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硕士论坛]《登池上楼》的内蕴解读
作者:张 芬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痫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嵌。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风,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谢灵运的这首《登池上楼》被萧统选入《文选》的游览诗中,是谢灵运的代表作品之一。“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更是以其自然之妙为谢公赢得了无数赞誉。谢灵运生活在一个玄言诗和雕琢文风充斥文坛的时代,他以其清新自然的山水诗给沉闷的东晋和南朝文坛带来了大自然的新鲜空气,领导了当时新的文坛风气,开创了山水诗派。他为中国诗歌的转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谢灵运也不是圣人,他也不可能完全摆脱当时时代风气的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在诗歌中,就是情与景的脱离。这首被广为传诵的名篇《登池上楼》也不例外。
       所谓池上楼,李善注曰:“永嘉郡池上楼”这首诗,也即作于谢灵运任永嘉太守之时。于此,我们不免累述一下谢灵运作这首诗的背景。谢灵运生于东晋后期,他的祖父是谢玄,谢玄的叔叔就是东晋有名的宰相谢安。在奠定东晋稳固政权的淝水之战中,谢玄带兵以少胜多,打败的前秦的苻坚。谢玄也因功被封为康乐公。后来谢灵运便袭封为康乐公。当时谢玄的部下有一员猛将,那便是刘裕。后来刘裕势力强大,终于灭晋自立,建立了刘宋王朝。刘裕便是宋武帝。宋武帝有心打击谢氏家族的势力,便把谢灵运的爵位由公爵降为侯爵,并把其食邑由三千户减为五百户,任为散骑常侍,后又转太子左门率。据《宋书·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并不应实相许”,谢灵运实际上已被排挤出中央政权。他窝了一肚子的怨气,经常愤愤不平。谢灵运与刘裕的次子刘义真,也即是庐陵王关系非常好。庐陵王曾对谢灵运和颜延之说:“我将来做了皇帝,一定让你们两个做我的宰相。”可惜的是,在皇位之争中刘义真被杀,长子刘义符在徐羡之等人的拥护下继承了皇位。谢灵运的宰相之梦破灭了,其怨愤之情也更加强烈。少帝继位后,他便在朝中“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宋书·谢灵运传》)这就激怒了执掌朝政的徐羡之等人,于是便把他外放到永嘉去做太守。谢灵运抱着满肚子的怨气来到永嘉,刚一到任便病倒榻上,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好。病情好转,谢公临窗眺望,便得了这首《登池上楼》。
       作者怀着满腹的牢骚和不平出任永嘉太守,刚一到任又病倒榻上,可谓是失意之人偏逢秋,更是徒增了无数的不满和怨愤。诗的开头便道出了作者的这种心境。“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虬以深潜而保持高洁和优雅,鸿以高飞而声彻四方。此处作者运用了比兴手法,潜虬和飞鸿分别代表着隐退和入世。虬和鸿无论是隐退还是入世都是那样的怡然自得。而作者自己呢?“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进入仕途建功立业,没有那么高的才智;退耕山林自耕自娱,又没有那个本事。结果也只能对着潜虬和飞鸿而自惭形秽。作者真的认为自己是“进德智所拙”吗?根本不是!谢灵运自小袭封康乐公,食邑三千,又少有文名,显赫的社会地位和优裕的生活条件,在加上他文学上的天赋,使他自小就养成了自负的个性。他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地之宠儿,世上之人大都是庸碌之辈,他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竟自负狂傲如此!《宋书·谢灵运传》也载,谢灵运“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永嘉去职后,宋文帝又把他召回朝廷,谢灵运仍是“自以名辈,才能应参时政”。他对自己始终都是自负的,认为自己有参政之才,只是得不到重用而已。在这里他又何以谦卑起来?个人认为在这里他并不是真的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而是在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而己。