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导写者]人物表现与肖像描写
作者:侯华菊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记人为主的记叙性文章中,肖像描写是一种很重要的表现方法。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品质、思想、作风、感情、欲望、爱好、习惯、脾气等,总是在这个人的外形特征上有所表现,肖像描写正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外形特征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以此达到“借形传神”的目的。
       描写一个人的肖像,可以刻画他的容貌、服饰,也可以刻画他的神情、姿态。
       在《一面》这篇文章中,作者多次写到鲁迅先生的肖像,反复描写他的“瘦”、“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的直竖着”,胡须“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不但是要表现出先生给作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了鲁迅先生的精神个性,虽然身体“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这表明先生有着高尚的人生追求。鲁迅先生的头发“直竖着”,这是他“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的表现;“隶体一字”胡须则显示了先生一生都在严肃地进行思考,在这些描写中,既有人物的容貌、服饰,也有人物的精神姿态,形象的表现出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
       肖像描写可以写全身,也可以写局部,可以由作者直接刻画,也可以通过文章中其他人物的眼睛进行描绘,如描写《小桔灯》中的“小姑娘”时,作者是由头部写到脚的:“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在《最后一课》中,作者侧重描写韩麦尔先生漂亮的礼服:“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漂亮的绿色衣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写人物的全身,可以给读者留下一个较为完整的人物形象。描写人物外貌的某一部分,则可以起强调、突出人物性格的作用。在《老杨同志》中,老杨的外貌则是借助于文章中其他人物的眼睛表现出来的:“广聚跟小元抬头一看,见他头上箍着块白毛巾,身上是白小布衫深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2斤半重。”作者所以这样写,主要是为了突出广聚和小元对老杨的印象,“以为他是哪个村派来的送信的”。
       在描写人物的肖像时,还可以运用比喻、对比、衬托等方法,这样更能突出人物个性,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了一个叫马玉祥的志愿军战士,因为马玉祥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又是黑龙江人,所以作者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很多作者正是通过对比的方法来展示人物的外形特征的。在《故乡》中,作者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不同时期、不同处境的改变着的肖像,来表现人物性格、思想感情、境遇的变化,这是人物的自身对比。少年时的闰土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手是“红活圆实”的;中年时的闰土则脸色“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头上是一顶破毡帽”,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对比之后,作者指出了变化的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描写人物肖像时,首先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切不可“千人一面”,这就要求作者要有明确的写作目的,要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其次要注意倾注作者对于人物的感情。我们通过人物的肖像,可以看出鲁迅对这个人物的无限同情。另外,还要注意描写的顺序或者由总体到局部。
       总之,要想描写好人物的肖像也不是很容易的。不但要讲究一些方法,更要熟悉自己笔下的人物,这样写出人物才富有个性,才能达到“借形传神”的目的。
       侯华菊,教师,现居湖北安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