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导写者]如何让你的作文有文采
作者:郭先娥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自古以来,文人学士都非常重视文采的雕饰。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杜甫的“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都说明了锤炼佳句的艰难和必要。
       高考作文固然要追求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意境深远,但也不能忽视文辞。若没有好的文采,何谈“深刻、丰富、深远”呢?要想在短短几分钟内打动阅卷者,获得满意的分数,就必须展示自己的才华,显露文章的语言功夫。
       那么,怎样让你的文章文采斑斓,引人入胜呢?
       一、巧用修辞
       1.比喻。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它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作者与读者产生心与心,神与神的交汇遇合。请欣赏高考作文中运用比喻的精彩句段:
       人生这一路上,鲜花稗草,杨柳荆棘,何尝不是并肩而至?(以自然万物喻指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坦途与坎坷,形象生动。)
       ——2003年高考佳作《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爱给人以安慰,鼓励和支持的同时,却悄无声息地给心灵那锐利的目光遮上一层幕布,正如花丛给人以芬芳艳丽,却挡住了前行的山路;湖泊给人以清澈空灵,却倒映出虚假的幻景;美酒给人以香醇清冽,却模糊了眼中的目标。(用若干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去比一种情景,起到了强化渲染的作用,使道理更加明白透澈。)
       ——2003年四川考生的《甜蜜负担》
       自己的感情,很像一片叶子,光洁美好,放在眼前观赏,总是爱不释手……(将感情比作光洁美好的叶子,形象写出感情的距离蒙蔽了我们认识的慧眼。)
       2.排比。请看下边一篇高考作文中比的精彩排比。
       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而扬其波,这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岁难饱,也甘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2002年高考佳作《选择永恒》
       排比可以丰富拓展文章的内容,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好的排比,如大江东去,一泻千里,汪洋恣肆,读来琅琅上口,酣畅淋漓,试想,阅卷者读到这样一组排比句,怎不心颜大悦,拍案叫好?
       3.拟人。拟人可以化无情为有情,使文章形象生动,意蕴丰富,高考作文中多有通篇运用拟人成文的佳作。如2003年重庆市的高考佳作《我是一只毛毛虫》,将一只毛毛虫拟人化,赋予思维,构建了一个美丽动人的童话世界,赢了个满堂彩。2003年上海市的佳作《“杂”的感慨》,将抽象概念“杂”人化,生命化,并以此成就了一篇佳作。考生的作文中也有许多句子因用了拟人辞格而精彩形象,如:“在有月的深夜里,我的思想悄悄地起身,开始它在历史中的漫游。”(2004年佳作《夜·月·人》
       除了这三种常用的修辞格,其他的一些辞格如拟物、移情、移状、对偶,夸张等也经常运用,只要我们的写作时有修辞意识,我们的文章就会活起来,动起来,就会有血有肉,有情感,能吸引人,打动人。
       二、展示文化底蕴。
       1.引用名言典故。名言典故,内涵丰富,意旨深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有时洋洋洒洒一大篇,却不如一句名言来得简洁,来得有力。巧用名言警句,可以使语言显得厚重而含蓄,具有丰富的哲理意蕴。高考作文中若能将名言警句、历史典故信手拾来,会使你的文章显示出丰厚的文化底蕴,如:“我听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伟岸”——《选择心灵美景》(引用)
       “黎花院落融融的月光,和着柳絮池塘淡淡的清风,流入我心中,轻轻拨动那根尘封在岁月的心弦,奏出曲曲远古的清音……”(化用)。
       2.炫示丰厚的文化积淀。钱钟书,林语堂之所以被称为大才子,除了他们创新的头脑中不断闪现的思想灵光,很大程度来自于他们写文章可以旁征博引,对历史掌故信手拾来化用无痕吧。怎样才能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呢?需要我们大量提炼和概括文化信息,比如关于中外名人的文化信息,比如建筑、艺术、景点、服饰方面的知识。“胸中有丘壑”,为文时才可以有马良的神笔。
       3.文章要有哲理化的句子。比如:“成功和失败或许只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判断,而一个人经历的真正转折却是对原有信念的背叛,对自己控制命运的决心的背叛。”
       “播义于四海,流芳于后世,则非不畏困险,笃志奋发者莫属也!”
       “鱼说:你看不到我在流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受到,因为你在我心里。”
       三、锤炼词语
       一句话形象与否往往只是某个词语的运用问题,古人尚且有“推敲”之典,我们为文更当锤炼词语,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动词要考虑其准确简练,更要注意它是否生动形象,可否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可感;形容词常作为修饰语,更要做到贴切生动,绘声绘色,能调动人的诸多感觉。如“夏季的豆荚挤在门的四周”,就比“夏季的豆荚长满门的四周”所传达的信息要丰富得多。
       “回眸历史沧桑,掩卷长思,荡气回肠。”
       “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歌舞升平平息了壮志,阿谀逢迎迎合了庸人。”
       再比如:“天空是蓝色的”总不及
       “天空是孩子们画中的那种天空,彻头彻尾的蓝色”生动。“田野散发着香气”更不及。
       “青翠欲滴的田野散发着新刈的牧草清新的香气”传神。
       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时不写“一个夜晚”,应写“一个月黑风高(月白风清)的夜晚”,更应写“一个北风呼啸的月黑风高的夜晚”,或“一个落木萧萧的月白风清的夜晚”。学会锤炼词语,你的文章自然精彩。
       若你具有修饰文章的意识,了解了修饰文章的方法,还是远远不够的。巧用修辞,要有想象和联想能力,展示文化底蕴,要注重积累和记忆。如果平时多阅读,多动笔,辅之以上文介绍的方法,你的文章一定会灵气飞动,满篇生辉。
       郭先娥,教师,现居湖北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