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导写者]作文教学中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作者:范锡烽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2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的教师教学生听,教师命题学生写,学生作文教师改,教师评讲学生看的教学形式。教师包办代替过多,学生思维长期受到束缚,尽管教师认真细致地指导、评改,学生仍然摆脱不了不知道“写什么”、“怎样写”的困扰,作文教学水平一直难以提高,同时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导致这样恶性循环的重要原因是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够。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在观察中注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教学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亲身体会、感悟”。初中一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作文训练,要求学生“学会记实”。该单元作文训练题是《参观_________记》。当学生初次面临这个题目时,无从下笔。恰逢当时,我校组织了一次旅游活动,参观湖北随州的相国寺。经过一天的参观,学生再次写时,竟然写下了千余字的《参观相国寺记》,而且写得非常成功。由此而得,这样的作文教学需要教师先把学生带出室外或校外,让学生接触生活实际,接触社会实践,走进大自然,开阔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获取作文素材的机会。学生在观察时,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去自我捕捉灵感,索取写作素材。只有这样,学生就不会“怕”作文,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了。
       二、在作文指导课上注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的作文教学指导模式基本上是引导审题,指导选材,交给方法,强调要求。这样一来,一堂课的45分钟就让老师精心细致的指导讲解,占用了大半时间,学生硬着头皮像容器一样任凭教师灌输,作文教学效率怎能提高?
       作文指导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自主发展教学模式。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把自己心里的话吐出来,用自己的口把文章的内容表达出来,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要求,自己审题,自己命题,自选素材,自己构思,自行成文。
       有的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总是苦口婆心,指导过于具体细致,就连文章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样选择材料,怎样列写提纲,甚至还会给学生念范文听。整个一堂课,基本上就由教师包场了,学生只能按照教师指导的模式写,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从而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总之,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要因人而异,在写法上稍加点拨即可,尽量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自主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让他们真实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在作文批改上,注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要使学生自改作文,不待老师改。”这句话就强调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作文自批自改、互批互改已在我校逐步实行。打破了传统的学生写教师改,教师批学生看的作文批改方式。这样,学生真正成为批改作文的主人,读读改改,评评修修,在批改中培养学生修改能力,从修改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四、以自练为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当今考试,作文题目越来越新颖,越来越创新,且作文分值都较高,学生要想取得高分,写好作文尤其重要。有些学生的作文水平不高,主要在于没有充分发挥自练的积极性。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加强练习量。要求学生课内写大作文,课外写周记或小作文,达到每周一篇,养成练笔习惯。平时,随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做的事写下来,时间长了,学生所积累的素材也就多了,写大作文就不会有“无米之炊”之感了。在自练中,要不拘形式,不限文体,不受约束,学生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命题、选材自由化,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机会,促使学生有一种“我要写”的欲望。
       只要教师作为引导者,启迪学生,在教学中处处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念学生代表作,给予学生以自信,学生的写作兴趣、水平就一定能提高。
       范锡烽,教师,现居湖北安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