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研究者]经验与体验是知识建构的必要条件
作者:刘峻岭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探究者基于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条件,通过自己的探究,将在探究中感知的感性的、浅层次的表象通过整合上升为一种理性的、深层次的内涵,最后建构成自己的知识。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探究者自己所拥有的相关的经验与体验,将为最后的知识建构,甚至是创造发明、重大发现提供一个重要的知识转化平台。这种经验与体验可能是一种纯理论性的书本知识,探究者会在探究过程中与这种理论进行对比验证,或以这种理论来指导完成对前一种理论的深化;这种经验与体验也可能是一种经历或情感,在这种经历或情感的影响下,探究者可以在价值观、审美观上得到自己独特的建构。
       一、经验与体验在自然学科领域内对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
       在自然学科领域内,经验与体验对于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个没有相关经验与体验的人想在某领域内进行一项相关发明或技术突破,那无异于痴人说梦。科学史上几乎每项发明与技术突破中都可以发现经验与体验的影子。
       英国科学家牛顿受苹果落地的启示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推想,苹果落地是因为苹果与地球之间有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不但存在于苹果和地球之间,而且存在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地球与月亮之间……。总之,地球与任何物体之间都存在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叫做万有引力。树上的苹果熟透了,就落到地下,这种现象从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可是,为什么惟独牛顿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呢?我们不要忘了牛顿物理学家的身份。除了牛顿的物理天才以外,正是因为他有着相关的物理经验和体验(纯理论性)作指导,然后再加以研究推广、转化,最后才建构成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肯定不是第一个被苹果砸中脑袋的人,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任何相关物理经验和体验的人被苹果砸中头后能演绎出万有引力定律。第一个被苹果砸中头的人,他的第一反应有很多种,甚至可能是:别人没有被苹果砸中,我怎么运气就这么差呢?殊不知,能够成为物理泰斗的机会上天已经给了他,但他最终却不能将其转化,建构为万有引力定律,这里边难道就没有相关的物理经验与体验在作怪吗?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修理工出身的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当代的信息技术革命,哪项重大的技术突破不是因为相关的人拥有相关的经验与体验呢?
       如果说这种对历史发生了重大推动作用的技术突破太绝对了,对人各方面的素质要求太苛刻了,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在知识探究过程中的代表——学生对以前的科学知识接受的过程。
       某小学一年级上概率课,老师把一个白色的塑料球放进袋子里,还把黑色的塑料球也放进去,问:现在里面有几个球?三个球,一个黑的,二个白的。同学们不要看,手伸进去摸,摸到黑的机会多,还是摸到白的机会多?小朋友去摸。里面一个黑的,二个白的,当然是摸到白的机会多了。再放三个红的球进去,老师说:现在里面有六个球,一个黑的,二个白的,三个红的。你随手摸一个球出来,你想想,摸到哪一种球的机会多?小朋友摸了后说:当然是红的了,红的有三个。
       同样的概率课,在高中上,老师讲了学生听不懂。老师说我举一个例子:扔硬币,扔一次记一次,到最后,同学们想一想,出现两种图案的比例是多少。同学们瞎猜,二比一,不对。三比一,不对。四比一,不对。大家不猜了,就问老师:老师,你说是多少?老师说:一比一。同学们说:这不可能,随便扔,怎么会是一比一呢?有人说:谁有硬币,试试看。老师说:不要扔了,人家外国数学家早就扔过了。你们记住就行了!但同学最后还是没有记住。
       前者就是让小朋友摸,不用费多大的口舌,小朋友就懂了。这就是经验与体验。而这种有过经验体验的东西经过转化,建构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就难以忘记了。
       至于学生在物理、化学、生物课堂上经过实验转化,建构而得来的知识,一辈子也忘不掉,真正形成了自己的知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实在是太普遍了,以至于成了一种必然。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经验与体验在自然学科领域内对知识建构具有重要作用。
