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学者]李白研究与李白诗歌教学
作者:黄晓燕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黄:郁教授,你是李白研究专家,我们想向您做个专访。主要谈谈李白其人以及中学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一些问题。
       郁:好的。
       黄:研究李白的读本有哪些,您认为比较好的是哪一种?
       郁:从研究者的角度,李白的读本很多,但足本很少,好的本子有宋代杨其贤著的《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不过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元代萧士贇的《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但受朱熹学说的影响,很多地方解释得不沉着。另外,明代胡震亨有本《李诗通》,这个人很有名,《全唐诗》就是以其《唐音通鉴》为基础做的。较好的本子是清代王琦的《李太白文集辑注》,王琦是清代著名的训诂学大师,这个本子是很多学者注李白诗歌的首选底本。
       黄:有哪些现代文注解李白的读本呢?
       郁:瞿蜕园、朱金城校注的《李白集校注》、詹英主编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郁贤皓的《李白丛考》、裴雯主编的《李白诗歌赏析集》、罗宗强的《李杜略论》、安旗主编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
       黄:有一种说法,说李白与唐朝皇族不同宗,是吗?如果是胡人,他是纯粹胡人还是汉化胡人吗?
       郁:这个问题在上个世纪30年代曾做过一次比较认真的讨论。陈寅恪有一篇文章叫《李白民族之疑问》,指出李白父亲名叫李客,客,客人也,是其父名字不同于华夏民族,故以客自示。胡怀琛在《李白的国籍问题》一文中,也考证李白应是出生在胡化了的汉人家庭。说李白是李氏皇亲是伪说。有人查阅过《全唐书》,没有看到李白这一支。如果按李阳冰《草堂集序》里“凉武昭暠王九世孙”说法,那唐玄宗李隆基都比李白低两辈。
       黄:李白出生在哪一年?
       郁:李白曾经有一篇作于公元757年的文章《为宋中臣自荐表》,其中说自己五十有七,那么他应该生于公元701年。
       黄:李白的出生地,是在四川还是西域?
       郁:现在很多研究李白诗歌的人是四川人,他们依据李阳冰的《草堂集序》里“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之暠九世孙,……至舜七世为庶人,……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这些句子,推测李白出生在四川,另外也有文说李白是迁到内地才出生的。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李白在《为宋中臣自荐表》这篇文章中自称生于武后长安元年,即701年,当时是武后长安元年,李白不可能生在神龙年间。李白应生在碎叶,碎叶是当时唐朝在西域设的四个镇下面的一个。
       黄:李白朋友很多,您能谈谈他和杜甫的关系吗?
       郁:李白比杜甫大11岁,他们有两次见面,第一次在两宋之间,就是今天的开封、商丘一带,两人相遇在洛阳,当时李白已经很有名了,很多人都巴结他。杜甫当时没什么名气,诗写得很少。当时,杜甫对李白非常钦佩、景仰。在这个时期,两人一起游玩了很久。第二次是在齐鲁之间,“齐”指的是今天的济南一带,“鲁”指的是山东济州一带,两次见面,两人游历了很长时间,感情相当的好。杜甫有诗曰:“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
       黄:有一种说法,说李白和杜甫在长安见过面,两人还对酒当歌过。
       郁:曾发现李白有一首诗,写李杜在长安见过面,后来证明是伪作,他们不可能在长安见过面,因为李白在天宝三年离开长安的,之后再也没有回去过。杜甫在长安呆了十年,是在天宝四年到天宝十四年,两个人不可能在这个时间里见面。但有一点必须指出,李白与杜甫的关系相当的好,两人都有怀念对方的诗,李白这方面的诗少一点,有一首《沙丘城下寄杜甫》,云:“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愎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杜甫就多些了,像《梦李白二首》、《春日忆李白》、《天末怀李白》都是想念李白时作的,杜甫在《谴怀》中云:“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
       黄:郁老师,李白是病死的吗?
       郁:是病死的。这还得从永王李璘说起,永王是唐肃宗李亨的兄弟,时任江陵郡大都督及山南东道等四道节度使。安史之乱时,玄宗诏他出兵东南,平定战乱。永王当时不承认肃宗,想推翻肃宗,自己当皇帝。当时永王沿长江而下,肃宗命令他回到自己的辖地四川,他不听,继续沿长江到京口一带,这个时候他已经是叛逆者,造反了。当时的以高适(淮内节度使)为首的三镇,出兵抵抗。永王在前后夹击的情况下,兵败,后来逃到江西,被江西节度使杀掉了。当时李白跟着永王一起跑的,后来被捉住了,关在浔阳(今江西九江)的监狱里。那个时候他写了很多诗,后来被宋之悌的儿子救出来。后流放夜郎(今贵州铜梓一带),半路遇大赦,返回南京一带。上元二年,李光弼以当时太尉的身份征讨史朝义(史思明之子)。李白问信,当即从当涂北上,到南京生病返回,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62年病死在族叔李阳冰家中。
       黄:传说郭子仪在肃宗面前保过李白,才让李白免得一死。
       郁:这是传说,是没有根据的。本身来讲,李白和郭子仪就从没见过面。
       黄:李白为什么跟着永王?
       郁:李白很没有政治头脑的,当初跟永王出来的时候,他以为永王是来打安禄山,平安史之乱的,后来永王的目的暴露了,很多幕僚都跑了,而李白偏偏跟着永王。从骨子里,李白是一个纵横家,他有一首《永王东巡歌》,抒发了他当时的忧国忧民,诗曰:“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他以为当时是乱世,正好实现自己的抱负,却没想过被人利用。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李白没有政治家的谋略,他功利心很强,但只会吹牛皮,属于那种抱负大,政治本领小,是非观念乱七八糟的人。高适就比他强,一心跟着肃宗跑,后来官封丞相。
       黄:李白死在安徽当涂,我们如果去凭吊李白,应该怎么走?
