十分普遍。而从今后对教师职业素质的要求来看,学历教育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而且教师的素质将从专业素质及能力向综合素质及能力转变,并同时具有学科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研究和教学研究能力、教育教学管理和组织能力、自我更新不断学习的能力等。在这种教育环境中,教学法学科在构建专业操作技能训练与研究型培养相结合的直观操作体系方面就要注意到这种不同层次对象的区别,合理安排教学结构,以达到教师教育专业学科教学的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在教师教育中,重新定位专业教学法学科,体现教师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特点,形成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灵活开放、结构合理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是当今教学法学科在我国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教师教育体系中更好地再现学科活力和学科价值的关键所在。
       夏元莉,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人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