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者]阅读教学如何突出一个活字
作者:高娓娓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如果教学法是一把钥匙的话,那么在所有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的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实践证明,凡是在教学中突出了一个活字,课堂上就会生机勃勃,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相反,则死气沉沉,教学效果收效甚微。那么,怎样才能使阅读教学真正活起来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意。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要想使学生“好之”、“乐之”,教师一上课就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好”,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创设情境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什么是创设情境呢?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形象生动的场景之中,创造出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以境育情”,“以情育情”。如峻青的《党员登记表》一课即可如此创设情境:一九四三年的冬天,山东海莱地区的一个黎明前的山野,积雪遍地,北风凛冽。一位年仅十九的姑娘遍体鳞伤的昂首而立。面对敌人的诱惑,她立场坚定,毫不动摇;面对刽子手的屠刀,她面不改色,神态自若,最后,用自己美丽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悲壮慷慨的英雄赞歌。她,就是黄淑英——现代作家峻青的《党员登记表》中的主人公。现在,让我们怀着对年轻英雄的崇敬之情来学习这篇课文。又如朱自清的《背影》一课,可以这样激发情意:“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呵护。‘可怜天下父母心’,细想想,有时他们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皱眉,一个动作,或是两三句话无不给我们以深切的爱护和巨大的鼓舞。就是一个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的背影有时也会使他们对我们的爱越显深沉。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泪光中他父亲的背影就是那么模糊而又那么清晰,那么渺小而又那么高大。”这一段话渲染了父母对子女深沉的关爱之情,把学生带入了又一次体验父爱的境地。如此创设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感受和体验,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走进知识的海洋。
       二、设置疑问,激活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疑之重要。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的一半。”有价值的问题能够诱发思维、激发求知欲。新课伊始在整体感知课文阶段,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和探索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而且会在师生连续的问、答中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结构特点,形成系统的、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文章的主旨方面,有利于学生在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把握重点。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精心安排问与问之间的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逐层深入。在教《愚公移山》一文时,可以从标题入手,按“谁移山?移什么山?为什么要移山?对移山有几种不同态度?结果如何”?的顺序提出一系列问题,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铺垫,几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涉及课文的线索、内容和主题,对学生整体上把握全文起引导的定向作用。“山高大”“年且九十”可见山难移,“出入之迂”又必须移,“难移”“要移”是一对矛盾,由此产生不同意见,不同意见又会在争论后统一于某一意见,学生沿着这一思路去思考,“援疑质理”,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课堂形成热烈探求的局面。问题的提出,似“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课堂被激“活”了。
       三、妙点美读,激活想象。
       “妙点”即课文的精妙之处。“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委婉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也就是说,要通过声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急徐曲折,再现作品中优美的意境,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情感,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孙犁的小说《荷花淀》第二节有一处几个青年妇女探望丈夫前的对话描写:“听说他们还没有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哪里就碰的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是一段非常性格化的对话,有的委婉含蓄,有的急躁冒失,有的稳重谨慎,有的羞羞答答。教学中,我通过拟声将这几个性格迥异的女人“读”出来,然后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这几个青年妇女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尔后请同学们回答各自的想象。大家的回答非常精彩,尤其是对最后的一个青年妇女神情举止的想象尤为丰富。有的想象她话没说完脸就红了,有的想象她不好意思的低着头,忸怩不安的摇晃着身子,双手不住的摆弄着衣角,像一位刚过门的新媳妇,有的想象她一边说,一边往同伴身上磨蹭……学生沉浸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天地里,静止的语言符号幻化为有声有色、活灵活现的生活场景,眼前的艺术形象似乎触手可及,呼之欲出。这时,再让同学们去读这段对话,大家兴致勃勃,不仅读出了人物的性格,读出了人物的音容笑貌,而且读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几个青年妇女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示在大家面前。可见,“美读”不仅能帮助学生体味语言的神韵,还能提高同学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整理提炼,含英咀华。
       俗话说:“编篓编筐,重在收口”,可见收束、归结的关键性。在阅读教学中,在知识载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让学生发挥获知主体的能动作用,通过探究整理,从课文中提炼出精华部分,既可以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掌握课文的要点,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消化。比如在教完《孔乙己》后,一位教师用“一、二、三、四、五”这一组数据为全文作结。在适当点拨之后,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推敲、讨论,最后提炼归纳出:一个道具,文中的“一块小黑板”表现掌柜势利冷酷的特点。两个精彩的动作,一个“排”,一个“摸”,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排”表现孔乙己显示阔绰、自赏自傲,同时暗示孔乙己手头拮据,对钱的珍惜;“摸”表现出孔乙己神情沮丧。三种人物,剥削者、下层劳动者、封建制度的殉葬品。四种脸色,“青白脸色”表现孔乙己营养不良,境遇可悲;“涨红的脸色”是孔乙己被酒客戏弄,死爱面子的写照;“灰白的脸”是孔乙己心灵深处的伤疤被人戳痛后悲哀心理的反映;“黑瘦的脸色”反映了孔乙己每况愈下,行将就木的处境。五次取笑,孔乙己的伤疤、偷窃、挨打、落第、断腿都遭到众人的取笑。通过笑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表现了当时人们冷落、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及社会的病态。
       五、处乱不惊,灵活应变。
       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对如何导入,如何设疑,如何教授,如何小结等整个教学过程作了充分而精心的准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灵活处理,随机应变,沉着冷静的应付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因此,阅读教学的“活”还体现在教师的处乱不惊,灵活应变的应变能力上。有一次,在《祝福》一课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个同学突然举手问道:“老师,为什么鲁迅先生要给鲁四老爷起这么一个名字,有没有特定的含义?”我听后心里暗自一惊,因为备课时并未考虑到这个问题,为了给自己赢得考虑问题的时间,我微微一笑:“噢,这位同学勤于思考,不但善于发现问题,而且勇于提出问题,那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和时代背景好好想一想,作者为什么给鲁四老爷起这么一个名字呢,有没有特定的含义呢?”同学们热烈讨论,我也苦思冥想,在听了几位同学的意见之后,我谈了我的看法:“‘鲁’与‘儒’谐音,暗示封建礼教,四即为伯仲叔季的季,代表封建社会末期,鲁镇人出于对他的敬畏,故尊称其为老爷。”这个解释既联系了课文内容,又巧妙的做出了回答,学生对这种解释心服口服,这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带着满意的神情走出了教室。
       阅读教学应突出一个“活”字,究竟怎样才能使阅读教学真正“活”起来,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研究的问题。“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其实,使阅读教学“活”起来的方法还有很多,正如叶圣陶先生所强调的那样“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于人”“多方善诱导,厥绩将无伦”。
       高娓娓,河南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