       二、经验与体验在社会及人文学科领域内对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
       关于经验与体验在社会及人文学科领域内对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本文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来予以论述。
       对于文学创作,鲁迅十分重视经验与体验。鲁迅说:“日本的厨川白村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说作家之所描写,必得是自己经验过的么?他自答道,不必,因为他能够体察。所以要写偷,他不必亲自去做贼,要写通奸,他不必亲自去私通。但我以为这是因为作家生长在旧社会里,熟悉旧社会的情形,看惯了旧社会的缘故,所以他能够体察……所以革命文学家,至少是与革命共同着生命,或深切地感受着革命的脉搏的。”在这里鲁迅所说的“体察”,可以不是直接所做的事情,但却因为生长在旧社会,熟悉旧社会的情形,实际上也就是某种经验与体验。
       经验与体验的“物我同一”境界,使作家似乎进入描写对象的生命内部,从而能够把握对象的活动轨迹和生命血脉,这才导致了文学中艺术形象的生气勃勃。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曾谈到他写《包法利夫人》的经过:
       写书时把自己完全忘去,创造什么人物就过什么人物的生活,真是一件快事。比如我今天同时是丈夫和妻子,是情人和他的姘头,我骑马在树林里游行,当着秋天的薄暮,满林都是黄叶,我觉得自己就是马,就是风,就是他俩的甜蜜的情话,就是使他们填满情波的眼睛。
       福楼拜被认为是现实主义大师,他的描写是客观的、冷静的。但为了使自己的作品中的形象真切动人,具有生命的活力,他在写时仍然必须进入“物我同一”的对生活的经验与体验之中,为人物和景物“设身处地”,充分领悟人物和景物的生命,这样经过转化,他才能建构出一种在客观的描写中不失活泼生气的能力。
       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中,同样缺少不了欣赏主体拥有的与欣赏客体相关的经验与体验。以脍炙人口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一连串展示出十一种视觉意象画面。如果你要真正欣赏这首元曲,你就必须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体验。你仿佛置身于一种静中有动的境地,仿佛听到昏鸦一二声聒噪,瘦马一二声嘶鸣,西风沙沙,流水呜咽,乃至老树瑟缩,枯藤叶落声,断肠人疲惫的脚步声。至于那色彩虽属低暗,也颇光怪,枯藤、老树该是灰白,昏鸦自然是青黑,古道为黄尘,瘦马也许是青褐,小桥本是石砌或木搭,总该挂一点绿苔,住家的房子是坯瓦所垒,也许是茅草所筑,但苍褐色已扑入眼帘,上面或许该有缕缕晚炊的烟,夕阳自是血红,却已无暖意,行路人总是衣衫褴褛,色彩灰暗,西风习习。这色彩,这声音,这温度,让欣赏主体无法不体会到似曾相识的人生征途中的凄苦无奈与孤独寂寞。这种审美体验如果没有欣赏主体本身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就不可能将马致远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还原出来并予以体会和共鸣。这样的话,欣赏者就如同盲人摸象,对全曲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一些表象上,当然就更谈不上对作品中所包含知识的转化与建构了。
       不管是从文学创作来看,还是从文学欣赏来看,如果缺少了经验与体验,不仅文学最为耐人寻味的那一部分意味丧失了,就连创作者与欣赏者也会深深的遗憾与无奈。
       作为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的一个代表——文学是这样,社会学科、人文学科其余的部分也同样如此。经验与体验在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的知识建构中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知识探究过程中,经验与体验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让你在平常的知识理解过程中,理解接受得更为轻松;也可以让你在顿悟之中产生一个重大发现,成为科学界中的一颗闪亮明星;也可以让你在社会、人文学科的领域内理解经典,创造经典。总之,经验与体验已经成为了探究过程中的一个必要条件。
       参考书目:
       [1]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8年第1期。
       [2]张华:《经验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2版。
       [3]童庆炳:《经验、体验与文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1期。
       [4]童庆炳:《中国古代诗学心理透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
       刘峻岭,教师,现居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