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拾贝者]课堂评价的艺术
作者:刘金慧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堂评价提出了新的建议,它指出:课堂评价不仅是为了评判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学生的学习,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新的理念下的评价告诉我们,课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及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的引导,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课堂评价的教育功能。
       一、赏识学生优点。
       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是人的天性,尤其是不成熟的孩子,他们更需要老师、家长的关爱、呵护和赏识。赏识能使人的心情愉快,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萌发灵感。教学中虔诚的表扬学生、赞美学生,就会让学生感到意外的惊喜,同时也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会给予学生热情的表扬,例如,“你积累的知识非常丰富,我很佩服你”,“你回答问题的声音我特别爱听,能不能再说一遍?”,“你的思维很独特,看来大家都应该向你学习”,“你真是太厉害了,老师都没有想到这一点”等等。这样能够让学生真切地感觉到成功的喜悦。记得在一次语文公开课上,学生提出了一道非常难理解的问题,于是我安排小组进行讨论。经过激烈的研讨后,最后终于有一名同学站了起来自信的讲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回答的内容很有见地。这时我急忙走上前去,握住他的手连声说:“你真了不起,你的智慧帮助大家解决了这么大的难题!”这时他心中的喜悦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学会用赏识的心态对待学生吧,这样才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同时也会让我们收获意外的成功,这才是真正的“活”课堂。
       二、善于巧妙点拨。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因势利导,用自己的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用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激起学习的热情,让语文课堂上的智慧火花成为燎原之势。这样,学生才会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感受。例如,我在学习《桃花源记》一课时,让学生朗读“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通过这些朗读来表现桃花源中人的热情好客。第一个学生站起来读的语气平淡,不够理想,我摇着头说:“听了你的朗读,我认为你不太热情,我不想去你的家做客。”听了这样的评价后,其他同学跃跃欲试,把手举得高高的,有的甚至主动站起来有声有色朗读了,有的同学朗读感情到位了,我立刻评价道:“呀,你真热情,我一定去你家做客!”在这种生动、形象的语言的点拨下,每个学生都读得兴趣十足、趣味盎然,参与的热情也十分高,从而使朗读训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宽容学生差错。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难免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宽容他们的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是一个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然而,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在对待天真的孩子的时候,似乎没有很好的认识和关注到这一点,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极其严格,容不得学生出现半点差错。这样从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学生敢想、敢说、敢为的性格丧失,妨碍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扼杀了他们的兴趣。相反,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容忍学生在学习中的种种差错,他们就会毫无顾忌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勾勒自己的设想,师生之间就会进行认识上的沟通、感情上的交流、思想上的碰撞、心灵中的对话。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教学。记得我们在学习《庐山云雾》一课时,学生在“为什么庐山上能出现云雾景象?”这一问题上引起了争论,在诸多答案出现后,我真诚地对那些错误答案的学生说:“你们的错误,为全班同学带来了一次有价值的讨论,谢谢。”这种真诚的宽容,让课堂变得轻松、愉快,研讨氛围极为热烈,也让师生之间变得平等了、和谐了。
       细细品味,精彩的课堂评价是一门奇妙的教学艺术,是一种敏锐的教学机智,更是一种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思想。只要我们心系学生,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一定能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充满生命的活力。
       刘金慧,教师,现居河北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