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拾贝者]利用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者:王雄雄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何等重要。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所学知识兴趣盎然时,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愿学、爱学、乐学,从而记得牢、学得活、理解得透。兴趣激发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知识。因此,教师应运用多种策略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引领学生愉快的进入探求知识的境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积极主动,充满活力的氛围。
       1.利用乡土历史文化创设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到处都是立体的历史,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本地特有的乡土历史,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它,使人仿佛身临其境,给人以鲜活的实际感。如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时,结合课本上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诗,这首诗中包含有红军长征经过的一些大山大河,让学生在《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上标绘出来,同时让学生标绘出通渭县的位置。给学生说明这首诗就是1935年9月27日在通渭县文庙街小学由一纵队一大队举办的联欢晚会上毛泽东首次公开朗读的,并讲述中央红军在通渭的历史。在讲“陕甘回民起义”时,讲述通渭的“石峰堡事件”等。这样能使学生的感知由今天到过去,由身边到远方,收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效果。
       2.利用歌谣文化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歌谣,指的是随口唱出,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如民谣、民歌、儿歌等。历史歌谣赋予教学内容以形象性、生动性,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巧设悬念,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如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投影:“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然后让学生讨论这首歌谣告诉我们什么?又如讲《明末农民战争》时,投影:“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这首民谣中的闯王是谁?这首民谣反映的又是什么内容?因为这首民谣中的的闯王在小学课本中出现过,所以学生自然会说出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说明了李自成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教师接着提问,李自成为什么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呢?这便引入到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中,即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政治上十分腐败,土地高度集中,导致农民生活日趋困苦,而李自成“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符合了人民的愿望。这样学生就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突破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范围,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文史知识更好的结合起来。
       3.利用文学、影视文化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巴黎圣母院》等,都充分反映了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甚至还把某些历史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学生读后会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教师应加强指导。另外,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影视作品。如讲《三国鼎立》时,可播放《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大败袁绍”、“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片断,利用这些片断将本课内容衔接起来。讲“甲午中日战争”时,播放《甲午风云》。讲“三大战役”时,播放《大决战》等。学生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也记住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更重要的是,有的影片还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将历史课堂延伸至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利用多种文化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缅怀英烈,利用双休日,带领学生参观文物古迹,使学生感受到祖先的伟大智慧,唤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使学生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中学文科教学中,教师应调动一切手段,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建立起充满活力的课堂,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历史文化知识掌握的更深入、更全面。
       王雄雄,教师,现居甘肃通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