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导写者]如何提高作文批改的效益
作者:蔡秀琼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作文批改,是中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若能发挥出它应有的效益,对学生作文水平的促进无疑是极大的。传统作文批改中,有的教师披星戴月地精批细改、全批全改,殚精竭虑的成果换来的是学生不重视,水过鸭背,无动于心;另一些教师无力承受上述做法的巨大工作量,或减少作文次数,或敷衍了事。凡此种种,其结果都是对学生促进不大,效益不高。分析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教学程序缺陷所致。学生作文完毕后,即转入教师批改流程,学生作文的主动权被剥夺了,学生有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针对作文的主体意识活动戛然而止。然而,学生自主意识活动进一步深入探索对学生作文水平的促进作用是任何外在帮助都替代不了的。此后,任教师如何精批细改也没多大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应改进传统的作文教学程序,在批改环节增加学生自改,小组互改的环节。
       一、培养学生自我修改
       学生在课堂上把作文写出来后,不应就此终止。给学生一个自改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教师只做引领和指导,使学生可以进一步推敲、琢磨、反刍,充分比较字词句篇语修逻等的多种表达后选择更切合自己思想、感情的形式。换句话说,学生自改的过程,其实也是建构和提炼语言、思想的过程。再者,经过一段时间后,换了一个角度和心情来重审自己的文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的错误或狭隘偏激等不足,思维、想象力得到丰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改使主体自我调节得到强化,作文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所以,学生自改这一环节是一个完整的“创作”过程所必需的,其作用与教师上课之前要求学生预习类似,不完成这个过程,作文训练的综合效益会大打折扣。
       二、采用学生小组互改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互改就是实践这句话的最好方法。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引导通过学生的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互改,使学生们畅所欲言,相同的年龄,相同的经历,往往令他们对作文所涉及的事物有相同的情感,相似的看法,大家提出来可以互相鼓励,互相补充,在完善彼此作文的同时,也完善着彼此的思想、思维,正如俗语所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素质、不同的个性,小组人数较多,可能也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看法,有的相差较远,有的甚至相反,这将造成学生思想上的碰撞,可能会碰撞出瑰丽的思想火花。且无论碰出与否,学生思想更加深刻、更加丰富是必然的。这些作用是那些没有经过互改即进入教师批改流程的做法所无法引发的。
       当然一个好的方法也要组织得当才能发挥效用。在组织互改活动中,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要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如:对学生讲清楚互改的目的和作用,布置好互改的具体步骤,建立起有效的互改鼓励机制等等。为此,教师应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否则互改可能会流于形式,收效大打折扣。
       三、发挥教师评语的作用
       在作文批改上,学生自改、互改作用很大,但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教师的视角、经验、水平往往能给学生以启迪,学生也往往希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因此,放弃精批细改,不是教师完全不改,而是不要每篇作文都纠缠于字、词、句、修等细节上(这些细节可以在课堂上来个口头综合点评),重点应放在评语上。教师评语,应重点放在学生自拟题是否恰当、作文主旨是否明确、结构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层次是否清楚、感情是否真挚、感悟是否深刻等大问题上,高屋建瓴,在总体水平的提高上给学生以启迪。
       另外,评语应注意人性化,注重肯定、表扬和鼓励,体现教师的关怀,避免僵硬、刻板或责备的语言给学生带来伤害,挫伤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总之,作文批改,既要尊重规律,发挥学生自改、互改在作文学习中的作用,也要发挥教师的点评作用,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作文批改的效益。
       蔡秀琼,海南昌江海南钢铁公司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