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硕士论坛]《邂逅霍金》教学设计
作者:易建平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葛剑雄教授的《邂逅霍金》堪称大家之作、散文精品。文章多侧面刻画了霍金的独特形象,深入阐发了作者对于尊重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这是学者与学者的邂逅,一种朴素的、平淡的,却又十分激动的、深沉的邂逅。作者行云流水地记述了整个邂逅的过程,却清晰而深刻,用简括而朴素的语言抒写自己内心的独特感触,然精警而有力。整个文章,字里行间充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鲜明传达出作者对于如何尊重一个人的价值以及对人文关怀的深切感悟。
       本文文字浅近平易,学生阅读中无明显理解上的障碍,课堂教学重在加深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体会和人文关怀的领悟。基于此,拟对本文的教学做如下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本文从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2、学会准确把握散文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课文,筛选信息,理解内容;分析讨论理解文章主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所推崇的人文关怀精神。
       [教学重点]
       一、学习本文从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二、揣摩作者写作动机,学会如何准确、深刻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东西方文化、思维差异所导致的不同的名人崇拜效应。
       [教学实施]
       一、创设情境,设问导入。
       霍金用三根手指敲打坚韧的宇宙果壳,诠释着魅力无穷的当代神话。假如此刻的你信步于剑桥校园,徜徉在康桥河畔,与这样一位轮椅上的勇士、科学界的泰斗不期而遇,您会有何举动,又会作何感想呢?
       二、课件展示《轮椅上的斗士——霍金》图片和成果资料,强化对霍金形象的认识。
       三、解读课文。
       1、阅读课文,梳理结构,体会作者情感变化过程。
       设问导学:
       (1)面对仰慕已久的霍金,作者是如何勾画霍金的独特形象的?这些描写给你什么感受?特别是对于霍金眼神的描述,该如何理解?
       (2)邂逅霍金时,作者是如何表现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3)除描写霍金形象和我的意念感受外,还描写了周围群众的反映,此中有何深意?
       教学意图:微观切入,通过感知性认读,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行文思路。品味重点词语,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以加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2、揣摩作者写作动机,理解文章主旨。
       (1)提问:邂逅之后,作者有何感慨?为什么说霍金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
       意图:揣摩重要语句,概括文章主旨,以培养分析概括能力与质疑精神。
       (2)《这是一次 的邂逅》,结合课文内容,补充恰当词语,并谈理由。
       意图:整体把握课文,加深对主旨的理解。
       (3)设疑激趣,引发讨论。
       ①提出问题:课文导语说:“让我们随作者一同邂逅霍金,一同邂逅他对于宇宙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有人认为,这对本文的主旨概括不够恰切。您对此有何看法?
       ②讨论交流。
       ③总结:此文并非表现霍金的曲折经历和非凡业绩,侧重点不在于展示霍金的人格魅力,导语概括失之偏颇;文章主旨也非“表现对弱势群体的一种尊重”,这里的霍金没有以弱者形象出现,更突出霍金作为名人的智者形象;文章的主旨在于阐发对于霍金何以能取得今天的科学成就的深刻思考。通过有关霍金幸与不幸的精辟议论,强调了超乎特定时代之上的生活地域、人文氛围对他成长和成功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从结尾作者感同身受的深沉喟叹,更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一主旨的把握。
       四、拓展迁移。
       结合生活实例,联系东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阐述你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①提供材料:张济《霍金和纳什的成长得益于社会的巨大宽容》,提出问题。
       ②学生列举名人被追捧、受干扰的事例,对照比较东西方不同的名人崇拜效应。
       ③引述社会学家费孝通关于东西方社会结构差异的观点,比较揭示其社会根源。
       五、作业布置。
       阅读《从邂逅霍金想到邂逅“超女”》,结合想象,写一篇作文《邂逅超女》。
       附:
       霍金和纳什的成长得益于社会的巨大宽容
       张济
       第24届世界数学家大会结束了,霍金和纳什走了,但留给中国的科普热还在,留给人们的思索还在。
