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作家研究]简论陈沆的诗
作者:刘开田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陈沆,近代诗人。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室名简学斋,白石山馆。湖北蕲水(今浠水)人。34岁(嘉庆二十四年)状元及第,官授翰林院修撰;36岁(道光元年)充广东乡试正考官,38岁(道光三年)充会试同考官;后转四川道监察御史,41岁(道光六年)病故。陈沆存世的诗集有《简学斋诗存》四卷,《简学斋诗删》四卷,有200多首;及《简学斋馆课试律存》,《简学斋试律续抄》,约为200首。另有其它诗作有待考证和整理收录,还有诗论《诗比兴笺》四卷。
       陈沆诗的题材十分广泛,有咏史诗、咏怀诗、题画诗、田园诗、赠答诗等,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但从整体上感知则主要是对整个社会所表现的济世悯民的一种现实关怀,这也是陈诗中最具有价值的部分。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有:《赁屋叹》、《出都诗六首》、《典衣行》、《河南道上乐府四章》(《卖儿女》、《狗食人》、《吃草根》、《逃饥荒》)、《濮州道中》及《扬州城楼》等。
       在《赁屋叹》中,陈诗从一个侧面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作者的视角就放在所描写的房屋上,有的人是“长沙富儿屋作田”,有的人是“却向长沙赁屋住”,还有的是“世间寒士贫无屋,每逢风雨冻折足”。作者不仅愤慨地指出了这种不公正的现象,饱含着自己对社会的忧虑,也抒发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别样情怀。与那些世间寒士相比,又感觉“今我赁屋有屋居,日受逼迫犹为福”。作为陈沆好友的魏源评云:“结四句,亦世人所谓退一步想也。然非也怀抱,能安命者,却不解道。”这首诗所表述的内容和情感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所相似,具有浓郁的杜甫之风。
       这种以诗的文学形式为民请命的济世悯民的情感,在《河南道上乐府四章》中表现得更加完整。这一组诗用辛酸之笔描写河南道上悲惨景象,表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深厚情怀。如其中的“救荒古有良有司,今者逃荒管不知。一路嗷嗷男挚女,纷纷避荒如避虎。饿腹况兼行路苦,清晨冲风夜戴雨。只知四方口可糊,谁料饥荒无处无。官府捉人牛马驱,慎莫乞食门前呼。家乡腊前见三白,且可归来食新麦。”(《逃饥荒》)将老百姓受到饥荒的折磨,刻画得真实而形象,似乎展现了一幅清晰的逃荒图,惊人心魄。魏源评:“‘官府’二句可悯”,又云:“……香山乐府之遗。”《买儿女》则将灾民因饥饿而卖掉儿女,而最终还是被饿死的惨状描述地极其悲哀,极其凄凉,“大车小车牛马走,儿啼呼父女呼母。役夫努目刀在手,百口吞声面色朽。此时父母死更生,食尽还增骨肉情。月黑风寒新鬼哭,饥魂一路唤儿声”。魏源说:“末四句苦语,令人不忍多读,比‘天阴雨湿声啾啾’倍觉凄怆。”而《狗食人》则以写实的手法描述灾民因饥饿无力而被野狗吃掉的景象,孤魂灰飞烟灭,让人目不忍睹。“汝南人瘦万狗肥,前有饿者狗后随。忽然堕落沟中泥,狗来食人啮人衣。顷刻血肉无留遗,残魂化作风与灰。狗饱狗去摇尾嬉,余者尚充鸦鹊饥。我行见之心骨悲,徒有恻怆无能为。”魏源评其诗“惨绝”。《吃草根》一章中,诗人在描述灾民挖草根充饥情景后,指责那些为官者醉生梦死,不顾百姓的死活,讽喻现实。在同时期的诗人中,像陈沆这样具体地描写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情景的诗人是不多见的。
       陈沆诗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诗歌《扬州城楼》,这是诗人的伤时感世之作。“涛声寒泊一城孤,万瓦霜中听雁呼。曾是绿杨千树好,只今明月一分无。穷商日夜荒歌舞,乐岁东南困转输。道谊既轻功利重,临风还忆董江都。”此诗描述了诗人眼中的扬州城。前两句写在阴冷的气氛中的扬州城,寒涛声与万霜瓦,声与色融成一片。“雁”是鸿,是哀鸿的叫声,比拟流民的呼喊。三四句谓昔时的扬州景色妍美,而今日的扬州城已大不如前,连一分明月之景都无,可见得扬州已经破敝不堪。后四句由“乐岁”丰收年头都“困转输”推及荒欠岁月百姓生活更是难过,由原本富裕的东南的境况都是如此不堪推及全国的境况更是糟糕。