       郁:很简单的,先到江苏的马鞍山,再到青山,李白的墓就在当地。
       黄:听说您在主持做一个《李白全集》,能冒昧问一下,您准备用哪种体例?
       郁:这本集子纯粹是用我的一家之言,主要在这几个方面做工作,一是因为李白的集子有很多,而且很杂,所以首先我要做一个文字上的校对。二是对已有的本子里的注解,进行新的解释,把不对的改过来。三是每一首诗后面都会有一个评语,好更加清楚地把诗讲清楚。
       黄:是学术书还是普及书?您能跟我们中学教师和中学生推荐一本比较权威而又通俗的读本吗?
       郁:最近南京的凤凰出版社,原来的江苏古籍出版社,准备出一套《历代名家精选集》,我在里面写了一本《李白集》,今年年底出出来。
       黄:那太好了,我们中学教学有了新的资料了。对了,郁老师,李白被誉为“诗仙”,您认为他有超人的地方吗?他年轻的时候是不是已经近乎神人了?
       郁:当然有过人之处了,李白早年时的律诗歌就很工整,他也非常自负了。自诩“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其二)。李白是“天才”,但他是下过功夫的,不是凭空飞来的神仙。他的律诗功底为后来他最有成就的七言等古体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加一句,李白后来写律诗少,写绝句多,主要是和他的性格有关,奔放的性格不喜欢框架过多的格律的束缚。
       黄:大家知道李白作诗喜欢喝酒,您认为酒和他的创作之间有关系不?
       郁:这个不好说,我想写诗的喜欢喝酒,大概是喝酒后,可以刺激和激发他的诗兴吧。
       黄:您认为李白是个胸怀大志的政治家,还是一个游历列国的纵横家?
       郁:李白功名心很强的。他只会吹牛皮,没有政治家的谋略,前面也说到,和好友高适比,他就差多了,高适在哥舒翰兵败长安时,立马去武威追太子,后反对诸王纷争,主张大一统,因而深受新皇帝的信任,官至宰相。而李白晚年,永王李璘派两三个人去庐山请他,他就下山。后来,永王部队被击败,他也不跑,跟着永王被捉着了。
       黄:您怎么评价李白在诗歌上的成就啊?
       郁:李白成就很高,我想用“藏、常、畅、长”四个字概括李白绝句的艺术成就。“藏”就是含蓄,不要什么都讲出来,要藏起来;“常”指的是平常,平常人写平常话,平白如话;“畅”指的是通畅,顺口;“长”指的是意味悠长,意境深远。
       黄:您认为如果用文字来概括李白的一生,你会选择那一个句子或词语?
       郁:在马鞍山的“李白纪念馆”的门联,我认为可以很好地概括李白的一生“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上五言,教先生低首;韩荆州,差解事,肯让阶前盈天地,使国士扬眉?”这首诗里嵌入了李白的几首名诗,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与刺史韩朝宗书》、《上安州裴长史书》《与韩荆州书》,写的非常适合李白,我是这样认为的。
       黄:您认为从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中学生如何找到与浪漫狂放的诗仙李白的精神契合点?
       郁:我认为要沉入李白的诗歌当中,去揣摩李白诗歌的遣词造句,去体会他诗歌中的那种时代精神。
       黄:李白是洒脱的,然而他也是一个思想相当复杂的诗人,您认为在哪些诗歌里能看出来?
       郁:这个很难说,思想的复杂是一个伟大诗人必备的条件吧。
       黄:《蜀道难》有人说它是李白劝玄宗莫去蜀中所作的,是吗?
       郁:那是萧士贇的说法,是不可信的,因为《蜀道难》这首诗收在殷《河岳英灵集》中,这个集子里收诗收得最晚的是天宝十二年的诗歌,而玄宗入蜀是在天宝十五年,不可能的。当时著名诗人贺知章看了这首诗后,惊叹不已,称李白为“谪仙”。
       黄:您觉得怎样给中学生们讲出他的杰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梦境?
       郁:这首诗很复杂,几句话讲不清楚的,我提醒大家一点,这首诗里的梦境,实际上是一种象征的艺术手法。李白用象征的手法写当时的朝廷,影射当时的朝廷,但也不是说每句话都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李白更多的是用一种主观的经验,自己的感觉写出的梦境。
       黄:您是怎样看待《将进酒》这首诗歌?
       郁:李白之前,很多人都写过《将进酒》,写得都很短,基本上都是四句,主题都是“及时行乐”。李白写《将进酒》,主题没变,但写的都是长篇,是一种以七言为主的乐府诗,有的句子长达十个字。李白的《将进酒》并不给人一种消极的思想,“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说人生短暂,早上的黑头发,到晚上都变白了嘛;“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讲的是大家要及时行乐,但后面变了,“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感情变得积极了,潇洒豁达,还要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业出来嘛。
       黄:您对入选高中课本中的这三篇文章有什么其他方面要说的?
       郁:这三篇选得好,它们都是李白有名的乐府诗,李白在这些乐府诗上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他给旧体乐府赋予了新的生命,可以说,旧体乐府在李白手里达到了顶峰,后人不可能再用这个题目写出超过李白的诗了。
       黄晓燕,湖北黄冈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