       先说霍金,这位极大地延展了人类认识宇宙深度的大科学家,早在上大学时就患上了“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导致半身不遂。1985年又丧失了语言能力,如今只能用三根手指操纵电脑说话。在著作里,霍金认为,他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所生活的社会对身患残疾的人没有精神和物质的压力,对残疾人不存在歧视。21岁,霍金被检查出得了“运动神经细胞病”。医生说:“这是无法治愈而且致命的病。你只能再活两年。”但霍金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更没有被社会遗弃,他不但完成了博士论文,还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并且是最年轻的会员。1965年,23岁的霍金成功申请了剑桥的一份研究奖学金。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为了他的轮椅行走便利,还特地修了一段斜坡。目前,霍金担任着剑桥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斯数学教授。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霍金登上了科学的高峰。
       再说说纳什。纳什是一位数学家,但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博弈论对经济学发展意义重大,几乎动摇了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1950年,纳什22岁获得博士学位,第二年,他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教员,甚至比许多研究生还年轻。然而在1959年,这位刚满30岁的数学奇才就住进了疯人院,并丢了麻省的工作,从此再也没有出版过一篇论文。后来纳什频繁回到普林斯顿,成了教学楼里的幽灵,有时在黑板上涂写一些数学公式,有时穿着不太合身的衣服在图书馆里看书,或者在校园里徘徊。纳什的前妻认为,虽然他已经不能从事研究,但呆在普林斯顿的数学圈子里对他有益。令人感动的是,就在这种情形下,他的母校普林斯顿大学接纳了他,朋友们仍然以博大的胸怀关心他,帮助他。为了让他能治病还有收入,朋友安排他到一个诊所治病,并作为统计员参与该诊所的研究项目,还努力为此筹集资金。普林斯顿数学系主任米尔诺还决定为纳什提供一个为期一年的研究数学家兼讲师的职位。正是在众人的关爱下,纳什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恢复正常。纳什的经历被拍成电影《美丽心灵》后,其事迹家喻户晓。但影片中所指的“美丽心灵”,应该不仅是妻子对他的照顾和爱护,还应该包括普林斯顿大学以及社会对他的宽容。
       普林斯顿大学是名校,剑桥大学更是名校。当然,它们不是由于有了纳什和霍金这样的天才、大师才成为名校的(尽管二人让名校更加名副其实),而是由于它们拥有包容个性、自由甚至缺点的品质。天才自然是稀缺资源,但比天才更稀缺的是让天才茁壮成长的土壤。霍金和纳什的经历不正说明了这个道理吗?我们的许多大学也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花了很多气力和金钱引进大师和大学者,前些年就有“诸江学者”的说法(长江学者、珠江学者、闽江学者等),近年又从国外花百万年薪请名教授,请“海归”。不错,正如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谓有大师之谓也。”但是,引进的结果如何呢?短时间内看不出来,但最终也只能让人抱谨慎乐观的态度。因为钱堆不出好大学,有大师和大师有作为也还是两回事。相比之下,我们更缺的让学者远离急功近利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环境和氛围。否则,人家过去曾经是大海,后来在你手里变成了小溪,龙游浅水,虎落平阳,不就太可悲了吗?
       (出自:人民网2002/8/16)
       从邂逅霍金想到邂逅“超女”
       陆继椿
       经常在传媒上看到人们追星,如今又出来一群一夜成名的“超女”,由于包装追捧和疯炒,她们中的几个俨然也上升到和大牌明星差不多的地位了。不少中学生在作文和随笔中,以激动的文字记下了热泪盈眶看“超女”的情景。我想,如果这些同学有朝一日在马路上、公园里、黄浦江边、苏州河畔,邂逅“超女”会怎样呢?由于很难想象,忽然脑屏幕上闪出了另一种邂逅,一种学者与学者的邂逅,一种朴素的、平淡的,却又十分激动的、深沉的邂逅。那就是1998年7月15日傍晚,复旦大学享有盛誉的历史学家葛剑雄教授,在伦敦剑桥大学剑河边,与当今最伟大的科学家史蒂芬·霍金的邂逅。霍金不仅在理论物理上作出了自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贡献,还以他高度残疾之身、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感动着亿万人!
       葛剑雄教授的笔下是这样邂逅他的:“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
       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看成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当霍金经过时,一切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没有拥挤,没有欢呼,没有鲜花,没有签名,一个伟大的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巨星,一个将永远留在历史星空里的人物,是那么平凡,一个“正常人”的平凡,里面包含了极不平凡的业绩和极不平凡的精神。作者叙述整个邂逅的过程是那么清晰而深刻!从见到轮椅“缓缓”驶来,到目送着霍金“静静”地过去,从霍金跟照片上一样的坐姿到“渐渐”消失的背影;从写霍金到写周围的人;“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然而,这是个“独特的形象”,作者的“呆滞”是一种心灵的震撼与相通,不须献花、鼓掌、签名和留影,作者近距离的接触——跟以前在照片上看到唯一不一样的是霍金那“异乎寻常”的目光:
       “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怎样理解这矛盾的感觉?霍金是排除一切纷繁在深思,正是这种探索的执着和坚毅,才让一位学者感受到极度的“冷漠”和超常的“魅力”,于是在震撼与感染之余,作者又感慨于霍金健康的不幸和他生活在当今时代的幸运;并且更庆幸剑桥人有一个懂得个人价值和时间可贵的环境。读了学者的一次邂逅,你能够在品味之余想象一次跟“超女”的邂逅么?(出自《新闻晨报》2005/11/1)
       易建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