结语则揭露商贾只重功利不顾道义的卑劣品质,揭示出当时清王朝日薄西山的潜在危机。诗歌描写这种令人担忧的腐败现实,透露出封建社会行将崩溃的严重迹象,正是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自古文人不乏登临之作,但大部分则借登高眺远抒发人生感叹及个人失意的伤感情绪,而陈沆登上扬州城楼想到的却是国计民生。面对扬州城的今非昔比,好景不再,他感慨万千,表现出作者对国家百姓深深的忧虑和关怀。龚自珍对此有很高的评价,称其为“裂笛之作,为近体‘压卷’”。吴嵩梁则云:“五六句纪实语,非忧时者不能道出”。魏源评其为:“末二句真杜”。则对其诗歌的思想内容做出极高的肯定和赞誉。
       陈诗里常用到“月”、“梅”、“秋”等意象,使其诗表现出一种清苍幽峭的艺术风格。
       如《山中月夜》:“良夜不成寐,坐看山月生。树如将晓色,虫有欲秋声。溪水照逾静,竹风吹更清。梦魂知不远,只绕白云行。”诗人夜不能眠,起身坐看山中明月。月下之树、虫、溪、竹宁静而清幽,如此美景摄走诗人心魂,只愿绕云而行,乐不思返。诗人用一颗宁静的心去观月下的山中之景,了无杂尘。此诗可能受到阮籍的《咏怀诗》的启发:“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陈沆的《枕上作》“似闻残月里,肃肃雁孤鸣。”中,见到的残月,听到的雁鸣,此时诗人的似不在凡俗之中,而静静地沉浸在月光的抚慰之中。另一首诗《中秋洞庭泛月歌》中“有酒不饮空徘徊,明月笑我非仙才”,“我时捉取水底月,盈盈贮向玻璃杯”,“惟有东湖湖上月,曾照我去照我来”。这是诗人在中秋之夜泛舟洞庭,把酒邀月,与月对饮。只有月亮作伴,陪着诗人在人世中来来去去。其诗中所显出的那份闲逸、自由之感,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希望能与明月共徘徊。月清亮、高洁,这正是陈沆人格的表现。
       梅也是陈沆常用的意象,如《雪中家伯愚谷先生枉过燕支山赋呈二首》中“积雪满林屋,没我阶上苔。三日闭门坐,悄然对寒梅。”诗人在积雪覆盖的林中屋闭门三日,独自与梅对坐,相依相伴。而《探梅》中“为寻山上梅,踏向雪中去。微觉有香来,不知开几树”,诗人为寻觅山上梅花,向雪中踏去,微微闻到梅花香气,却不见其踪影,更不知花开了几树。这两首诗意境幽远而宁静,“对梅”、“寻梅”中现出诗人对梅的深爱与向往之情。梅在寒冬开放,天愈寒而愈妍,香气清淡却沁人心脾。傲骨铮铮,却异常寂寞,独自在寒风雪地里开放,静默却清静、自由。陈沆爱梅,喜梅,其人亦如梅般孤独寂寞,有着梅一样高尚的品格、坚贞的节操,所以在梅花身上寄托着诗人强烈的感情和意志。实际上是诗人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自抒怀抱。以梅花精神自喻,借梅花表达了自己凌霜傲雪,不同流俗的情操。
       “秋”的意象具有悲凉、萧瑟的特性,陈沆诗中对“秋”的刻画诸多,如《寒溪寺》中“灵泉秋在朝,寒溪秋在暮。寺门开夕阳,落叶闭斜路。却听流水声,寒色上衣履”。该诗围绕秋景而作,泉水因秋而寒,在秋天夕阳下的寺门更觉清幽、冷清,浓浓的秋色让人不寒而栗。此诗直现陈沆诗的清苍幽峭风格,诗人笔下的秋色清幽而又苍凉。魏源评:“‘寺门’两句,清幽如见。一结悠然”,道出其诗风格。而《秋声》中“一曲清商奏未终,忽惊秋气满虚空。江声日夜催芦雁,客梦关山乱草虫”,陈沆笔下的秋景带给人浓重的苍凉感,像诗中“轻商”曲、“秋气”、“江声”、“芦雁”、“乱草虫”使阵阵秋天的寒气逼人而来,让人心倍感悲凉。而诗人心中的忧烦、苍凉经诗渲泄而出,借“秋声”来抒怀。“秋”实为诗中悲凉、萧瑟的代名词,往往能被诗人用来表达惆怅失意、冷落孤独之情,感人至深。“秋”的意象应追溯到战国时期宋玉的《九辩》中对秋景的描写:“悲哉秋之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诗中将秋景的凄凉、寂寞与诗人自身的失意、孤独之情和谐交融,“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此发端”。陈沆诸诗中常以悲秋为主题,将内心的孤寂、苍凉、惆怅借秋景托出,其感用“秋”来凝结升华,诗风苍凉。
       陈沆喜“月”的清亮高洁、喜“梅”的寂寞坚贞、喜“秋”的悲凉萧瑟,并将三者的象征寓意融合自身的情感成功地统一于诗歌当中,使诗呈现出一种清苍幽峭的风格,如“空山无人,沉思独往,木叶尽脱,石气自清;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成连东海,刺舟而去”。
       刘开田,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