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语文课导入语案例解析
作者:魏 芳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导入语是在课堂教学起始阶段使用的言语,它导引和控制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顺向心理定势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形成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从而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和教学环境。精彩的导语不仅能有效地清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启动语文课堂的思维程序,调整学生的思维、情感,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想象、联想能力,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情感进入亢奋状态,为进入多彩多姿的语文天地,进入课文意境,和作者思想产生共鸣铺平道路,为完成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正因为这样的原因,对于导入语的使用绝大部分教师是十分重视的,几乎每一节课的教案设计都会把它作为重点进行仔细思量,尤其是公开课的教学更是煞费苦心。下面我们来分析两个课堂教学实录,都是高中语文课文《赤壁赋》导入语。(其中金、王都是上课教师的化名,SS是全体学生的代称。)
       金:期中考试前我们曾经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一首词——
       SS:《念奴娇·赤壁怀古》。
       (学生马上自行背诵词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金:同学们记得很牢,背得也很投入,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苏轼在这首词中豪迈奔放却又抑郁不得志的情怀。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二年,也就是公元1080年,因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被人们称为赤壁。苏轼经常来这里游览眺望,或者泛舟于江中。“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板书),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我们刚刚背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年七月十六日的一个幽静的夜晚,他又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一篇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赤壁赋》。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课文的朗读录音步入苏轼为我们构筑的文学和哲学的殿堂吧。
       学生在背诵苏轼诗歌的情境中学习新的一课,首先激发了他们的情感,创设了与之相应的课堂教学的情境气氛。接着的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社会状态的师生共同复习回顾和教师对新课内容的准确介绍,又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和对文章内容的总体性把握。
       教学新课不直接揭示课题,而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词,然后又和学生共同回顾曾经讲解过的作者简介,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巩固旧的知识的同时,进入新课文的学习,有人把这种课堂导入法称为“启动原知导入方法”,它保证了教学的系统性、连贯性。金老师这样的“启动原知导入方法”应该说也真正“触”到了教学内容的关键处、精彩处,引起了学生的高度关注,激发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分钟内就已经调节好课堂气氛,为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和作者思想产生共鸣铺平了道路。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具有一种期待视野,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它是体验的引线,探究的前奏。学生翻开语文教科书,一篇课文的题目、作者、题材、体裁便引发起种种猜测,比如,捧起小说、戏剧,就猜想主人公是什么性格及命运?情节发展有什么悬念和结局?反映了什么社会生活?看到散文,就希望感受优美的言语、飞扬的文采和深刻的哲理;朗读诗歌,就期望体验鲜明的意象、深远的意境和审美的愉悦……如果这时教师能够适当地交代背景、创设情境、制造悬念,就会激起学生阅读的强烈欲望和兴趣。金老师精要、得当的导入语,其意义正在于此。
       像金老师这样成功地设计和运用导入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并不是很多见的,许多教师尽管十分重视导入语的功用,也懂得导入语的一般运用原则,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并不尽如人意,同样一篇课文,王老师的导入显然是很不成功的,我们来看看她的导入实录:
       王:你们《游褒禅山记》的三、四两节会不会背了?
       SS:不会。
       王:全都不会啊?下面我们齐背一下,到明天要全背出来好不好?
       SS:好。
       王:下面我们齐背一下。“于是,余有叹焉,一、二、三……”
       (下面学生七零八落地背诵三、四两节课文)
       王:“非常之观”中的“非常”什么意思?“无物以相之”中的“相”,“何可胜道也哉”中的“胜道”各是什么意思?
       SS:“非常”是“不同寻常”,“相”是“帮助”,“胜”是“尽”、“道”是“说”。
       王:这是我们上一节课的《游褒禅山记》,今天我们来讲古文中的最后一篇《赤壁赋》。赤壁,大家都很熟悉了,赋,写出了这篇文章的文体。它的作者是苏轼,苏轼的诗歌我们以前也学过,所以我们对他比较熟悉,就不介绍了。下面我们来看看苏轼写这篇赋的背景。这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板书:1082年),三年前朝中谏官(解释:姓谏的官)摘出苏轼诗中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于是指控他反对新法,以“包藏祸心”的罪名,将他逮捕,押至汴京,苏轼被投进监狱,遭到残酷折磨,几欲处死,后幸亏太后、朝中前宰相张万平及王安石弟弟等的多方营救,苏轼保住了性命。但被宋神宗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在黄州虽然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实际上却是“罪人”,苏轼的这一事件非常有名,叫“乌台诗案”,就是写诗惹的祸,他被贬黄州后郁郁不得志,关于这件事,余秋雨在他的散文中也曾经提到过,余秋雨有篇文章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他写道:“成熟,成熟是什么呢?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的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人生旅途上的磨难,使他的作品走向成熟,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豪放派的代表作,也是在这一时期写的。当然《赤壁赋》有两首,今天我们看前《赤壁赋》,下面我们听一下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
       王老师一开课也希望通过对上节课古文的背诵,来激发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结果学生都说“不会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改成齐读要求背诵的两段,那教学扭转也许就会不一样,但王老师还是坚持要求学生齐背,结果可想而知,背得七零八落,不少学生实际在看着书读。有关作者时代背景的介绍,其实学生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已经学到过,他们都知道的,当然有关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中的内容应该没有提到过,但教师这样读了一次以后对教学究竟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呢?学生大多认为不知所云,教师想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整个导入在一节课中已经花费了十几分钟时间,简直成了重心不稳的“大头娃娃”。这样的导入不仅对学习兴趣的激发没有起到正面的作用,反而产生了负作用,后排的几个男生开始趴在了桌上,学习自觉性强一些的学生自己开始在读课文了,抬起头在听的寥寥无几。课余时间我问王老师对这堂课导入的看法,她说每一篇古文结束,她都要对学生作背诵检查,但情况普遍不理想,每次都不能及时背出,总要拖很长时间,但课堂上不能不检查,否则学生都不去背了。至于对课文作者背景的介绍,有关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中的内容,她备课时也举棋不定,但最终认为讲了总比不讲要好,虽然课堂气氛沉闷了一些,但对听进去的学生总是有用的,看来这种教学的理念实际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层面。其实这样导入给我们的感觉是那样的生硬、不自然,就像电影演员把台词念得像话剧一样别扭,给谁的感受都不会好。
       由于导入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任务,所以在将学生引入新的内容的时候,就应该像金老师那样给学生的认知过程增加新的刺激、新的兴奋点,使学生在新情境、新问题的吸引下迅速进入新的学习进程,这样的导入语设计就必须要有情趣或者有理趣,使学生觉得“有意义”或者“有意思”。这样学生的认知心理才会积极活跃起来。新课标也这样表述:“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魏芳,浙江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