是在暗示朝廷不识有用之才。不少人认为此处表现了谢灵运进退两难,彷徨不知归宿的心理。其实不然。谢灵运袭封康乐公,祖上又有人作过宰相,光耀门楣,让谢氏家族在自己的手上恢复祖上的显赫,一直是谢灵运心中的梦想。他一直为这一梦想努力着,否则以他狂傲的个性又怎么会甘心屈尊于自己家族以前的一个小步卒?谢灵运是有着自己明确的归宿的。不然又怎么会有“徇禄反穷海,卧痫对空林”?“徇”据叶嘉莹先生的解释有以身相求的意思。可见谢灵运对“禄”的追求有多么的强烈。又怎么会轻言放弃?“徇禄反穷海”总结了作者到永嘉做太守的无奈和不平,“卧痫对空林”则交待了自己一冬天在病榻上度过,也为第二部分病情好转,临窗眺望做了铺垫。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作者病卧床榻,连时节的变化也不晓得了,现在病情好转,就想看看外面是什么景象,便拉开窗帘。接下六句即是对所见之景的描绘,也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嵌”,作者倾耳聆听,听到的是海水和山峦欢快的戏嘻声;举目远眺,看见的是长蛇般起伏不平的高山,那山上已经有若隐若现的绿意。原来春天已不知不觉来到了人间。温暖的春日已代替冬日的寒冷,阵风吹来,也只有春风的轻柔而无北风的凛冽了。眼前,池堤上已爬满了不知名的小草,他们调皮地展示着自己绿色的新装。那翠绿的柳枝也早已招来几只早莺的停驻鸣叫。声响和画面,远眺和近观交错变化,写得清新自然,脱俗可爱。短短六句就把生机盎然的初春之景描绘的有声有色,让人犹如身临其境。“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不仅交待了冬春时节的交替,也流露出作者大病初愈又见到这盎然春色的惊喜之情。“池塘生春草,园柳交鸣禽”是谢灵运不朽的妙句之一。此句妙就妙在自然而出,不加任何的雕饰。前面四句写景之句虽看似自然,但却是精心安排的自然。此句则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浑然天成。读起来让人轻松愉悦。鲍照称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汤惠休也说“谢诗如芙蓉出水”,清新自然确是谢灵运山水诗的特色。
       然而作者并没有让这种欣喜愉悦之情持续很久。“祁祁伤豳风,萋萋感楚吟”,作者一开始抒情就那么阴郁感伤。这两句是用典,分别出自《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和《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表现了一种思归之情。而这归自然是归于朝堂,归于刘宋王朝的中央政权。然而朝廷总是以文士处之,而不予重任,自己一直都被排挤在中央政权之外,还是弃官归隐吧。但是抛开自己的爵位,放弃自己一生的理想又怎么能安心宁神呢!于此作者并没有像多数人理解的那样产生了归隐之心,他只是做了一番痛苦的心理挣扎,最终仍是选择了“徇禄”。据《宋书·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在永嘉做了一年太守就称疾去职,回到了会稽老家中修建别墅,纵情山水。宋文帝继位后,召为秘书监,谢灵运于是又以名辈才能前往任职。可见谢灵运是认定了仕途之路的。
       《礼记·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也就是说人的感情是由外物引发而来的。细读《登池上楼》就会发现,谢公的诗情感情,物是物,情和外物是脱离的。诗中描绘的是一幅生机盎然的初春图,而抒发的却是沉郁愤闷的心境,如此春景怎会感发如此沉郁的心境呢?其实,谢公的感情是先积于胸的,山水景色只是其抒发烦闷感情的一种点缀而已。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谢灵运生活的时代,是个玄言诗统治文坛的时代。“平典似道德论”的玄言诗经常用一两句山水诗句来点缀一番,山水和明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谢灵运是受这种风气影响的,只是他的山水诗玄理少了,清丽自然的山水诗句多了。因此,他成了山水诗派的开创者。可惜的是谢公的心是不在山水之中的,他对山水并不是真正的热爱。山水对于他只是宣泄不平、愤闷感情的一个缺口而已。这些就造成了谢灵运诗歌情与景的不能融合。
       诗的最后两句是谈明理。幽居世外而不怀忧愁之心这种高尚的情操难道只有古人才有吗?我就是这样的呀!其实,他根本不是这样的。我们看他前一句还在说“离群难处心”,这里就可以遁世无闷了?他只是在拿明理清谈一下而已,并不是他自己真正的感悟。
       张芬,女,江苏扬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