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课堂情境的营造与构建
作者:刘 烨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也能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并且能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
       中学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有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再会到课内,这个时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上了一个台阶。比如在《背影》这一课中,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和母亲很好,却对父亲颇多怨言,难以理解内课文中的父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我先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父亲的不满,然后学生讲述了父亲疼爱我的小故事,通过老师的故事,他们很快明白,父亲的爱是深沉的,在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纷纷起来述说自己的父亲。
       有的时候利用课文本身具备的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而迅速的理解课文。如《皇帝的新装》中,有一些十分适合表演的素材。骗子织布的动作,老大臣观察的动作,我请两位学生现场给全班表演,学生们为了表演,自然对课文认真地去研究。《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这两课,都有很好的表演素材。《孔乙己》中我以讲台桌做为酒店的柜台,请学生表演酒店里的情境。在《范进中举》中,请学生做出范进跟“拍、笑”等动作,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很快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描写语言有了较深的认识。通过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把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自然加快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感受意境。如初二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对于初二从未离家的孩子,要他们去体会分别的个中滋味,用语言来激发引导他们的感情进入诗中情境和意境,实在是有点免为其难。这个时候,音乐就可以凭借其独特的感染力来使课堂充满那种离愁别绪,我给学生放古曲《阳关三叠》,在凄凉婉转的音乐中,学生进入诗的意境,自然能体会诗句的妙处。
       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学习课文,同时也要让他们具备创造能力。所以在课堂中设置一种创造情境,激发孩子的创造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利用一些课文的开发性结尾,可以很好的达到目的。如初一《皇帝的新装》,结尾并没有点明两个骗子的结局,利用这一点,我让学生自由想象,给课文加上结尾。《小麻雀》中,也在课文学习完后,让学生去运用创造想象写出小麻雀的各种未来。学生争红斗绿,各抒己见:有的学生写小麻雀终于回到广阔的天地,天高任鸟飞。有的则写小麻雀痛苦的死亡。还有的写依旧是从前的生活……这些看法都跳出了教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初三课文《孔乙己》同样也可做这样的处理。
       此外,还可利用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运用竞赛手段,激发竞赛情境;而在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上,也不能满足于对课文的分析,而要求学生进入生活,去分析生活中大语文现象,让学生发现了语文就在自己身边,会不由自主地开拓语言的运用环境,扩展了课堂的辐射面等等。
       情境教学的关键在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刘烨,教师,现居山东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