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章写法]文学创作中的技与巧
作者:李桂娥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文学活动是人类的高级精神活动,其特性是通过审美方式反映生活、表现主观情思。文学活动的终极目标是追求真、善、美的高度统一。真得益于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善得益于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自我道德完善;美则得益于对艺术创造机理的谙熟和艺术技巧的熟练运用。所谓艺术技巧指的是文学创作中作家提炼生活素材、安排作品结构以及运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情感的技能。众所周知,艺术技巧是文学创作中不可等闲视之的问题,这里,想就此谈一点认识。
       我们习惯上把“技巧”当作一个事物看待,其实“技”与“巧”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技”,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创作中的技术性因素,这些因素是在几千年的文学发展过程中逐渐成熟并积累下来的普遍性原则和方法,比如构思的基本方式、各种表达手法的基本要领,结构安排的大致方法等。“技”不仅是文学创造者们都应遵循的法则,而且还具有可操作性,可传递性。就如一个学徒可以从师于某一工匠,从而掌握该工种的技术要领,一个写作爱好者也可以通过学习、模仿而掌握文学创作的基本法则。其实,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大量的组词、造句、篇章结构分析甚至阅读等训练,就含有这种“技”的培训性质;而大学开设的写作、文学理论课程等实际上也是这种“技”的传授。不懂“技”,就是不懂规律,文学创作就难以进行。当然,掌握了“技”,不一定就能写出好作品,正如掌握了烹饪的一般原理,不一定就能烧一手好菜一样。有些人以为读几本写作教程或文学原理,就能写出像样的东西,显然是错误的。
       真正的文学创作是在“技”的基础上,获得“巧”。“巧”是什么?是灵气,是来源于心灵的独特感受和独到发现。在《庄子·天道》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姓扁的木匠制作车轮的手艺非常高超,但却不能把手艺传给子孙,七十多岁还得辛辛苦苦自己干活。他说:“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若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这个木匠可以教给他儿子制作车轮的一般技术,但对其中的“数”却“口不能言”。事实上,任何一个高明的师傅,传授给弟子的也只能是“技”,“数”只能靠自己用心去领悟,无法用语言传授,也无法身手相传,正如俗话所说,“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水平高低,往往取决于自身的悟性。
       这个故事中的“数”与文学创作中的“巧”具有相同的性质。与“技”相比,“巧”不是文学创作的普遍规律,而是掌握普遍规律基础上的灵活发挥。“巧”是一种创造力,“巧”能生“妙”,它使创作不流于平庸,甚至化腐朽为神奇,从而达到出人意表的奇妙境界。鲁迅用“间或一轮”描写祥林嫂的麻木眼神,简洁而深刻地画出了她的灵魂;“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称颂其“着一‘闹’字,境界全出”;莫言小说惯用儿童视角;《红楼梦》采用经纬纵横的网状结构模式;朱自清散文长于贴切细腻的比喻,这些无一不体现着创作者的慧心。
       由此可见,作为文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技巧”虽为一个概念,却包含两重意义。而且,“技”显然是“巧”的基础,只有通过“技”的训练和积累,才可能达到“巧”的高度;而“巧”则是“技”的突破和升华,只有具备了“巧”的能力,才能创作出真正独具个性和艺术魅力的好作品。
       李桂娥,河北张家口教育学院宣化分校中文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