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作者]石榴花开
作者:陈惠云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校园里的石榴开花了,火红的花朵映衬着青碧的叶子,像一团燃烧的火苗,却又少了火苗的躁动,显得耀眼而不喧哗,明丽而沉静。榴花如火般地在眼前灿烂着,灿烂着。恍惚中,灿烂的花丛中闪出一张熟悉的面庞。老师,我们敬爱的老师,别后的您,生活一向可好?
       往事历历在目,如烟似雾般地缭绕在记忆的深处……
       从小学到初中,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惊喜中夹着不安,沉浸在对全新的生活憧憬中,期待中盼来了刚从师范毕业的您!一个雄心勃勃的教师,带着一群初涉人世的少年,该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多么希望自己也拥有魏巍的那种幸运呀——爱生如子的蔡芸芝先生一直是我们幼小心灵中的一个幻影。您,一个风华正茂的男教师,能遮蔽蔡老师的身影吗?
       我们班是一个以住读生为主的班。学生吃住在校。从家中带米来,交给学校,学校则根据米的斤数发给学生等量的饭票,学生凭饭票就餐。菜一般是学生从自己家中带来,以咸菜为主(鲜菜不好保存),用废弃的罐头瓶装着。每到周三或周末下午,放学的铃声一响,我们便提着空空的罐头瓶往那个叫做“家”的方向狂奔。一时被人称为“罐头大军”。十二三岁的我们正是猛窜个头的时候,长期吃咸菜怎么能行呢?您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几次三番地找学校领导,要求学校同意让我们在教学楼后的那块空地上种菜。尽管这是校史上从未有过的事,然而学校经不住您的再三恳求,居然答应了。于是,您带着我们利用课余的时间,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正是农村的蔬菜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竟然收获了一大片窝笋!您指挥男生收割,女生削皮,又称来几斤猪肉,请食堂的师傅为我们炒好。全班同学欢欢喜喜地聚在一起打了一次名副其实的“牙祭”。穿行在课桌拼起来的餐桌间,您的笑容是那么地满足,就像一位慈母看着远游而归的子女在狼吞虎咽地享受着自己的关爱一般。哦,老师,您知道吗?此时此地的您全身笼罩着一片圣洁的光辉!住读生免不了要经常洗被子,缝被子。开学之初,几位同学的妈妈曾先后来到学校做这些事情。一次遇上农忙,妈妈来不了。我们几个女孩子就试着自己动手缝被子。晚餐后,晚自习之前的空隙里,我们悄悄地拼起课桌,铺上被套和被褥,就在教室里笨手笨脚地忙开了。不知道您是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身边的。只见您接过我们手中的针钱,不声不响地缝了起来。动作之熟练丝毫不亚于我们的妈妈!而我们的心中除了惊讶,更多的是感动!从此,我们的被子再也不用麻烦妈妈了。每到缝被子的时候,我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围在您的身边,帮您牵开带在被子上下的丝线,听您讲一些妙趣横生的故事。小小的心中常常感叹着:天底下最幸福的学生莫过于此时的我们了!老师,严厉的男教师竟然也可以成为慈母吗?
       而我们班的男生,曾经有一段时间,是被女生深深嫉妒着的。因为学校要扩建,需拆去男生住宿的房屋。作为过渡,男生必须去附近村庄借宿。当然由学校出面联系,大家集中住宿。虽然初三的学习十分紧张,尽管下晚自习后要走一段路,但我们班的男生不仅毫无怨言,反而欢呼雀跃。他们住在又矮又潮的宿舍中,饱受蚊子、臭虫、脓泡疮的折磨,早已苦不堪言了。而让他们更得意的是老师您将与他们同宿!初闻此言,我们女生都作不屑状。一来我们知道学校将派人同住;二来我们深知您有洁癖,怎么可能与他们这些浑身布满脓泡疮的小子抵足而眠呢?然而男生的话不久得到了证实。瞧瞧男生那挤眉弄眼的高兴劲儿,我们又是羡慕又是嫉妒,经常忍不住和他们打嘴仗。而您,足足与您的学生同室而眠整整四十五天!课间时分,作为调节气氛的话题,往往是某某鼾声,某某的梦呓……大家常常被逗得开怀大笑。紧张而沉闷的学习生活因此而平添几分活泼。多年以后,已为人师的我每每忆及这些时便感叹不已。老师,在那个师道尊严极端化的年代里,是哪位先贤告诉您: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面前,老师必须将个人喜好置诸脑后?
       八十年代的乡村,毫无疑问,是与闭塞联系在一起的。一年中,除了偶尔和爸爸妈妈赶一两次集外,我们再也没有机会看看外面的风景。然而在我们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您却带我们去省城武汉转了一圈!直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不知道您是怎么做通校长的工作的,我们仍然不知道那几辆卡车您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对于游览过的景点,也仅仅只记得了几个地名:中山公园、归元寺、磨山……但是,我们依然清楚地记得当初那兴奋的不眠之夜;记得那昏黄的电灯下我们激动地呼朋引伴;记得出发时天空中闪烁的星星;记得城市中赫然耸立于眼前的高楼;记得夕阳的余晖中,东湖上升起的温存地抚摸着我们的习习凉风;记得暮色四合中载着我们回家的卡车里愉快的歌声……老师,我们无法自抑的欣喜中包含了多少您的努力呀!如今的我任教于一城区学校,每年少不了要带学生外出春游、秋游或参加别的活动。每次外出之前,寝食难安的我,总是小心翼翼地安排着学生的一切,唯恐有什么闪失。而当时的您,压力一定更大,您之带我们出游,纯出于您的理想,而非学校的安排,甚至于可以说是冲破了重重的阻力而为的。而在我们之后,直到如今,母校再也没有教师组织学生外出游玩了。我们初中二年级的那次旅游,早已成为校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了!老师,在感谢您为我们打开又一扇生活之窗的同时,学生真的很想知道:又是哪位教育大家赐予初为人师的您这样大的勇气呢?
       冬晨的长跑队伍中,有您英气勃勃身影;学生的病床前,有您关爱的面容;晚自习后的熄灯铃后,在您巡回的手电筒的亮光中,我们又感受到了您无处不在的爱!……
       从什么时候开始,蔡老师的身影早已悄然淡去?从什么时候开始,您的身影牢牢地占据着我们稚嫩的心灵?尽管您从来不曾说过:“一切为了学生。”尽管您从来不曾提及:“以人为本。”但是,您的一言一行,无不在诠释着您的教育理想!是的,大音稀声,大爱无声!这无声的大爱呀,是这样地让我们刻骨铭心!
       火红的石榴花沐浴在初夏的阳光中,随风摇曳,婀娜多姿。蓦然忆起郭老的名句:“石榴是夏天的心脏。”从神游中归来的我不禁想将其化为另一心声:“老师,您是当之无愧的师之楷模呀!”
       陈惠云,女,华中师范大学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