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四种学习习惯
作者:汤天永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要由传统的封闭型、单一型向开放型转变,关键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什么叫习惯?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形成需要的行动方式。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系统性、稳定性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方式。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促进语文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完善学生的学习个性。这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语文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学生的终身教育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四种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朗读和背诵的习惯
       首先,朗读和背诵是知识生成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西方心理学家纽曼、格里芬等人认为,认知变化既是一个个体过程,又是一个社会过程,在社会互动中,个体与社会交织在一起,这就是构建主义形成的对话理论。朗读文本、记忆文本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通过交流(读者和作者,读者和作品等)达到共识的过程,即知识的生成构建过程。宋代朱熹说:“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而不忘。”“大抵观书必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这里所说的“有得”我想可以看成“知识的生成”吧。
       其次,朗读和背诵强调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规律。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强的时期,这个时期如果多读一些多背一些优秀作品,对培养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维果斯基认为,学习任何内容都有一个最佳的年龄期,在这个年龄段中,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和发展,通过训练可以获得最佳的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性在这一方面的潜能。如果错过了这个最佳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弥补。鲁迅有雄厚的文学功底,离不开三味书屋里熟背的“四书五经”;巴金之所以成为一代文学巨匠,他说与自己小时候背过的几部古代名著有相当大的关系。
       再次,朗读和背诵是一种语言技能的培养模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就是强调朗读背诵对于写作的好处。朗读背诵多了,范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模式就会烙在脑子里,等到自己作文时,就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它为模块来组织语言。维果斯基认为,一切高级的心理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然后经过多次重复,多次变化,才能内化为内部的智力动作。内化的过程可以是通过教学来实现,也能通过游戏、活动等来实现。朗读和背诵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之间的交往,并且通过朗读这个外部动作形式表现出来,然后通过多次的重复,就能将课文的语句构造,甚至谋篇布局等模式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内部智力动作。笔者记得自己的语文基础主要是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打下的。那是“文革”结束之际,百废待兴,教育条件十分艰苦。我们除了一本语文书和词语手册外,没有别的辅导书。老师要求我们每课必背,每个词语解释也要背,我们十分重视,早自习书声琅琅,到后来新课还没有开始上,课文早就背熟了。这样背了两年书,不但积累了许多词汇,而且提高了遣词造句的能力,甚至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起课文的谋篇布局来了。小学毕业考试的作文题目是《冬天的早晨》,我自然想到了刚学过又背得滚瓜烂熟的《瑞雪图》,文章竟然一气呵成,受到了阅卷老师的表扬。成功的喜悦,鼓舞我更努力读背课文,并且一直坚持到高中。
       二、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点。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学会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内容,让学生用心品味生动形象的字词和精辟优美的语句,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
       古人作诗文,大多是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如“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道出了在锤字炼意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指导学生阅读时要仔细体会文中的精彩之处,在写作时要尽力推敲琢磨。目前一些学生语文能力不高,主要是因为在平时咬文嚼字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阅读是从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心理历程。无论社科类文章、科技类文章还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对语言的细致感受、揣摩、推敲,以至咬文嚼字,都是阅读过程所必需的。咬文嚼字有助于语言感受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表达能力的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咬文嚼字,可以避免囫囵吞枣和望文生义。特别是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咬文嚼字就是一个品味的过程。请看下面的例子:
       1、“祥林嫂,你放着罢!”
       2、“你放着罢,祥林嫂!”
       这是《祝福》中四婶的两句话,从字面上看,完全相同,但就是因为次序倒转,语意语气大不相同。第一句是一般顺序句,虽有祈使句的劝阻口吻,但语气尚不严厉,而后一句为特殊句式,把强调点落到“祥林嫂”三个字上,四婶强调的不是别人而是祥林嫂,责备之意溢于言表。在祥林嫂听来,这无疑是晴天霹雳,这一声断喝,彻底剥夺了她做奴隶的权利,摧毁了她仅有的一丝价值和希望。这就是作者高明的所在,这就是值得我们品味的地方。
       三、培养学生勤读报刊杂志和收看收听电视广播的习惯
       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赖于课堂教学,而应该广泛阅读,拓宽视野,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阅读报刊,关心国内外时事,了解世界发展趋势,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这不仅是一个现代人的生活要素之一,更是培养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经常收看《新闻联播》,不但可以提高普通话水平,还可以提高概述事件的来龙去脉,简明扼要提炼观点的能力。报刊杂志上的新闻故事,幽默小品,名人轶事,都可以加以收集整理,作为写作的素材。报刊上的社论或时评,学生可以作为学习议论写作的极好范文,这样的文章读多了,读久了,写作的大致套路也摸清了。从某个角度看,语文能力来自生活,来自阅读。例如近年来的高考命题作文,对内容主题的限制越来越少,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越来越大,这使一些只读教科书的考生一筹莫展,或就事论事,或人云亦云,没有深度,缺乏新意;而那些平时广闻博览的学生,就如鱼得水,旁征博引,不拘一格,优秀作文妙手可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活水,其中当然包括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
       四、培养学生积累语文材料的习惯
       语文知识的系统形成,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是一个积流成河的过程。荀况在《劝学》里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形象地说明知识积累的重要性。知识日积月累的过程,也是语文能力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万不可忽视这一点。有的学生忽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好高骛远,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学好语文的这个目标成了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
       在具体的学法指导过程中,可以教给学生以下几种方法:①建立生字难字易错字卡片档案,每遇到一个生字,就不放过,将它弄懂。音似形似的字对比后放在一起,时刻提醒不要写错。②建立纠错档案,每次考试中出错的地方,都要摘录,保证同类错误不再重犯。③做好课堂笔记,课文旁批补注,将教师强调的知识点落到课文中,比抄到笔记本上方便。④积累优美词句段,文中的名言警句可摘到专门的笔记本上,既陶冶了情操,也积累了知识。总而言之,只要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学习习惯,就一定能充实自我,厚积薄发。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学也如此。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生会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凡是好的方法和态度,都要使它成为习惯。”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意义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自我发展,这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如果让学生养成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习惯,学生就一定能顺利进入知识的殿堂。
       汤天永,浙江诸暨市实验职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