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艺杂谈]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作者:黄伟亮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在交际过程中灵敏、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人们进行社交活动、商业贸易、宣传教育等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语交际是交流活动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段,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必须从学生生存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叶圣陶曾说过:“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听’、‘说’、‘读’、‘写’四个字,‘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因此,在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多背多读,丰富语言储备
       从信息论角度看,说话的过程大致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人说话首先在语言储备库中找到相关的词语,再根据其语法编码,然后通过发送器(发音器官)发出声音,声音通过发声通道及空气等介质传送给听者,听者接收到信息后通过大脑解码,明确说话的内容。由此看来,语言储备是口语交际的基础,储备的信息多了,说话就不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了。丰富语言储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多背诵,二是多阅读。
       背诵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积累最实用的方法。胡适提倡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所谓“口到”就是把一篇文章烂熟地背诵下来。文章背得多,而且背得滚瓜烂熟,无论说话或写文章都能脱口而出。著名作家白先勇曾说过:“应鼓励背书,多背古文,多背诗词,这对文字表现是一种最好的训练。”如果学生坚持每课时背50个字,按12年2700课时(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计算,则可以背13.5万字。若然如此,就不用担心说话时哑口无言了。因此,教师要严格按照语文教材编写的要求,不折不扣地抓好背诵,尤其要抓好精彩段落及古诗文的背诵。指导学生背诵时,应做到背中有思,脑不旁想;背中辨句,点不旁断;背中勤思,志不旁移;背中析词,义不旁解;背中寄情,目不旁视;背中明旨,旨不旁悟。
       口语交际要厚积薄发。《文心雕龙》云:“操千曲而后晓节,观千剑而后识器。”语言积累丰富,口语交际才能得心应手,灵活自如。多读书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一个人平时如果多读文学作品,而且天文、地理、历史、艺术、军事、时事等书报都阅读,那他便会是一位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的人。因此,要踏踏实实地开展阅读教学,用好教材,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引领学生畅游文学、科技、历史和艺术的殿堂。要认真抓好课外阅读,严格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课外阅读的计划,创造性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落实课外阅读总量,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丰富知识和语言储备。
       二、说写结合,创新说话训练途径
       说话与作文的关系十分密切。作文是书面表达,说话是口头表达。一个人表达能力的发展规律是先学会说话,然后才学会写文章。说是写的基础,口头语是发展书面语的依据。
       传统的作文教学重在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下功夫,这种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叶圣陶曾经说过:“其实,说话也是写作,只不过不是用笔写,而是用嘴来写而已。”因此作文教学应与口语交际训练结合起来,做到说写结合,以说带写,以说促写。例如以《秋天》为话题作文,其教学步骤:一是说秋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秋天的故事,吟诵秋天的诗词,描绘秋天的风景,畅谈写作的构想。二是写秋天。学生根据小组的交流情况快速按要求进行写作。三是评秋天。学生先汇报自己作文的构思,朗读自己的作文。然后让他们畅所欲言,对其作文发表评价。这既是一堂作文课,又是一堂口语交际训练课。
       三、把握要领,提高说话技巧
       俗语说:“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同样是一句话,却得到两种不同的结果,说到底是说话的技巧问题。说话技巧不是天生具有的。教师要教学生说话,要求学生说话一字不苟,说清楚,说完整,不含糊,不说半截话,说话要流畅,不要夹杂“这个,那个”这些东西,还要告诉学生,说话通常是短句多,长句少,自然句多,严密句少。说话的具体标准是:准确、简明、流利、动听。要求学生发音准确,口齿清晰,语调中听,说话有实在的内容,有明确的观点,意思集中,前后一贯,先想后说,敏于表达,不讲粗话。此外,要根据口语的特点和不同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从说话技巧上作具体指导。
       说话要讲究体态和表情。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说话是有声语言,有时体态语言比有声语言更深刻,更能突出其作用。例如列宁演讲,他那倾斜的身体,有力的手势,就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说话的体态训练应从姿势的训练入手,一举手一投足都要恰如其分。说话的表情是运用语音的音高、音长、音强、音色表达出来的,要用不同的表情去表达说话的喜怒哀乐。微笑是说话常见的表情,微笑要讲究时机,该笑的时候就笑,不该笑的时候就不能笑。在轻松、欢愉的场合中应该笑,在肃穆、紧张的场合中就不能面带笑容。眼神也是说话常见的表情,有人说“她的眼睛好像会说话”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善于把眼神和有声语言结合起来,使说话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说话要注意场合,讲究分寸。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就不一样。如《触龙说赵太后》,秦国攻打赵国,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国要以秦国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相救。在紧急关头,赵国群臣劝太后以国家的利益为重,把长安君交给齐国当人质,太后听了大怒,说:“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唾其面。”在这剑拔弩张的场合里,若再跟太后说大道理,必自取其辱。触龙以退为进,巧妙地劝说。当他与太后见面时,说自己足有疾,久未见太后,担心太后身体,并大谈养生之道。触龙巧妙婉转的言说令太后“色稍解”。最后,触龙推己及人,终于说服太后把长安君交给齐国当人质。不同场合,不同对象,说话应有分寸。如面对普罗大众说话,语言要简明通俗,深入浅出;不便直言的,则要婉转含蓄;在批评人的时候,要把握好分寸,既不要伤害其自尊,又要触动其思想,令其受到教育。
       四、创设情景,克服说话的心理障碍
       说话是一种精神活动,说话效果之优劣,与其心理素质有莫大的关系。心理素质好,说话顺畅,否则,或怯场,或言不达意。造成学生说话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害怕心理,学生担心说错了,在同学中闹出笑话;二是自卑心理,有的学生因为外貌丑陋,或智力低下,或学习成绩较差,又或者家庭等因素,在众人面前不敢抬起头来,甚至觉得低人一等。要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就要创设情景,让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
       要让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就要激发学生说话的情感。当学生产生不吐不快的情感时,其内心就会迸发出说话的冲动。这是学生说话的内驱力。内驱力缘于动机。人的说话动机有内在需要和外部的诱因。内在需要是产生说话动机的“推力”,外部诱因是产生说话动机的“拉力”。当一个人不想说时,你却偏偏硬逼着他说,他除了无可奈何的应付与敷衍塞责之外,还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呢?反之,当一个人想说时,你不让他说,他也偷偷地说。因此,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口语交际,让学生产生说话的“推力”;另一方面,要创设说话的氛围和情景,让学生产生说话的“拉力”。《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充分讨论;要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辩论赛等。要很好利用综合性学习的阵地,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生活,关注生活,产生积极的说话情感。例如指导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由于每个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都有烦恼和感伤,当他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时,一幕幕往事便浮现在眼前,因而产生说话的欲望和冲动。学生说话有了说话的内驱力,加上说话的机会多了,其说话的心理障碍自然就会消失。
       说话能力是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了解说话能力的构成和训练的途径、方法。只要充分挖掘各种教学因素,创新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与方法,才能提高口语训练的实效性,把学生培养成能说会道的人才。
       黄伟亮,广东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