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本读法]阅读教学的几个误区
作者:刘 志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阅读”这个基本手段,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基本阅读能力,以及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由是,我们不难理解体验、探究、发现、创新是阅读教学的着眼点与归宿。然而,细心的审视当前的阅读教学行为,我们就会惊异的发现,在批判传统与反思现实的旗帜下,阅读教学在不经意间有点偏离了轨道。
       一、满足于对标准答案的“硬塞”,阅读过程被简化。阅读是一个主题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部语言信息与内在的相关生活体验激活,生成再现、再造表象,完成增智、染情、误理的历练过程。主体的积累变得丰厚,智能、情志结构不断重组、优化。所以,阅读的作用必须是主体亲历阅读过程后才能彰显出来的。而当前的阅读教学,简化阅读过程的现状堪忧。主要表现为不能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揣摩、体味,而是过快的介入分析、讲解。学生由于缺乏“自得”的基础,老师的分析讲解往往成为“外加”。不经过学生咀嚼辞章,利用原有的生活体验去调动想象、联想去再现再造,就匆匆得出结论,显然这种结论是“硬塞”的。在阅读中,有不同个体引起的不同思考、讨论、切磋,是相互启发心智的大好契机,也是锻炼思维,提高言语能力的好机会。然而不少老师不待学生讨论,便忙着裁定,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了事。这样原本应有的包含血肉的、兴趣盎然的欣赏玩味,被满堂飞的术语弄得索然无味。这种历练不足、熏染不力,吸收不多的简化的阅读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极端漠视。
       二、止步于对思想内容的获取,语文知识教学被淡化。“因文悟道”,“缘道学文”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以现代的语文教学观审视“文以载道”,“道”应是文章负载的社会生活、思想感情等,即文章的思想内容。近年随着语文“人文性”思想的张扬,语文阅读教学渐渐得“道”而忘“文”。这是过分强调“人文性”,大家鞭挞“工具性”而衍生出来的矫枉过正现象。在这种观念指导下,阅读教学以“道”为着眼点和落脚点,把“道”的获取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止步于对思想内容的条分缕析、阐幽发微,而忽视了对“文”的探究和学习。
       三、沉溺于对热闹形式的追求,课堂问题设计被浮化。精心设计的提问能真正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形成一个探索问题的情境,以便引导学生思考,激起联想,化难为易,求得答案,而提问失法则会掩蔽或干扰思考线索,反而会给理解课文增加难度,甚至导向歧途。目前我们的阅读教学中一种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是极端形式主义的无效提问甚至是干扰提问俯拾皆是。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老师信口开河满堂提问。这种提问没有难度设计,往往是教师想到什么就提问什么,学生只需在课文中直接找到只言片语就能回答,一点也不需要动脑筋。二是学生漫无边际满堂质疑。“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质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其出发点是积极的。但学生受到年龄特点、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对课文的中心和教师的授课意图无法把握,而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无关的问题,从而导致课堂教学陷入“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境地,无法正常完成教学任务。
       四、热衷于对电子媒体的运用,学生深层思维训练被弱化。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不考虑内容,盲目地加以使用,把课堂装扮得花里胡哨,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如某校老师上《松鼠》一文时,使用了大量的教学媒体,又是录音,又是幻灯。幻灯片数十张,除了几幅静态的松鼠图片外,都是文字思考题。再加上大小黑板五六块,又是放,又是挂,又是贴,老师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如同看戏一样。表面上看,课堂热闹非凡,互动热烈,实际上被太多的花哨信息干扰的晕头转向,如坠云雾。感官刺激太多,反而抑制了深层思维活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到重点处。
       静而思之,阅读教学的误区决非上述几个。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端正阅读教学观,切不可打着创新的旗号,把阅读教学引向歧途。
       刘志,四川广元师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