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硕士论坛]陈敬容《山和海》美学解读
作者:李 林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山和海》是九叶派女诗人陈敬容1979年的作品。时年诗人六十二岁,但她仍保持着一颗年轻脱俗的心。也正因为这样,诗人才写出了这样优美而动听的诗篇。在诗中,笔者读到了海的四种美丽。
       深情美。《山和海》是一首思念的诗。诗通篇写的是山与海,可就在山峰之上,海水微澜之间,我们清晰可见一个相思的女子形象,她坚定如山又柔情似水。诗的开篇诗人暗用了两个比喻。诗人把自己比作鸟,比作船。她想飞到遥远的高山之上,她想扬起帆远航到梦中的港湾。无奈,“高飞/ 没有翅膀/远航/没有帆”,“我”只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鸟,一艘没有帆的船。任“我”怎样渴盼远行,“我”只能在“我”的小院里彷徨怅望。于是,“我”试着平静地去想“你”,抑或干脆把“你”忘记。每一个清晨或黄昏,“小院外/ 一棵古槐/ 做了日夕相对的‘敬亭山’”。“敬亭山”是李白的。它是诗人在久经世事后淡泊、超逸心境的对象化。“我”可以像李白一样与“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吗?“我”可以这样无欲无求的在闲适淡雅中度过“我”的余生吗?“但却有海水/ 日日夜夜/ 在心头翻起/ 汹涌的波澜”。远航的梦在“我”的心中并没有消失,那抑制不住的思念如海水般在心头汹涌、翻滚。诗人正是把坚如磐石、柔如莆苇的感情赋予了可感可触的具体形象,才震撼着每一颗有爱的心。
       意境美。诗人把“敬亭山”这个在传统中意象定位的词用入诗中。并选取了不仅是人们最熟悉的,而且在古典诗词中也反复出现的“山”与“海”这两个对立又相互映衬的形象,来抒发中国诗歌母题之一的思念之情,把全诗渲染上古典、淡雅、亲切的抒情色彩。而陈敬容把李白这份闲适与淡泊引入自己的诗中,不但反衬出内心里不可遏制的狂热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明了她的诗歌创作,内存情感的抒发方式和审美取向都继承发展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秀传统。此外,诗中层出不穷地变幻着意境画面,也是值得称道的。第一节,是在渺渺长空里,浮想联翩,思接千载的意境;此为动。第二节,是清新淡远、无欲无求的意境;此为静。第三节,是激情四射,狂热奔放的意境,此为动。第四、五节,是静谧恬淡,清纯高远的意境,此为静。短短的五节小诗表现出极为丰富的意境美。
       节奏美。诗歌理论家陈本益先生把汉语诗歌和西语诗歌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了一个科学的结论:汉语节奏是“音节·顿歇”节奏。《山和海》就是因为有了良好的顿歇节奏,听起来特别顺耳。诗评家吕进先生在谈到该诗的节奏时这样说:“内外呼应,内外共振,奏出了蓝色的乐章”。的确,诗中“高飞”、“远航”、“翻起”、“汹涌”等表现为热情奔放,但“山”、“孤傲”、“深蓝”等表现为宁静淡远,从而形成跌宕起伏内在的节奏美,赋予了诗的灵动。
       人格美。《山和海》同时又是一篇人格独立的宣言。诗的最后一节,是诗人感情的升华和人格美的突现。“你有你的孤傲,我有我的深蓝”,任“你”怎样在远方孤傲地坚挺,哪怕从不回头低望我一眼,我爱你,但决不失去自我。我有“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勇气与决心,不会“为伊消得人憔悴”地悲伤,也不会“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地哀怨。“我”是舒婷笔下的“木棉”,一定要“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好一个“深蓝”!把“我”圣洁的感情和独立的人格表现得不动声色,又淋漓尽致。不禁让人联想到在痴心的背后如何坚守个性的独立和人格的完美。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李林,女,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现当代文学专业2004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