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鱼我所欲也》的一个新的教学思路
作者:戴 州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鱼我所欲也》原编入高中语文必修篇目,现辑入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下册,是学生学习和涉猎古文化古道德伦理的一道重要台阶。审视全文的教学,学生要从形式上获取文章传达的思想信息,不属难事,若要真正把握孟子在文中表现的精神真谛,还有待于讲授者在传授过程中,促成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兴许能促成水到渠成的教学功效。
       浓缩孟子道德思想体系,并以教学导语出现,体现教学者对宏观的制控,是教学目标实施的基石和保障。
       执教者宏观掌握孟子思想体系,这是教学前的必要准备程序。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表达的思想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当舍生取义。这与孟子思想体系坚持道德教化政治不悖,他主张以道德服人,这与当前民众的意识同步,学生易于认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孟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的论说,这就是后人归结的“四心”,并由此派生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理念。
       教学过程中,面对教育主体,有预见而又不费时地侧重诠释孟子将恻隐之心这种天赋道德因素加以充分发挥出来所形成的“仁”,羞恶之心发挥出来的“义”,有辞让之心应该知道人理当服从礼仪规则,有是非之心就会将真善是非区分开来,从而丰富了智慧。孟子十分主张推究人的道德根本,顺着人的“本心”发展且发扬光大,从而形成道德完善的人,这时,人们“本心”的美也充分昭彰出来。反之,人如果丧失了“本心”,将在生死悠关之时,禁受不住生活撞击,人性沦丧和人格失重是情理之中之事。
       探幽
       微观起步,是古汉语学习的必经之路。
       《鱼我所欲也》文章教学开宗之美在于迅速吸引学生,以敲开求知、融入、探索的心灵之门。
       反复阅读,自我体会,印证孟子思想及其理论论证的模式,这一点学生并不陌生,诸如比喻说理而见长的艺术特色等,主张提出讨论和引导,提倡不宜更多的展开,点到为止。
       质疑:生命,是历史长河与当前社会中人们意识领域里主导,唯生命是重,万事万物次之。离开生命而谈生命之事的精神世界,它的价值取向和存在便无所依傍,仅这一命题,孟子何以成立?
       学生明确:从“鱼”与“熊掌”、延伸到“生”和“义”的取舍,孟子很自然提出了“舍生取义”这一主张作为中心论点。当然,初三学生对于哲学领域的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还未深入涉及,而本文所谈及的是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由此,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宜抓住与文中相印证的具体内容的可塑空间加以诱发。
       释疑
       学生对议论文的议论方法了解的模式是,先摆事实,再讲道理,由浅入深,由具体到生动。而孟子在本文却恰恰采用相反的手段:这也是循着文本教学的关键——文章先讲道理,是由具体生活事例引入,再用事实来证明观点,是融入道理在其中的。
       全文所阐述的是孟子“四心”之一,即“羞恶之心为义之端”的思想。孟子主张作为人的主体应崇尚并能够做到“舍生取义”,倘使人们不顾庸耻,则失去“本心”,孟子劝勉人们像“圣贤”一样,做人不要失去本性。
       教师要求学生把握全文主题的同时,首先得从把握课文的论点入手:它如何提出来,为何又不直接提出来。
       教师深入剖析,学生细微掌握:“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由生活常理“鱼”与“熊掌”不可同时而得的设喻中自然引出,合乎情合乎理,也合乎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逻辑。生命是人们首肯的,但是由于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人们自然不敢做苟且之事;死亡虽然于人憎恶,而人们所憎有甚于死亡,即使死亡之患而有时不避,但人们终有取舍。因为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至极端,生命将受到考验,人将因此失掉行为准绳,恐有不齿之事发生,甚至于人义殆尽。“义”与“不义”的命题在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情形下引入。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义”,反之“不义”则“甚于死者”,于是乎,为了“义”而舍身,即便死掉也不做“不义”之事。
       学生动笔,列提纲:关于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孟子从哪三方面进行论证。
       行文至此,作者设喻论证引出论点,已显露神赖之笔。但在这一关节上,毕竟没有切入深层论证,显然是架空的,这一点学生是可以意会的,能够让道理令人信服且容易被人接受,孟子用了具体的事例来说明。
       学生找事实论据,对应事实论据与中心论点的联系。
       学生复述《礼记·檀弓》,一个熟知的关于“嗟来之食”的故事。即是“所恶有甚于生者”,当面忍受别人的侮辱比死亡更令人厌恶,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也就是说,无人认识的路人和困贱潦倒的乞丐尚能如此,何况正常人呢?
       在直接深入分析阐释论点的第二段中,作者笔峰陡然增色,还列举生活中一些众人皆晓的事实来论证他的观点,学生也需要进一步消化。“一箪食,一豆羹”这微不足道的生存物质却能在关系生死时考验一个人的品德素养如何,孟子却将它与“万钟”作比:按财富数量计算,“万钟”当然之多,它且决定着“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是生命存亡,反过来比“万钟”弥加珍贵。这一比,昭然若揭:先前为“义”而“舍生”,现在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而置“义”于脑后不顾,善良秉性也日渐被吞噬。“义”在蜕变,人要经常做反省啊!
       讨论并比较,赋予文章的现实意义:
       穷顿潦倒之时为人格尊严饿死不受侮辱
       和平安宁之际为私欲满足触法铤而走险
       行教至此,学生在对重心(主旨)有一定把握的基础上,于面上的理解亦由此获得。譬如类比,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对比,在肯定中展示否定;逻辑推论,在举例设喻中演绎孟子的“性善论”的理论精髓。
       发散
       对所教学知识的映证的拓展是本课教学的又一重要手段,是执教者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孟子“舍生取义”的思想观念,演绎出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精神支柱,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为历史到今天众多志士仁人的行为准绳,并演绎出层出不穷的感人故事。作为对学生爱增情感的培养和正确世界观的树立,都有其现实意义。充分肯定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安、贪图享受、见利忘义之人,凭借学生的理解,现实生活中林林种种的现象无不得到证明。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下意识指导学生作了这一方面的探索,以下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作为课外作业和作文来丰富巩固教学成果。
       姑且用几组材料,引导学生讨论并说说各自的价值取向,并自拟话题,进行作文练习。
       1、话题:义与利(题目还可自拟)
       2、补充孟子本人材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
       3、引证材料: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裴多菲: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夏明翰《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
       拓展材料:当今社会伦理道德沦丧,诸如腐朽、拜金主义等现象的滋生……
       戴州,宁波市明搂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