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争鸣]开发地方文化资源的尝试和思考
作者:汪文捷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推广,选修课的设置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各地区各学校在选修课的设置上动足了脑筋。其中,有两则消息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一则消息说上海市把上海话编入了中学语文课本;另一则是关于杭州某中学编写语文教材《杭州乡土语文》的消息。在笔者看来,这些都是各地各校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和发挥。在此,笔者想谈一下自己围绕地方文化展开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些尝试和思考。
       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无锡人,对自己的家乡自然充满了感情。在课堂上我经常会谈到无锡的一些俗语俚语、无锡的一些风俗习惯、无锡的一些人文景观。我的本意是想通过这些内容和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多数学生虽然出生在这儿、生活在这儿,但对自己的家乡并不了解。他们对普通话的运用能力明显优于方言,他们对自己家乡的文化历史的了解也缺乏深度,并不强于外地人。我感到我们的孩子可能日益地走向了“国际化”,却越来越背离了“民族化”,“乡土”“乡情”“乡音”这些词语对他们来说显得苍白无力。
       针对这些情况,我和备课组的老师组织了一次围绕地方文化展开作文教学的语文活动。我们带领学生游览了处处是人文景观但学生却熟视无睹的锡惠公园,考察了穿城而过的运河、沿河的米市,参观了闻名全国的惠山泥人的加工制作过程,组织学生收集无锡文化名人的故事及有关无锡的诗词文赋……在此基础上,写一组有关家乡无锡的作文:无锡的昨天、今天、明天,无锡城市风格的现状和再设计,无锡市文化市场的特色,寄畅园的布局艺术等等。
       应该说,在开展这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师生双方都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就学生方面而言,我感到他们对这种以自己的家乡文化为主题的语文活动是充满了兴趣的。大部分同学表现得很兴奋,他们没有想到自认为平常无奇的家乡竟然还蕴藏着这么多的文化内容,本次活动让他们增长了见识。并且,随后的作文训练也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了一个理性层面的思考。活动结束时,他们的“家乡”意识也增强了许多。就教师方面而言,这次尝试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在我们的身边就存在着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必然能给语文教学增添生机和活力。
       现在,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最难处理的是如何结合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开发地方文化资源的问题。是否只要是和本地区挂上钩的东西都能作为开发编写的内容呢?另外,是否需要和其他学科合作共同开发?是否需要校际之间的分工和合作?
       笔者认为,就中学语文教学本身的教学深度和教学对象而言,我们所选的角度宜小不宜大、宜专不宜散,最忌成为大杂烩,随便哪个学科都能用得上,我们编写的内容还是要体现语言和文学的特点。
       就语言角度而言,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和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应该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这两个节目都是用纯粹的方言来主持的,反响不错,也达到了传承本土语言的目的。我们也可以排出相应的课程,用本地方言来传授特定的内容。或者,收集本地的俗语俚语,编写成专题来让学生学习。比如上海市,是从探究上海话的由来和发展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关注上海方言,进而关注上海文化的。这样,切口小,宜操作。
       从文学角度来看,文学作品的编写可以围绕本地的某个名人、文化团体或某个自然景观来设立专题,比如就无锡而言,可以开设“钱钟书文学作品赏析”“东林书院诗文选读”“太湖楹联荟萃”等等。从一个点开始最终辐射到整体,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了解地方文化,进而达到传承地方文化的目的。
       同时,合作精神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作为学校和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在探究问题时要注意合作之外,校际之间、学科之间、教师之间也要进行必要的合作,充分挖掘人力资源,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和最高的效率。避免各自为营、重复劳动的局面出现。
       总之,地方文化是一块有待开发、整理、传承的沃土。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如何去合理地开发它、利用它则是一个值得长期探讨的话题。
       汪文捷,江苏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