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者]阅读教学要注重方法指导
作者:钱晓灵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教学旨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新课标中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并为广大语文教师正在实施的新课改指明了方向。那么,在教学中该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呢?首先教师应该有大局观,教学之前,对整本书的编排与内容有宏观的了解,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作品情境,感悟作品的人文精神,要求学生“创造性地阅读”,“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说话,并且以一颗活跃的心,在阅读中获得灵感。其次要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掌握科学的学习程序、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指导,以期养成习惯,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据此,本文结合语文教学实际,就如何对学生进行具体的阅读方法指导作一粗浅的探析。
       朗读法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训练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能使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例如《最后一次讲演》这篇课文感情强烈,语言犀利,很适宜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学习文章的语言和写作特色,深入体会讲演者鲜明的爱憎和坚定的立场,感受作者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定信念和不怕牺牲的精神熏陶。又如《西湖的绿》一文,寓情于景,表现西湖绿色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这么一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的文章,其美感须经反复朗读才能体味,读得顺口,读得流畅,读出感情,体会才能真切,感悟才能深刻,才能使文中描绘的景与物、倾吐的情与意引起学生的共鸣。
       提问法
       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的一把钥匙。提问法要求在教师指导下,以问题为核心,让学生不断地阅读课文,来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问不能太碎太杂,切忌“满堂问”,为此,教师设计问题要找准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对课文而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对学生而言,能开启心智、引发深层的多向的思考和探析。如《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变了几次?不变的是什么?”《百草园》中“初读课文,你最喜欢哪一部分?请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在烈日和暴雨下》中“这样的两种环境下人物的遭遇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把人物放到这样两种对立的环境下去写呢?”等等,这样的问题既立足于文本,又调动了学生,所以说“一问千金”。学生顺着问题既能深入了解课文的主旨,又能培养自身的探索精神,对文本进行深入探讨,一堂课有这么一两问就足够了。如果这样,课堂上不再是繁琐提问的“堆积”,而是一种多元的、充满生机的交往对话。
       体验法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认识应该主要来自他们自己的感受,教师的作用只是“唤醒”学生的心灵,而不是代替学生的理解。如果教师的分析已经是一览无余,面面俱到,那么作品中的朦胧之美、空白之美、蕴涵之美如何让学生体味呢?倒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验,把创造的空间留给学生,努力为学生营造自己去感悟、去体验的环境。一位教师讲《记承天寺夜游》,贯穿整堂课的教学方式就是读,这位教师没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去讲解,而是通过读,把学生们带进了美好的意境,让学生们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做心灵的远游。教师还可以辅之以浓烈色彩的情感渲染,背景介绍,观看场景等。如教读《看戏》一文,由于学生对剧情和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是不熟悉的,因此可利用VCD碟片中的京剧《穆桂英挂帅》的唱段提问导入,简单介绍京剧是我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形式,是祖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同时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了解梅兰芳,可用投影播放梅兰芳的剧照,加深学生对梅兰芳先生的印象。对于女主角出场的这一段,为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可插入播放女主角表演的片断,让学生边观看表演边揣摩文中的有关词语,以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最终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讨论法
       小组讨论教学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形式,运用得好,能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进而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在教学中教师可设置这样的情景:文章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还能不能写得更好?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特别是文言文阅读教学,教师可利用学生手中不同版本的参考资料,让他们结合提问、练习、注释,展开小组讨论,不同的解释,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激烈的争论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讲读教学法。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讨论,应该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切不可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流于形式。
       表演法
       钱梦龙老师大力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法,魏书生老师也曾提出语文教学管理要民主化、科学化,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手段去“唤醒”学生内在的求知欲,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比如教《大明湖》一文,可设计一个让学生充当小导游的方案,学生在初步阅读作品的基础上,与老残同游大明湖,从而使静态教学变为动态教学。教学中,首先设计一段与课文有关的风景片,让学生思考:1.大明湖美不美?2.你认为最美的是哪处景点?请稍加描述。在这样的情景下,水到渠成地引入让学生当导游的环节,要求学生细读课文,根据课文的方位词语,画行程路线图,由四人小组共同讨论后,请学生上台画图演示,并介绍行程路线,以及游玩景点。通过让学生当导游画路线图这一切入点,能有效地把学生带入到具体情境中,并让他们动手动口,掌握游踪顺序,突破了教学重点。学生还可以利用课本上的单元提示、预习提示、课后练习等理解课文,甚至有权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例如教《狼》文时,学生一致要求由他们自己登台表演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过程,课堂上学习小组踊跃登台表演,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道具,表演得惟妙惟肖。在准备的过程中,他们充分自学了课文内容,这样的学习过程既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自学能力。
       迁移法
       迁移法是围绕课堂阅读教学进行相关的语文教学活动,对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想像永远比知识重要。”教材中许多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想像。比如《小橘灯》可引导学生想像12年过后小姑娘一家的情形;《故乡》可以使学生想像宏儿和水生在当今社会的境况;《孔乙己》可以鼓励学生想像孔乙己的结局或者孔乙己如果中举了会怎样……并试着将想象的情境描述出来,或者做一些改写续写小练习,让学生在迁移想象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指导阅读方法,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教师须有这样一个理念:阅读方法指导是一种教学行为,要把它作为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内容,使研究方法、指导方法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同时,要善于学习新的理论,掌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并且善于总结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真正发挥指导作用,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2期、第3期、第4期。
       2.《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第5期。
       3.《初中语文说课稿精选》,顾存根、郭裕源主编,宁波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钱晓灵,教师,现居浙江嵊州。